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生活本来简单
0.00     定价 ¥ 42.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69920369
  • 作      者:
    梁实秋著
  • 出 版 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 余光中、季羡林、韩寒“以师待之”,冰心盛赞“花一样的男人”——余光中:“没有实秋的提掖,就没有光中的今天”;季羡林:“应该算是我的老师”;韩寒:“我写散文的模范是梁实秋的文章”;冰心:“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麦家陪你读书:“会让你学会如何活成自己”。他是梁实秋,一个有才、有情、有趣的人,一个简单、雅致、从容的人。

☆ 散文畅销创纪录;凡有华语处,皆读梁实秋;精中选精之选——央视新闻:“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高纪录”;从近千篇文章中细分主题,精中选精,选出*适合当下读者阅读的梁实秋文集。

☆ 全面展现梁实秋简单生活“人生美学”——书中所写皆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百态,却时而陶情遣兴,时而醍醐灌顶,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朴实简洁的文字中透出一种高雅、平和以及积极温暖的情味。

☆ 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凤凰卫视、头条新闻、新浪读书十点读书、慈怀读书会、喜马拉雅FM、中国新闻周刊、有书等多次发文纪念,选摘文章总阅读量1000万+。


展开
作者简介

梁实秋,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研究莎士比亚的人士,梁实秋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或描摹柴米油盐,或探讨琴棋书画,于清雅诙谐的文字中透出无尽的悠然与智慧。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雨有雨的趣,晴有晴的妙,小鸟跳跃啄食,猫狗饱食酣睡,哪一样不令人看了觉得快乐?生活本来简单,也贵在简单。

《生活本来简单》一书,有梁实秋先生对儿时北平年景、戏园听戏、放风筝、东安市场的美好回忆,有对市容、骂人、谈话、搬家等生活常态的趣味漫谈,有对烧鸭、酱菜、汤包、核桃酪、满汉细点的深切眷恋,有对猫、狗、树、花等世间万物的喜爱与怜悯……时而陶情遣兴,时而醍醐灌顶,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朴实简洁的文字中透出一种高雅、平和以及积极温暖的情味。

生活本来简单,简单生活,就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


展开
精彩书评

他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华人世界*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威;他的散文富有文趣之美,字里行间充溢诙谐幽默,三言两语道尽人生哲理。他曾说,“寂寞是一种清福。人类*高理想,应是人人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生活。”

——人民网

他的散文作风恬淡、雅朴,文笔简约、平实,字里行间充溢诙谐幽默,三言两语道尽人生哲理。

——新浪读书

梁实秋的有趣和才情,会让你学会如何活成自己。

——麦家陪你读书

【梁实秋:蕴藏在时光中的智慧】他是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高纪录。他曾说,“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央视新闻

我写散文的模范是梁实秋的文章,梁实秋很幽默,他影响了我很多。

——韩寒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

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文学批评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学事业之所在,其激荡之广,反映之烈,凡我国新文学史皆难忽视。       

                                                                                        ——余光中

梁氏散文的特色有四:“首先是机智闪烁,谐趣迭生,时或滑稽突梯,却能适可而止,不堕俗趣。”“其次篇幅浓缩,不事铺张,而转折灵动,情思之起伏往往点到为止。”“再次是文中常有引证,而中外逢源,古今无阻。”“*后的特色在文字。梁先生*恨西化的生硬和冗赘,他出身外文,却写得一手地道的中文。”“他的散文里使用文言的成分颇高,但不是任其并列,而是加以调和。”

——余光中

您一生,兼有智、仁、勇三种品德。青年时代,您是勇者,为了保卫缪斯而大声疾呼,身陷重围而不畏惧。中年时代,您是智者,高超的创作与翻译,灌溉了台湾的文坛。老年时代,您是仁者,在您周围的人,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学生,都因为亲近您而得到温暖,受到鼓励。葬您在靠山面海的北海墓园,因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勇者敢于面对天地之悠悠。

——余光中


展开
精彩书摘

平山堂记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我常以为,关于居住的经验,我的一份是很宏富的。最特别的,如王宝钏住过的那种“窑”,我都住过一次,其他就不必说了。然而不然,我住过平山堂之后,才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的以往的经验实在是渺不足道。

平山堂者,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城内教员宿舍也。我于一九四八年十二月避乱南征,浮海十有六日,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抵广州,应中山大学聘,迁入平山堂。在迁入之前,得知可以获得“二房一厅”,私心庆幸不置。三日吉辰,携稚子及行李大小十一件乘“指挥车”往,到了一座巍巍大楼之下,车戛然止。行李卸下之后,登楼巡视,于黝黑之甬道中居然有管理员,于是道明来意,取得钥匙。所谓二房一厅者,乃屋一间,以半截薄板隔成三块,外面一块名曰厅,里面那两块名曰房。于浮海十有六日之后,得此大为满意,因房屋甚为稳定,全不似海上之颠簸,突兀广厦,寒士欢颜。

平山堂有石额,金曾澄题,盖构于二十余年前,虽壁垩斑驳,蛛网尘封,而四壁峭立,略无倾斜。楼上为教员宿舍,住二十余家,楼下为附属小学,学生数百人,又驻有内政部警察大队数十名,又有司法官训练班教室及员生数十人,楼之另一翼为附属中学教员宿舍,盖亦有数十家。房屋本应充分利用,若平山堂者可谓毫无遗憾。

我们的房间有一特点,往往需两家共分一窗,而且两家之间的墙壁上下均有寸许之空隙,所以不但鸡犬之声相闻,而且炊烟袅袅随时可以飘荡而来。平山堂无厨房之设备,各家炊事均需于其二房一厅中自行解决之。我以一房划为厨房,生平豪华莫此为甚,购红泥小火炉一,置炭其中临窗而点燃之,若遇风向顺利之时,室内积烟亦不太多,仅使人双目流泪略感窒息而已。各家炊饭时间并不一致,有的人黎明即起升火煮粥,亦有人于夜十二时开始操动刀砧升火烧油哗啦一声炒鱿鱼。所以一天到晚平山堂里面烟烟煴煴。有几家在门外甬道烧饭,盘碗罗列,炉火熊熊,俨然是露营炊饭之状,行人经过,要随时小心不要踢翻人家的油瓶醋罐。

水势就下,所以也难怪楼上的那仅有的一个水管不出水。在需用水的时候,它不绝如缕,有时候扑簌如落泪,有时候只有吱吱的干响如主人之叹息。唯一水源畅通的时候是在午夜以后,有识之士就纷纷以铅铁桶轮流取水囤积,其声淙然,彻夜不绝。白昼用水则需下楼汲取。楼下有蓄水池,洗澡洗衣洗米即在池边举行,有时亦在池内举行之。但是我们的下水道是相当方便的,窗口即是下水道,随时可以听见哗的一声响。举目一望,即可看见各式各样的器皿在窗口一晃而逝。至于倒出来的东西,其内容是相当复杂的了。

老练的人参观一个地方,总要看看它的厕所是什么样子。关于这一点我总是抱着“谢绝参观”的态度,所以也不便多所描写,我只能提供几点事实。的的确确,我们是有厕所的,而且有两处之多,都在楼下,而且至少有五百人以上集体使用,不分男女老幼。原来每一个小房间都有门的,现在门已多不知去向。原来是可以抽水的,现已不通水。据一位到过新疆的朋友告诉我,那地方大家都用公共厕所,男女不分,而且使用的人都是面朝里蹲下。朝里朝外倒没有关系,只是大家都要有一致的方向就好。可惜关于此点,平山堂没有规定,任何人都要考虑许久,才能因地制宜决定方向。

平山堂多奇趣。有时候东头发出惨叫声,连呼救命,大家蜂拥而出,原来是一位后母在鞭挞孩子。有时西头号陶大哭,如丧考妣,大家又蜂拥而出,原来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太婆被儿媳逼迫而伤心。有时候,一声吆喝,如雷贯耳,原来是一位热心人报告发薪的消息,这一回是家家蜂拥而出,夺门而走,搭汽车,走四十分钟到学校,再搭汽车,四十分钟回到城内,跑金店兑换港纸——有一次我记得清清楚楚兑得港币三元二毫五仙。

别以为平山堂不是一个好去处。当时多少人羡慕我们住在这样一个好地方。平山堂旁边操场上,躺着三五百男男女女从山东流亡来的青年学生(我祝福他们,他们现在大概是在澎湖吧),有的在生病,有的满身渍泥。我的孩子眼泪汪汪地默默地拿了十元港纸买五十斤大米送给他们煮粥吃。那一夜,我相信平山堂上有许多人没有能合眼。平山堂前面进德会旁檐下躺着一二百人,内中有东北的学生、教授及眷属,撑起被单、毛毯而挡不住那斜风细雨的侵袭。

邻居的一位朋友题了一首咏平山堂的诗如下:

岁暮犹为客,荒斋举目非。

炊烟环室起,烛影一痕微。

蛮语穿尘壁,蚊雷绕翠帏。

干戈何日罢,携手醉言归?

盖纪实也。我于一九四九年六月离平山堂,到台湾。我与平山堂实有半年之缘。现在想想,再回去尝受平山堂的滋味,已不可得。将来归去,平山堂是否依然巍立,亦不可知。半年来平山堂之种种,恐日久或忘,是为记。


展开
目录

序言  寂寞//修养//快乐//习惯//送行//学习//

Part 01 生活本来简单

北平年景: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

东安市场:许多好吃好玩的事物徒留在记忆里

听戏听戏,不是看戏:一两段韵味十足的歌唱,便使人如醉如迷

北平的零食小贩:北平小贩的吆喝声给市声平添不少情趣

平山堂记:住过平山堂之后,才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放风筝:放风筝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

台北家居:台北是一个住家的好地方 

双城记:台北与西雅图,一点浅显的感受或观察

忆青岛:久居之地,缥缈之乡

Part 02 其实这也是生活

骂人的艺术: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

谈话的艺术:人与人相处,本来易生摩擦,谈话时也要保持距离

房东与房客:房东与房客,关系永远是紧张的

沙发:沙发是很令人舒适的

市容:市容里面有生活

搬家:每次搬家必定割舍血多平素不肯抛弃的东西

戒烟:戒烟的第一步是不买烟,第二步才是不吸烟

圆桌与筷子:团聚吃饭,圆桌为宜,筷子是我们的一大发明

窗外:是雅是俗,是闹是静,只好随缘

养成好习惯:充满良好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自然的生活

饭前祈祷:我要为那些为大家供应食物的人祈福

厨房:谁说男人可以不入厨房

教育你的父母:子女也负有教育父母的义务

Part 03 至味在人间,日日有小暖

烧鸭:鸭一定要肥,肥才嫩

酱菜:北平的酱菜,妙在不太咸,同时又不太甜

水晶虾饼: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

汤包:吃汤包的乐趣,大部分在那一抓一吸之间

核桃酪:母亲做的核桃酪舍不得一口咽下去

铁锅蛋:吃铁锅蛋,必配美国奶酪

由熊掌说起:烹调得法,日常食物均可令人满足

炸活鱼:残酷野蛮是人性的一部分

酸梅汤与糖葫芦:北平不分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

芙蓉鸡片: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

满汉细点:北平饽饽铺的点心

读《媛珊食谱》:食谱,一定要有用又有趣

《饮膳正要》:专门讲究饮食的最早的一部书

读《中国吃》:北平的吃食,怎么说也说不完

再谈“中国吃”:我们要虚心地多方研究

读《烹调原理》:看张先生的书,令人生出联想太多了

Part 04 一草一木,一虫一鱼,皆是生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