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维也纳美术史学派
0.00     定价 ¥ 3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1221679
  • 作      者:
    (奥)施洛塞尔(Julius Von Schlosser)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施洛塞尔(Julius von Schlosser,1866-1938)于1922年开始执掌维也纳大学美术史教席,十多年后写下了这篇《维也纳美术史学派》长文。

    此外,本书还选取了美术史上的著名学者,如帕赫特、哈特、夏皮罗、潘诺夫斯基等,他们对于维也纳美术史学派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反思,呈现了这一学派在艺术史进程中的各种观点。
展开
内容介绍
  维也纳美术史学派是西方美术史学史上最重要的学派,影响极其深远。贡布里希也曾称自己是这个学派的一员,而第一个记述它的历史、为它正式命名的则是贡氏所敬重的老师施洛塞尔。施洛塞尔(Julius von Schlosser,1866-1938)于1922年开始执掌维也纳大学美术史教席,十多年后写下了这篇《维也纳美术史学派》长文。在文中他追溯学派起源,梳理师承脉络,整理学术传统,为后来众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施洛塞尔学识渊博、胸襟博大、文笔优雅隽永,字里行间流露出作为老学派最后一位掌门人对“我们学派”的真挚深沉的感情。时隔八十年后,我们将这篇名文的首个中译本刊行于世,以向这位伟大学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就此机会,《美术史里程碑:维也纳美术史学派》还特地选编了一批涉及维也纳学派的名篇,凡十二篇,分为三组。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方学界对老学派理论遗产的利用、评价与反思。最后一组文章涉及“新维也纳美术史学派”,其理论主张自问世时起便多有争议。
展开
精彩书摘
  极为独立的知识理论观点一样,也具有李格尔的特征,不同于他后来的同事维克霍夫实证主义的、反哲学的经验主义。此外,他后来为自己个性鲜明却不得志的老师撰写了《美术史与通史》(Kunstgeschichte und Universalgeschichte) -文,收入1898年的纪念文集(维克霍夫也写了文章,见上文),从中可见李格尔这位真诚坦率的人并非只擅长宽容与同
  情的恭维。
      接着,李格尔进入了西克尔严格的历史文献学学院,这既是听从当时一位大学同学的建议,更是出于一种源自他严肃深沉个性的信念,这种个性需要不断有外界的推动。1881-1883年他成为奥地利历史研究所的一员(后来又成为罗马奖学金获得者),当时维克霍夫正在教授第三个课程,李格尔在这里——最初也是因为外部的原因——明确了自己内心的意愿,走上了美术史的道路。当时学院里教美术史的老师(除艾特尔贝格尔外)仍是陶辛,他也跟维克霍夫一样成为这位优秀教师最得意的弟子。维克霍夫离开奥地利博物馆之后,李格尔接替他在久负盛名的织物部任职十年(1886-1897),这项工作为他博学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动力。此时,他在西克尔那里培养起来的成体系的思想——他发表于《学院通报》(Mitteilungen des Instituts)第九和第十期,关于中世纪日历画的研究就是一例——在歌德所说的“最古老而最美妙的艺术”以及博物馆中与最初艺术创造相关的丰富材料的滋养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织物部也按照我们“学派”创立者的要求,维护着严肃的历史文献学研究基地的身份。当然从根本上说,李格尔始终是一个不断塑造自己、自学成才的人,晚年因逐渐丧失听力愈加孤独内向。他关于纺织艺术的很多文章发表在1886 -1897年的《奥地利博物馆通报》(Mitteilungen des Osterrichischen Museums)上,从中可以看出他极为认真而独立地承担了自己的新使命。纺织艺术是“所谓的”民间艺术,李格尔对纺织艺术的广泛研究还涉及具有异国风情的织物,他因此成为奥地利博物馆工作最积极而富于成果的职员。当时领导博物馆的是艾特尔贝格尔的继任,梅克伦堡人雅各布·法尔克(1825-1897),我们已经知道,此人也曾是伯姆圈中的一员。
  ……
展开
目录
编者前言
维也纳美术史学派(施洛塞尔)
正文
J.D.伯姆和他的圈子
阿尔贝特·冯·卡梅西纳
爱德华·冯·萨肯
古斯塔夫·阿道夫·冯·海德
艾特尔贝格尔
陶辛
维克霍夫
特奥多尔·冯·西克尔
李格尔
德沃夏克
笔者本人
美术史家编年名录(哈恩罗泽)
I.艾特尔贝格尔教授任期
II.陶辛教授任期
III.维克霍夫教授任期以及李格尔教授任期
IV.德沃夏克教授任期
V.空位期
VI.施洛塞尔教授任期
艺术意志的概念(1920,潘诺夫斯基)
李格尔思想的精华(1929,泽德尔迈尔)
阿洛伊斯·李格尔(1963,帕赫特)
阿洛伊斯·李格尔:艺术、价值与历史决定论(1976,泽勒尔)
维也纳学派发展中的博物馆工作与历史学(1983,比亚洛斯托基)
维也纳学派关于美术史进程之结构观(1983,包科什)
反思沃尔夫林与维也纳学派(1983,哈特)
五十年前维也纳的美术史与心理学(1983,贡布里希)
走向严谨的艺术科学(1931,泽德尔迈尔)
图像理论的终结(1931,帕赫特)
严谨的艺术科学:关于《艺术科学研究》第一卷(1931/1933,本雅明)
新维也纳学派(1936,夏皮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