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马识途文集 专著 : 精编版 , 沧桑十年
0.00     定价 ¥ 55.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41158445
  • 作      者:
    马识途著
  • 出 版 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l  老资格的四川“走资派”拒绝淡化与忘却历史,向年轻世代深情讲述在那十年亲历的悲剧、笑剧和闹剧,淋漓展现泛政治化时代的世态、话语和人心。

l  看百岁老作家如何渡过这段特殊时期:仓皇之间不失从容,愤慨之余不失达观。凭借解放前地下党务经验,与“革命小将”斗智斗勇;利用机关单位工作智慧,对政治打击不卑不亢;囚室之内,热情写就五十万字作品;罪名之下,冷静观察十年世间沧桑。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十年间经历与见闻的回忆:自“文革”伊始,被莫名其妙划为“反革命”“走资派”,遭到批斗与监禁,陷入家破人亡的凄惨处境;随着造反派在各地的崛起,还一度落入成都一派红卫兵之手;幸而凭借在解放前地下党的工作经验,成功逃离造反派的司令部;设法向外地转移,却被人发现,于是继续受到拘押;由于省内宣传工作的需要,开始恢复公职,最终在1979年1月25日得到彻底平反。作者深受“文革”之苦,却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冷静讲述自己的起起伏伏,细致观察周边的世态百相。本书文字简朴直白,却声情并茂,充分地反映了作者对这段沧桑十年的观感,是国内关于“文革”回忆的重要作品。

 


展开
精彩书评

“棚友”马识途的经历同我是不同的,他是老革命,是著名的作家。他在牛棚中的经历,同我大同而小异,殊途而同归。他肯写出来,对我来说,实如空谷足音。我翻看了他的原稿,觉得他的写法同我不完全一样,他写得更详尽,更质直,但是我们的目的却完全一样,是我们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善和恶,美和丑,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季羡林


展开
精彩书摘

我摆下了迷魂阵后,便转身轻脚地走出房间。我从勉强可以容我侧身踮脚穿过的课桌间穿了过去,两个女娃娃还趴在课桌上轻微地打鼾呢。我沉着地走过走道,我马上感觉到那双该死的小胶鞋,把我的脚夹得好痛。我忍着痛楚,踮起脚,走到转角,到了厕所门。我轻手开了厕所门,走了进去。我照我早已想好的,把每一个坑位的木板门打开来看一下,一个人都没有。我才放心地在门背后拿出那根我藏的扁担,走到窗口。我往下仔细观察一下,在下面草坝的雨地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便下决心开始行动。我翻出窗口,照我原来设计的把脚踏在踢脚线坎上,拿起扁担,看准下面门上的水泥雨篷板,跳了下去。我稳当地跳到那块雨篷板上,这是决定性的一步,成功了。只是双脚落到水泥板上时,那小鞋又叫我痛得几乎叫起来。还有未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那扁担很长,我一跳下,扁担碰在水泥板上,咣当一声,扁担脱手,掉到下面去了。幸喜这时正下着大雨,下面又是草地和沙堆,扁担掉地的声音没有人能听到。我沉着地用双手扣着水泥板沿,吊了下去,我的脚只隔地上的沙堆不过两米高,我放手跳下,跌在软软的沙堆上,平安无事。这第二步又成功了。我很高兴,但是又出了事故,我的眼镜被震掉了,落在沙堆里。我的眼睛高度近视,没有眼镜,我将寸步难行。黑灯瞎火的,我摸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我的宝贝。我急忙戴上,再找那根扁担,一下就摸到了。跳楼这最危险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总算按计划实现了。我十分兴奋,虽然还没有脱险,却信心十足,一点也没有感到害怕。

我向周围看了一下,只听到沙沙的雨声,还能听到草丛里秋虫在悲泣的声音,却没有听到我预期会有的巡哨的脚步声。我大胆地扛起扁担,倒像是一个巡哨者,在校园大路上大踏步地向后墙走去。我没有估计到到后墙有这么长的路,在黑暗中我转弯抹角地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最后面。仔细看去,和我的估计又不同,横在面前的却是一条相当宽的河流。以我的游泳技术,加上有一根木扁担帮助,要游过这条河,可以说不在话下。但是我看了一下,对面是被围墙围起来的院子,我就是游过去了,未必能够走出去。何必多此一举,我还是沿着河流向上游走,也许没有墙,我可以直走出去,就是有墙,我有扁担在手,按原来设计的翻墙就是了。我沿着河岸走去,不远的地方就立着一垛高墙。我毫不犹疑地走到墙跟前,把扁担的一头顶在砖墙半腰砖缝里,试了一下,不偏不歪。下面就看我的身手了。我退后几步,把方向看准,疾行几步,一步踏在扁担腰上,再一步就踏在墙腰扁担头上,同时双手向上抓住墙沿,用力一伸,我的腰就担在墙头上了。我把脚翻过墙那边,只要双脚跳下,身子一落地,从此我就算是逃出这个魔窟,成为自由之身了。

我正高兴地要往下跳时,忽然想到,且慢。前面是不是还有高墙?如果还有高墙,我的扁担已经留在墙那边,我人已在这边,再也拿不到留在墙那边的扁担,而我没有上墙的工具,岂不前功尽弃?为策安全,我从墙头低下头,伸出手,到底抓住扁担头,提了上来。我这才拿着扁担,放心地跳下墙去。一切顺利,只是轻声咒骂那双该死的小鞋,它又叫我在上墙头下墙头时吃了苦头。

我沿着河流继续往上走,一直走到一座马路桥头,再也没有墙,我才放心了。但是又出乎我的意料,大概因为正在武斗,两边以桥为界,这边楼上正用强烈的探照灯直射桥上。如果我过桥时,被他们楼上的哨兵发现,很可能开枪射击,那就该我吃枪子儿了。怎么办?

如果我沿桥这边的墙根向南走去,那就会走到这个学院的大门口,那里正被大批武斗队员守着,那不是自投罗网?只有向北这一条路,冒险也得过去。我估计这时已是夜晚两点钟,正是大家酣睡的时刻,可以冒险。我大起胆子,扛起那根扁担,像个巡哨的武斗队员一样,大踏步地走过桥去。在明晃晃的探照灯光下,竟然一点事也没有,平安地到达了桥那头。我一到了桥那头,走出光圈,便横穿进一块菜地里去。也许是我过于紧张了,喘着粗气,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似乎这两个月谋划我的出逃和今天实现出逃,把我的精力已经耗费尽,现在再也没有力气,突然感到站都站不住了。我顾不得干湿,躺在菜地边的草丛里,从容地休息。除开还能听到小雨的淅沥和菜地里秋虫凄切的叫声,四围寂静。脱险了,在这野地里,一种凄凉反倒猛袭我的心头。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莫名其妙地变成反革命.......................001

第二章 大祸临头...................................011

第三章 祸从何来...................................022

第四章 家破人亡...................................047

第五章 流放生活...................................055

第六章 风云突变...................................064

第七章 窗口西洋景.................................076

第八章 如今何处找好人.............................092

第九章 死人死人再死人.............................106

第十章 逍遥时刻...................................124

第十一章 小将的丰采...............................136

第十二章 百日之灾.................................145

第十三章 逃出虎口.................................171

第十四章 初入监狱.................................208

第十五章 狱友群像.................................236

第十六章 狱中生活拾零.............................260

第十七章 出狱又入狱...............................280

第十八章 “解放”.................................297

第十九章 再度“走资”.............................310

第二十章 帷幕终于落下.............................330

附    录 立此存照.................................346

后    记..........................................35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