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光中、季羡林、韩寒“以师待之”,冰心盛赞“花一样的男人”——余光中:“没有实秋的提掖,就没有光中的今天”;季羡林:“应该算是我的老师”;韩寒:“我写散文的模范是梁实秋的文章”;冰心:“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麦家陪你读书:“会让你学会如何活成自己”。他是梁实秋,一个有才、有情、有趣的人,一个简单、雅致、从容的人。
☆ 散文畅销创纪录;凡有华语处,皆读梁实秋;精中选精之选——央视新闻:“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高纪录”;从近千篇文章中细分主题,精中选精,选适合当下读者阅读的梁实秋文集。
☆ 全景展现梁实秋人生过往,美好生活时代的“人生美学”——梁实秋是民国的生活美学家,也是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的人生美学家。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抗战中的辗转,以及后来去台湾,去美国……他用坎坷而丰富的人生告诉我们:只有从实际中深刻体会出来的人生道理,才是有道理的人生道理。
☆ 央视新闻、人民网、人民日报、凤凰卫视、头条新闻、新浪读书十点读书、慈怀读书会、喜马拉雅FM、中国新闻周刊、有书等多次发文纪念,选摘文章总阅读量1000万+。
人生的路途,多少年来就这样地践踏出来了,人人都循着这路途走,你说它是蔷薇之路也好,你说它是荆棘之路也好,反正你得乖乖地把它走完。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一书,是梁实秋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集。梁实秋先生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到晚年,他从北京到西南,再到台湾,辗转;去过欧洲和美国,跋涉。体验过酸甜苦辣百味人生,耳闻目睹身经世态万象。这是梁实秋先生人生中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履迹,也是这有常无常、有涯无涯人生际遇变迁。
看梁实秋的人生,体会“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的人生美学,愿我们大家也能够不计较真与伪,得与失,贵与贱,富与贫,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老年:老不必叹,更不必讳
时间走得很均匀,说快不快,说慢不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宴会中总是有人簇拥着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这是离入祠堂之日已不太远。上下台阶的时候常有人在你肘腋处狠狠地搀扶一把,这是提醒你,你已到达了杖乡杖国的高龄,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几截。黄口小儿一晃的工夫就蹿高好多,在你眼前跌跌撞撞地跑来跑去,喊着阿公阿婆,这显然是在催你老。
其实人之老也,不需人家提示。自己照照镜子,也就应该心里有数。乌溜溜毛毵毵的头发哪里去了?由黑而黄,而灰,而斑,而耄耄然,而稀稀落落,而牛山濯濯,活像一只秃鹫。瓠犀一般的牙齿哪里去了?不是熏得焦黄,就是咧着罅隙,再不就是露出七零八落的豁口。脸上的肉七棱八瓣,而且平添无数雀斑,有时排列有序如星座,这个像大熊,那个像天蝎。下巴颏儿底下的垂肉变成了空口袋,捏着一揪,两层松皮久久不能恢复原状。两道浓眉之间有毫毛秀出,像是麦芒,又像是兔须。眼睛无端淌泪,有时眼角上还会分泌出一堆堆的桃胶凝聚在那里。总之,老与丑是不可分的。《尔雅》:“黄发、齿、鲐背、耈老、寿也。”寿自管寿,丑还是丑。
老的征象还多得是。还没有喝忘川水,就先善忘。文字过目不旋踵就飞到九霄云外,再翻寻有如海底捞针。老友几年不见,觌面说不出他的姓名,只觉得他好生面善。要办事超过三件以上,需要结绳,又怕忘了哪一个结代表哪一桩事,如果笔之于书,又可能忘记备忘录放在何处。大概是脑髓用得太久,难免漫漶,印象当然模糊。目视茫茫,眼镜整天价戴上又摘下,摘下又戴上。两耳聋聩,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倒也罢了,最难堪是人家说东你说西。牙动摇,咀嚼的时候像反刍,而且有时候还需要戴围嘴。至于登高腿软,久坐腰疫,睡一夜浑身关节滞涩,而且睁着大眼睛等天亮,种种现象不一而足。
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桓温看到他“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桓公是一个豪迈的人,似乎不该如此。人吃到老,活到老,经过多少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还能双肩承一喙,俯仰天地间,应该算是幸事。荣启期说:“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所以他行年九十,认为是人生一乐。叹也无用,乐也无妨,生、老、病、死,原是一回事。有人讳言老,算起岁数来斤斤计较按外国算法还是按中国算法,好像从中可以讨到一年便宜。更有人老不歇心,怕以皤皤华首见人,偏要染成黑头。半老徐娘,驻颜无术,乃乞灵于整容郎中化妆师,隆鼻隼,抽脂肪,扫青黛眉,眼睚涂成两个黑窟窿。“物老为妖,人老成精”。人老也就罢了,何苦成精?
老年人该做老年事,冬行春令实是不祥。西塞罗说:“人无论怎样老,总是以为自己还可以再活一年。”是的,这愿望不算太奢。种种方面的人欠欠人,正好及时做个了结。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各有各的算盘,大主意自己拿。最低限度,别自寻烦恼,别碍人事,别讨人嫌。“有人问莎孚克利斯,年老之后还有没有恋爱的事,他回答得好,‘上天不准!我好容易逃开了那种事,如逃开凶恶的主人一般。’”这是说,老年人不再追求那花前月下的旖旎风光,并不是说老年人就一定如槁木死灰一般的枯寂。人生如游山。年轻的男男女女携着手儿陟彼高冈,沿途有无限的赏心乐事,兴会淋漓,也可能遇到一些挫沮,歧路彷徨,不过等到日云暮矣,互相扶持着走下山冈,却正别有一番情趣。白居易睡觉诗:“老眠早觉常残夜,病力先衰不待年;五欲已销诸念息,世间无境可勾牵。”话是很洒脱,未免凄凉一些。五欲指财、色、名、饮食、睡眠。五欲全销,并非易事,人生总还有可留恋的在。江州司马泪湿青衫之后,不是也还未能忘情于诗酒么?
少时,那是年光总无忧
童年生活:那时年光总无忧
我在小学
记得当时年纪小
我的暑假是怎样过的
丁香季节故园梦
故都乡情
水木清华,不负韶华
清华八年
清华七十
清华的环境
课室生活
体育馆生活
食堂与售品所生活
又逢癸亥
以梦为马,归去来兮
《琵琶记》的演出
海 啸
美国去来
感恩节的生活纪实
回忆抗战时期
南游杂感
华北视察散记
《新月》前后
少年心,无处寻,忽尔今夏
还乡:青春作伴好还乡
少年心 无处寻
不亦快哉
时间即生命
中年:中年妙趣在相当的认识人生
老年:老不必叹,更不必讳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他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华人世界*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威;他的散文富有文趣之美,字里行间充溢诙谐幽默,三言两语道尽人生哲理。他曾说,“寂寞是一种清福。人类*高理想,应是人人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生活。”
——人民网
他的散文作风恬淡、雅朴,文笔简约、平实,字里行间充溢诙谐幽默,三言两语道尽人生哲理。
——新浪读书
梁实秋的有趣和才情,会让你学会如何活成自己。
——麦家陪你读书
【梁实秋:蕴藏在时光中的智慧】他是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高纪录。他曾说,“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
——央视新闻
我写散文的模范是梁实秋的文章,梁实秋很幽默,他影响了我很多。
——韩寒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
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像一朵花。
——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文学批评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学事业之所在,其激荡之广,反映之烈,凡我国新文学史皆难忽视。
——余光中
梁氏散文的特色有四:“首先是机智闪烁,谐趣迭生,时或滑稽突梯,却能适可而止,不堕俗趣。”“其次篇幅浓缩,不事铺张,而转折灵动,情思之起伏往往点到为止。”“再次是文中常有引证,而中外逢源,古今无阻。”“*后的特色在文字。梁先生*恨西化的生硬和冗赘,他出身外文,却写得一手地道的中文。”“他的散文里使用文言的成分颇高,但不是任其并列,而是加以调和。”
——余光中
您一生,兼有智、仁、勇三种品德。青年时代,您是勇者,为了保卫缪斯而大声疾呼,身陷重围而不畏惧。中年时代,您是智者,高超的创作与翻译,灌溉了台湾的文坛。老年时代,您是仁者,在您周围的人,无论是家人、朋友、同事、学生,都因为亲近您而得到温暖,受到鼓励。葬您在靠山面海的北海墓园,因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勇者敢于面对天地之悠悠。
——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