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灯谜500条
涵盖老上海、新上海地名、人名、店招、文化艺术、俗语等方方面面。
以老上海、新上海的地方元素为灯谜,涵盖聊上海的地名、上海的名人、上海的店招、上海餐饮食品等和上海有关的各式事物,以及部分上海话中的常用俗语共计500条灯谜,让新老上海人更有兴趣关注上海的历史和现今发展,以熟悉上海,了解上海,从而更加热爱上海,进而弘扬上海的海派文化。
灯谜基本常识
1.灯谜的结构
灯谜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制谜人写的文字,称为“谜
面”,如上面提到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一合酥”就是谜面。上佳谜面的文字应该脍炙人口,流行、精炼、高雅,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部分是写在“谜面”下提示猜谜人答题范围、数目的文字,称为“谜目”。通常我们看到的“打中国地名一”“打三国人名二”“打四字成语一”等就是谜目。谜目范围的大小可以调节灯谜猜答的难易度,范围小就容易猜出。上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个谜语据说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出的,不过他忘写了谜目,那难度就不言而喻,幸亏有杨修这样的聪明人猜中。
第三部分是由猜谜人猜对的答案,称为“谜底”。有人最喜欢直接看谜底了,如果自己不动动脑瓜子,就急着看谜底,那就永远进步不了。还有,就是只在某些灯谜中会出现,在灯谜的谜面和谜目之间标示的“XX格”,如我们常见的有“卷帘格”“白头格”“求凰格”等,这些特意标示的“XX格”,灯谜术语叫“谜格”。谜格的作用是扩大制谜的范围,提高灯谜的水平和趣味性。有许多谜底,只有经过谜格的变化,才能制成灯谜供大家猜玩,尤其是一些谜
底别字的灯谜,如果不注明谜格,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2.谜面谜底不“撞衫”
凡是谜面(不包括谜格)上出现过的文字,谜底中不能重复出现。有条熟知的灯谜:“悬崖勒缰”(打国名一),看了这条谜你一定会觉得,谜面应该用成语“悬崖勒马”更佳,其原因就是制谜者必须遵循谜面谜底不“撞衫”的规则,避开“马”字。这样,我们可以推想,谜底中保不定就会有匹“马”,于是循面再求,便可得出谜底:危地马拉。
3.谜面不是谜底的“直白”
猜灯谜必须动脑筋才有趣,如果谜底是谜面的注解或说明,那就会索然无味。“鲜得来”是上海的一个餐馆,以排骨年糕著称,有以此为谜底而编制灯谜。如果谜面是“味道好极了”猜“鲜得来”,你一定会皱眉头,这算什么灯谜,就是直白而已。但有人制谜面为“稀客”,也是猜“鲜得来”,你不禁要为之拍案叫绝。所以好的灯谜就是利用汉字多义多音的特点,利用众多的典故,转弯抹角而得。
4.如何猜灯谜
初涉灯谜者看到谜面就晕,不知道从哪方面着手来猜。猜谜并无真正的高手,都是试着猜,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看到谜面可以这样猜猜,那样猜猜。猜谜面犯了难,可以从谜底考虑,甚至可以排列谜底来琢磨哪个能合谜面,总之只要猜对就是硬道理。有人归纳了许多猜谜法,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反而搞得人糊里糊涂,实际上灯谜就是利用我们汉字的特点和融会
贯通的含义、典故而制成的,按这样的思路去猜就对了。
首先,汉字是方块字,大多可分解成许多汉字,利用此增减、拆字和合并的特点来制谜,反其道而行之就能猜出。“春雨绵绵妻独宿”打一字,这是一个启蒙的谜语,经常为人提起,这里把“春”拆作“一、夫、日”,雨绵绵即没有太阳,去“日”,妻独宿则丈夫不在,去“夫”,只剩下“一”,谜底就是“一”。这样的拆解既可以在谜面上进行,也可以在谜底拆解。如“厩”打动物一,谜底是“驴”,即是将“驴”分为“马户”两字,厩就是马的家。
其次,汉字(词)是一字(词)多义,同一个字(词)可以演化不同的意思。例如“陈”,是常用的姓,姓陈的很多,因此许多人名谜就用“陈”的不同含义制作成谜。如“报捷”打古人一,谜底为“陈胜”,此处“陈”就是叙说之意;再如“老当益壮”打电影演员一,谜底为“陈强”,此处“陈”则为老旧之意。还有“四季花展”打中国体操运动员一,谜底为“陈永妍”,此处“陈”为安放、摆设之意。
灯谜中经常用到大量的中外历史、文学、地理、科学和医学等知识以及影剧、体育、生活等各种常识,所以要想成为猜谜好手,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多多益善,最好像万宝全书。对于这些含义、常识和典故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猜灯谜是信马由缰,要让思维自由驰骋,这边探探,那边撞撞,善于脑筋急转弯,也许就会探出一条路,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谜底却在,灯火阑珊处”。猜灯谜还要沉得住气,一时猜不出,不妨摆它几天。制谜者大多深思熟虑,凡是你觉得勉强且不很贴切的,一般是你没猜对谜底,再开动脑子,就可能“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突然恍然大悟,猜出答案,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灯谜基本常识/1
常见谜格介绍/9
上海地名灯谜/15
上海人名灯谜/37
上海店招灯谜/57
上海美食灯谜/69
上海文化艺术灯谜/73
上海其他事物灯谜/79
上海俗语灯谜/83
谜底音序索引/97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