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在人心》是著名作家李鸣生的倾力之作,曾荣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本书颠覆了重大题材传统的写作模式,对灾难中的人性有着深刻而独到的文学表达,作品从人心的角度,深情而深刻地揭示了汶川特大地震对于人心的震撼与重创,真诚而真实地发掘了地震现场和精神废墟上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人性之勇、人性之爱及人性之复杂与微妙;厚重而灵动地讲述了大地震如何粉碎、历炼、重构并升华着人心、 人性、人情、人缘和人品的诸多感人故事。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际,作者在原书稿基础上进行了增订修改,补充为“五幕”三十二个镜头,并配合以大量现场拍摄的图片。
《震中在人心》是一部记述“5·12”汶川大地震的长篇摄影报告文学。全书深刻地揭示了汶川大地震对于人心的震撼与重创,真实地发掘了地震现场和精神废墟上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人性之勇、人性之爱。同时对大地震中闪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人性光芒,作了生动、感人的文学呈现,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思索。该书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徐迟优秀报告文学奖。
序幕 震中不在汶川
第一幕 山崩地裂那一刻
镜头一:汉旺镇的时间
镜头二:映秀:一个不会拐弯的人
镜头三:北川:一只孤独的乳房
镜头四:一座城市与一个声音
镜头五:和尚、尼姑还在山上
镜头六:生命·纸片·炸药·雷管
第二幕 面对亲人的“战争”
镜头七:是红白,不是滚北
镜头八:踩着死人救活人
镜头九:用鼻子寻找尸体
镜头十:替生者下葬,为死人站岗
第三幕 祖国的“花朵”
镜头十一:地震震出的问号
特写一:奇怪的教学楼
特写二:穿透孩子胸膛的钢筋
特写三:总理捡过的球鞋
特写四:失去肩膀的书包
特写五:留在断壁上的作业本
镜头十二:守望红领巾的狗
镜头十三:不再鸣叫的公鸡
镜头十四:北川中学的小花猫
镜头十五:儿童医院的眼睛
特写六:没有眼泪的小菲菲
特写七:不敢吃奶的孩子
特写八:再也不想上学了
特写九:还有一条腿
特写十:雄起的小鸡鸡
特写十一:婴儿也作秀?
镜头十六:逃亡路上的逃亡儿
特写十二:长大我要自己盖房子
特写十三:小鹏鹏和他的小瓦罐
特写十四:七岁女孩与一千架纸飞机
特写十五:十三岁了,第一次听说地震
特写十六:孩子的青川孩子的爸
特写十七:我想有个家
镜头十七:废墟上的儿童节
镜头十八:北川的悲伤北川的希望
第四幕 死去的与活着的()
镜头十九:精神病人()
镜头二十:天使没有时间流泪()
镜头二十一:人民教师张辉兵()
镜头二十二:大山里的小背篓()
镜头二十三:哑巴老人和他的老照片()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文学与新闻的不同,就在于它表达的深入和呈现的广阔。《震中在人心》选取了很多独特的区域来呈现灾难带给人的创伤。——《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