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爱的神话
2、“顶硬上”
母爱从不曾远去。守候的梦里,满天的星星,经历穿越风雨,苦难的生活抵达星海的心灵。母亲是闪耀的那个星,是最亮的那颗星,母子俩就这样相依为命。记住母亲的美丽,在回忆里把母亲牢记。如果所有的梦想都将失去意义,星海仍然将颂歌献给母亲。
那一天,当母亲拉着冼星海的手从外祖父的墓前离开,他对自己的未来茫然无知,他已经习惯在渔船行歌,在海边行走,他希望延续这样的生活,但是从母亲无奈的眼神中他敏感地察觉到,那样的生活再也回不去了。
1912年,也就是冼星海外祖父黄锦村去世后的第二年,中国历史发生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转型。该(这一)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掌权的民主共和政体建立;同年2月12日,在经历了12代帝王更迭之后、早已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终于寿终正寝,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早晨,隆裕太后代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这是封建君主在中国的最后一道圣谕,圣谕之后,清王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也随之结束;3月10日,革命党人的死敌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孙中山随后宣布下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的政体尚未成熟,中国旋即进入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
这一年对于中国而言是非同寻常的,因为无数人曾经真切地看到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曙光,他们相信经过无数磨难的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能够挽救中国的危局,他们曾经无限接近胜利,却在黎明的前夕遭逢变故,最后以失败告终,中国也因此陷入了更加混乱的局面。国将不国,何以为家?黄苏英如同中国许多在贫困中痛苦挣扎的普通民众一样陷入生活的绝境,万般无奈之下,她带着七岁的儿子冼星海前往新加坡谋生。
冼星海第一次站在摩肩擦踵的码头,他的眼底没有欢喜,没有悲伤,有的只是深埋心底、无法掩饰的对陌生世界的本能恐惧。
如果岁月安定,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如果生命无虞,没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对于黄苏英来说,中国女人的保守在她的灵魂中根深蒂固,倘若不是万不得已,她绝不会带着年幼的孩子挤在空气混浊、拥挤不堪的四等统舱中,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飘荡,只为了一个前途未卜的远方。在她决定要去新加坡的时候,她已经完成了从一个女人到一位母亲的身份转变,她的坚强与勇敢都来自于母爱的力量!
那时新加坡对穷人十分歧视,坐头等舱、二等舱的富人乘客,不但有餐厅、舒适床位、活动场所,并且到码头后凭票就可立即上岸。而乘坐四等统舱的贫穷乘客却都被送到一个孤岛上作“卫生检查和注射防疫针”,合格后才能进入新加坡。“卫生检查”时男女乘客都要脱光衣服,赤条条地接受“检查”,后来因为一个年轻姑娘忍受不了这种非人的侮辱而跳海自杀,此后,新加坡有关方面才不得不做出让步,“卫生检查”时允许四等统舱的女乘客穿上一条筒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