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动力
0.00     定价 ¥ 78.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224119886
  • 作      者:
    赵韦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首枚导弹如何研制?“两弹结合”如何进行?首颗卫星如何发射?神舟载人飞船如何升空?嫦娥探月器怎样在月球着陆?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经历了怎样的困难?《中国动力》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航天60年发展的真实历程,揭开背后的无数秘密。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动力》:
  第一章 安得倚天剑 1956年7月,22岁的王桁从交通大学毕业,可他的报到证却迟迟未发。他的心中焦急不安,去学生科问了几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你别急,再等等”。可眼见着同学们都领到报到证,纷纷离开学校去工作单位报到,自己却依然在等待,他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此后的两个月中都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直到9月初,新学期已经开学,他终于领到了报到证,服务单位一栏上写着——“国防部第五局”。
  学校里与他一同分配到国防部的还有七名毕业生,因为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相互之间并不熟悉。他们不知道国防部第五局是什么样的单位,也不知道去干什么工作。他们更不知道,几个月前他们就被选定出来,这么晚拿到通知,是因为那个神秘单位曾到他们每一个人的家乡调查各自的家庭背景。
  王桁和同学们扛着行李挤出北京前门车站,就看见车站广场边“国防部第五局接待处”的牌子,接待人员一一查对了报到证后,让他们登上一辆停在旁边的军用大卡车,一路开出了西直门外,过了紫竹院公园再往西南方向走了500多米,汽车停在车道沟的一个院子门口。
  院子周围是大片的农田,没有几户人家,南边还有一片乱坟岗。一行人看着那个紧闭的大门和风吹日晒褪了色的院墙,心都凉了半截——国防部,怎么会在《聊斋》里才有的地方!大门旁挂着的牌子更让王桁和同学们泄气——解放军第466医院。
  他们心中还怀有一丝希望,“可能是让在这里先做体检吧。” 院子里有三栋三层小楼,还有一排足有三十多米长的平房仓库。没有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甚至除了门卫和开车的司机,也见不到穿军装的军人,见到的都是穿着便装的年轻人,生龙活虎的样子,不像是病人。
  一位后勤管理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欢迎大家,咱们这个单位刚组建不久,你们是这里招收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王桁心里一沉,还真是在这儿工作! “咱们这儿是什么单位?是医院吗?”一个同学怯怯地问了一句。
  “国防部五局呀!”管理员说,“这是临时借用的办公地点,咱们工作和住宿都在这儿。” “那我们来干什么工作呀?”王桁忍不住问道。
  管理员依然面带微笑:“你们现在不用问,该告诉你们的时候,自然会说。还有,咱们这是保密单位,以后的工作中,与自己工作任务没有直接关系的,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这里的任何事情,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外不告亲朋。跟任何人交谈、写信绝对不能提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总之不能对外界透露任何情况。”管理员说完,就带着他们前往宿舍区安排住宿,王桁和他的同学们被这一连串的“不”镇住了,心里充满了好奇却不敢再多问。
  所谓的宿舍区,就是医院住院部,四人一间病房,每人一张带轮子的病床。王桁抓着床头来回推了几下,“哎,这东西好啊!行李放上去,推着就走了,搬家很方便呀。” 宿舍区已经住着很多身着便装的年轻人,看样子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放下行李没多久,王桁就认识了隔壁宿舍的贾伯雄和宋承河,他们是天津大学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几天前就来报到了。贾伯雄是个大嗓门,直来直去的豪爽性格,很好相处。王桁跟他熟悉了,忍不住问:“你们来了这些天,都干什么工作呢?” “没工作,就是政治学习和保密教育。”贾伯雄说,“学半天,完了就自由活动,聊天、打球都行,说是让大家增进相互了解。还组织我们到北京的名胜参观过两次。” “不说干什么,就这么闲待着?”王桁说。
  贾伯雄哈哈一笑:“我们刚进来那天也不知道,上保密培训课的时候就说了。” 王桁眼睛一亮,压低声音说:“你们知道了?搞什么的呀?” “搞导弹!” “导弹?……是什么东西?” 贾伯雄摇摇头:“不知道那是啥玩意儿。” 这并非出于保密的托词,他是真的不知道。包括国防部五局那些从各部队中抽调来负责管理和后勤工作的军人,也不知道导弹是个什么玩意儿,只是到了这里才听说,那是一种最尖端的武器。
  当时的中国有六亿两千多万人口,知道导弹是什么的,不超过十个人。真正从事过导弹研究工作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在对导弹几乎一无所知的条件下,中国人开始了研制导弹的筹备工作。
  三个月前成立的“国防部航空委员会第五局”,就是那个在全国高校筛选毕业生的神秘单位,挑选的王桁、贾伯雄、宋承河这批人员是为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储备人才。而那项高度机密的行动就是建立导弹研制队伍,负责导弹的研究、设计、试制任务。此时,宿舍区已经有近百名报到的大学生。
  入夜时分,466医院的周围一片漆黑,只有东北方向苏联展览馆尖顶上的红色五角星在夜空中闪耀,那是方圆几公里内唯一整夜不灭的灯光,是中苏两国兄弟般友谊的象征。
  王桁躺在宿舍里的病床上,回想今天得到的信息。要从事的工作根本不是自己所学专业,这让他有些沮丧,但这个神秘的“导弹”到底是什么,也让他有些期待,从事这个一无所知的专业自己能否胜任,更让他有些担心。
  ……
展开
目录
上卷 铸剑
第一章 安得倚天剑
第二章 壮志起东风
第三章 直上重霄九
第四章 为国做干城
第五章 飞向太平洋
第六章 众志战洪荒

下卷 飞天
第七章 再启新长征
第八章 丹心照日星
第九章 吴刚何所有
第十章 逐梦开新境
后记 动力与坚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