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文库 卡夫卡传:墓地里的寒鸦》:
1848年,当时的统治阶层哈布斯堡王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给予了王国内40万犹太人完全公民权,这其中包括定居城市权、经商自由权,以及婚姻自由权。这些政策当然不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而是因为政治和经济因素。因为,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犹太人的精明能干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给他们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对即将到来的工业浪潮意义重大;另一方面,适当地放宽政策,有助于凝聚犹太人的忠诚度。当然,对于这些经济和政治层面的意义,雅各布不懂,也不想去懂,他只知道自己终于可以结婚了。于是,他赶紧娶了弗兰西斯卡为妻子。这一年,他35岁,他的妻子33岁。这两个岁数意味着,他们必须快些要孩子了。
从1850年到1859年,弗兰西斯卡进入了高速“生产”期。在村中那问破房子里,她一共生了6个孩子。雅各布是一名屠夫,弗兰西斯卡是一名全职家庭主妇,他们共同维持着这个八口之家,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雅各布生得强壮无比,据说他能够用牙齿咬起一袋子土豆转上三圈不喘气。但是,他的辛苦劳作只够让一家人勉强糊口。更多的时候,全家人只能天天靠吃土豆为生。尽管如此,雅各布和弗兰西斯卡的6个孩子却都顺利地长大成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雅各布的孩子们都能够早早地帮助父亲干活。他们刚能够拉车时,就会轮流帮助父亲把肉送到各地的主顾手中,风雨无阻。那是一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时代,没有任何发展个人爱好的余地。物质上的负担是日常生活的一个主要特征,全家人必须共同劳动,才能免除饥饿的威胁。后来,赫尔曼总是喜欢不断地提起当年那段艰苦的日子,并把腿上的冻疮和脚伤当成战斗留下的伤疤一样珍视。当然,这也成了他教育孩子们的形象“教材”。他总是带着自负和自怜的双重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唠叨。这种一半自夸一半数落的教育方式,让弗兰兹极为反感,甚至愤恨。
谁也不能否认,用孩子没有经历过的艰难生活去教育他们,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这可以让他们珍视眼前的生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可是,赫尔曼的这种教育却有些过头了,他把父辈同孩子之间的正常闲聊,变成了一厢情愿地舔舐假想伤口和自夸,完全不顾虑孩子的感受。他想要用这些苦难生活给自己加分,但却引起孩子们的鄙视。
相较于其他兄弟姐妹,卡夫卡的感情更为细腻,也看得更远。其实,根本不需要赫尔曼一遍又一遍地唠叨,他就能够清楚地“看到”父亲成长的那个时代。晚年的时候,他曾在自己最后的一部作品牧歌手约瑟菲妮或耗子民方矣》中写道:
我们(耗子民族)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刚会跑几步,刚能稍稍辨别周边的环境,就得像成年人那样照顾自己;我们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而分散居住的地区过于辽阔,我们的敌人过多,危机四伏,防不胜防——我们就是无法使孩子们免于生存竞争,不然他们就会过早淘汰并夭折。在这个可悲的原因之外,自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族类的繁殖能力非常强,每一代都不计其数,一代排挤一代,儿童没有时间当儿童……一个孩子刚出世,他便不再是孩子了,在他的后面,新的孩子的脸已经凑了上来……尽管这是好事,尽管别的族类因此而妒忌我们,但我们就是无法给孩子们一个真正的童年。
毫无疑问,对于父亲赫尔曼的生活,卡夫卡看得更加透彻。赫尔曼只看到了自己经历过的苦难,但卡夫卡却透过父辈们的苦难生活,看到了民族痛苦的根源。虽然年少时,卡夫卡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但至少在他眼中,父亲那些无休止的唠叨已经是一个笑话了。
同其他犹太孩子一样,到上学的年龄时,赫尔曼被送进了犹太学校。这些学校是宗教性质的,可以为男孩们提供六年制的义务教育。在学校里,赫尔曼完成了他短暂的义务教育,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计算,并读了几篇希伯来语的断篇残简。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德语,但对于复杂的书面语却始终不得要领。可靠的、有教养的中产阶层人士的基本知识,他一直没能拥有,直到成年。
13岁时,赫尔曼在犹太教堂里第一次朗读《妥拉经》庆祝巴尔米茨瓦节。按照传统习俗,这标志他在宗教上的法定年龄已经达到,他成年了,他的童年时代到此结束。他雄心勃勃地想要开创一番事业,一年以后,他离开了家,独自闯荡世界。
当时,广大农村的零售贸易刚刚成型,形形色色的制造业商品急需开辟大量新的零售商店,到处都蕴含着商机。很多犹太人看准时机做起了生意,赫尔曼就是其中之一。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成为一个出色的商品小贩。虽然他并没有像部分人那样,把生意做得很大,但在零售和批发经营领域,也做得小有成就。至少,他开始慢慢带领家人脱贫致富。
1872年,20岁的赫尔曼被征召加入捷克军队,服了3年的兵役。期间,他从普通士兵升为中士。这段服兵役的日子,后来一直被他挂在嘴边。这倒不是说他多么喜欢当兵,他只是喜欢当兵带来的收益——当年使他获得了一种市民角色的身份。他可以透过制服或曾经穿过制服,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声望。很显然,这满足了他追求虚荣的需要。
……
展开
——(法)阿尔贝加缪
★我相信,卡夫卡也将永远属于那样一些人物之列:他们创造性地,尽管是充满痛苦地表达出了伟大变革的预感。
——(德)赫尔曼·黑塞
★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美)威斯坦·休·奥登
★卡夫卡对我们人类的命运(在本世纪中显现的命运)所说的一切,是任何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思考所没有说出的。
——(捷克)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