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三沙,蔚蓝的绽放 专著
0.00     定价 ¥ 39.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20125500
  • 作      者:
    肖杰,樊希安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2016年7月,中国出版集团、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首次“中国著名作家文学三沙行”采访采风活动,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采访采风团以“情系南海、深入三沙”为主题,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和时任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希安为团长共同带队。来自京、沪、鄂、新、滇、浙等地的著名作家一行17人,通过实地考察、图书捐赠、校园讲座、文学讲堂、主题创作等活动,在5天的时间里走访永兴岛等6个岛屿,深入了解三沙市在基础设施、政权建设、民生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成果。这是三沙自2012年设市以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文学活动,也是中国作家首次以集体采风的形式踏上祖国的Z南端。
  《三沙,蔚蓝的绽放》收录的大部分篇章,由参加“中国著名作家文学三沙行”采访采风活动的作家撰写。这些篇章,突出反映了此次采访采风活动的成果,抒发了广大作家的爱国之情。王树增的《祖宗海上一棵树》、刘醒龙的《南海三章》、刘亮程的《从北疆到南海》、范稳的《在南中国海游泳》、徐则臣《南海行》、石一枫《船上和岛上的若干天》、张定浩《在三沙》等优秀作品都囊括其中。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其他一些作家的散文和诗歌,他们虽然没有参加此次活动,但此前曾在三沙工作或采风,写作主题上都与三沙有关。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不仅慨允收入他的散文《三沙1号》,还专门为本书题写书名。

展开
精彩书摘
  三沙1号
  王蒙
  崭新的“三沙1号”在南中国海上雍容自信地行驶,隔着舷窗看到波光条条的海浪,曲折而又宽宏,温暖而又大方,深邃而又亲密。这样的航行是如此踏实。本来的日程是12月31日起航,2015年的新年在三沙市过。可那几天大风大浪,波涛汹涌,才把时间错后了五天。其实我也欢迎风浪加身的气势。我想走出舱室,我想走上七层高的阳光甲板,我想更多地享受南海的阳光和海风,还有许多同行朋友的欢声笑语,还有手机与相机的快门“咔咔”声。
  这不是第一次。三十三年前我走过这同样的航程,只是那时的船没有这样的吨位,我搭乘的是海军部队补给淡水的运输船,同船的人不足这次的十分之一。那次我走了西沙所有的岛屿,跟其他人相比,我很好,在海上没有什么不适,不,我对南海的感觉是亲近极了,可爱极了,兴奋极了。航海如步,上岛如归,南海如家,西沙就是咱们家。那么蓝的深海,那么紫的柔软与光的绸缎,那么亮与近的太阳,那么纵情的浪花,还有同样白的海鸥与飞鱼,那么好听的海水的淅淅沙沙的响音,我想起高尔基的词儿:“海在笑着。”我想补充:“海在唱着。”这次与我同行的有海军的老战士、著名的作曲家吕远,他是三沙市的荣誉市民,他写过《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时隔三分之一个世纪,南海、三沙让我感动得落泪。
  那一次与这一次,醉人的、带着醇厚的浪花咸香的海风使我不由得想起刘邦的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云飞扬,云飞扬,果然,抬起头来,遍天云蒸霞蔚,大画笔,大气象,大陈列,大涌动,大布局。我们的心就像云霞一样自由、奔放,任意变幻又似互相照应,各自奔驰又似互相簇拥。那个夜行的晚上,偏又是望月,众人招呼着欣喜着。这一切,都在为“三沙1号”交通补给船南海首航列阵助兴,都在为我们的“三沙1号”梦想之舟挥旗布局。旅客登船的时候有三沙市铜管乐队铿锵吹响,到达的时候不但有乐队而且有鞭炮噼啪闪光。
  《大风歌》一直在耳边唱响。难道这辽阔慷慨的气魄不与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汉高祖刘邦相似?
  此行的目的地是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这里有民国三十五年由当时的“国军”树立的“光复纪念碑”,有解放军战士雕刻在悬崖峭壁上的“祖国万岁”字样,红色的字令人想起烈士的鲜血。有水警区树立的主权碑,有获得“天涯哨兵”称号的海军部队与各种军事设施。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的办公大楼。有医院、银行、邮局、超市、无土菜棚,有这几十年有效植造的绿化林带,其中不但有原有的防风桐、羊角树,而且有专门引进的椰林特别是将军林,许多将军与各方面的领导同志在那里种下了椰子树。这里还有2014年度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的锦旗。有军用与民用码头。机场扩建动工仪式也于当日奠基。我参加了七位院士和专家受聘三沙市人民政府顾问的仪式,荣幸与惭愧地忝列其内。
  这里有生活,有学习,有歌声阵阵。我在“天涯哨兵大学堂”讲的《学习与读书》,已经是学堂的第五十七讲了。这里有渔民渔船,有各种渔业的设施与器材。有军史展让人温故知新,有雷锋班随叫随到为军民服务。这里有一年到头的体育比赛、军民联欢,有水警区部队自己创作自己演唱自己录制的DVD,其中有赞美三沙的歌曲与央视的专题报道。这里有来自全国的、省里的、各部门的关怀帮助支援的物品及车辆,这里集中了中华儿女的慰问与敬意。这里有征文,有自己出的书,有电视,有流量给你我他的手机服务,有南海水生动植物展览,特别是惊人的红白金色珊瑚、玳瑁、海龟、大大小小的海螺。有文物的发掘与研究,有乐队,有合唱团也有民兵。这里应有尽有,暂时没有的也正在引进建设添置。这里的生活,这里的存在,正在气势磅礴地丰富着发展着充实着与明媚着。
  三十三年过去,换了人间!我当然没有忘记当年守岛建岛的战士与人民的辛苦,没有忘记当年的纯朴与简陋,也没有忘记人在西沙是怎样地思念着北京,遥想着天安门,神游着祖国的土地、天空与海洋。而人在北京也会梦见南海的波涛,惦念牵挂时时祝福南海的战士与人民。那时战士们常常吃不到新鲜蔬菜,只能用酸菜罐头来作菜肴,那时个人的通信与娱乐也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那时除了珊瑚沙堆与鸟粪,除了简朴的兵营很少看到建筑,渔民也多数时间是生活在船上。现在呢,生气勃勃的高楼正一幢幢地矗立起来,三沙的小康生活正由咱们自己创造。同样,三沙的钢铁哨位仍然由我们执守。
  重访三沙人未老,可真幸运。吕远同志说希望与我合作,我与同去的三十名海南大学生座谈时说,吕远老师是不是先与刘邦合作一把?
  上次来的时候,我说也许可以给刘邦的《大风歌》改几个字,可否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离故乡,自有猛士兮守四方!当然,那些战士都是为了守四方而远离故乡的猛士。此次来,是不是可以再加一段:大风起兮云飞扬,南海三沙兮日辉煌,神勇男儿兮乐海疆。
  ……
展开
目录
散文编
三沙1号 / 王蒙 3
甘泉岛上品甘泉 /  樊希安 9
三沙,我可爱的家乡 / 吕远 14
我与《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 苏圻雄 24
最后的海水/ 陈俨 29
祖宗海上一棵树 / 王树增 35
南海三章/ 刘醒龙 42
在南中国海游泳/ 范稳 69
从北疆到南海 / 刘亮程 75
南海行 / 徐则臣 82
船上和岛上的若干天  / 石一枫 90
南海边,是他们守护西沙/ 李晓晨 95
时隔 42年重返西沙  / 叶用才
我与三沙 101 / 蔡旭 106
赵述岛记事 / 梅国云 115
三沙寄怀 / 莫壮才 133
祖国最南端的支部书记/ 星河 144

诗歌编
西沙行 / 王登平 163
南沙之歌/ 王登平 166
望海潮·三沙立市 / 陈元墉 168
三沙 1号抒怀(九首) / 吴清雄 170
三沙,蔚蓝的诗情(组诗) / 苏圻雄 178
在三沙 / 张定浩 192
南海,我的祖宗海 / 乐冰 195
三沙,祖国和她的士兵村/ 薛保勤 198
三沙,蔚蓝的绽放 / 杨章池 20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