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十八世纪建筑
0.00     定价 ¥ 56.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4066030
  • 作      者:
    (英)约翰·萨默森(John Summerson)著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英国建筑史家约翰·萨莫森爵士对十八世纪建筑的专题研究。1700年至1800年的建筑堪称古典完美的代表。18世纪上半叶弥漫着巴洛克精神,集中体现在宫殿建筑和教堂建筑中;1750年以后,建筑风格扭转方向,逐渐从巴洛克转向新古典主义,其具有特色的建筑类型包括私人住宅和机构建筑物,以及颇具规划的城镇。作者不仅关注建筑的风格问题和个人表达问题,而且关注它们缘起的思想、政治、宗教等背景,从而以简明优雅的方式勾勒出整个时代的建筑景象。


展开
内容介绍

1700年至1800年间的建筑是古典完美的代表,令后世无可匹敌。18世纪上半叶弥漫着巴洛克精神,它集中而彻底地体现在宫殿和教堂建筑中:在维也纳美泉宫和圣彼得堡冬宫,或者在德国与中欧的辉煌耀眼的剧院教堂和主教宫中。1750年以后,建筑扭转方向,逐渐从巴洛克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风格,其具有特色的类型包括私人住宅和机构建筑物,以及颇具规划的城镇,譬如巴斯、费城和华盛顿,以及它们的剧院、博物馆、医院和银行。这些一般分类的,是风格问题、个人表达问题、政治和宗教忠诚以及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在本书中,约翰·萨默森爵士不仅关注建筑的精致美观,而且关注它们缘起的思想背景,从而以简明优雅的方式勾勒出整个时代的建筑景象。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巴洛克风格的统治地位与衰落(节选)

临近18世纪时,建筑的发展犹如一场连续不断的表演,却在1700年和1800年之间戛然闭幕。出于试图理解的本能,人们总会为此寻找一些总结性的概括聊以自慰,这里就出现了两种归纳:一、18世纪上半叶弥漫着巴洛克风格的精神和形式,而下半叶则属于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的时代;二、18世纪上半叶的特色建筑类型是教堂和宫殿,而下半叶的特色建筑类型则是公共建筑物和机构大楼。第一种概括关乎风格,第二种归纳则关乎建筑类型,它们相辅相成。这两种概念(风格与类型)的有用之处恰恰在于其语义的模糊性,拨开它们的伪装,我们对之辨析得越仔细,其含义越漫漶不清。尽管如此,它们终究还留有某些有用的信息,而并非毫无意义。

所谓风格,是总会立即引人注目、激发好奇之心,并创造一种感官情绪的东西。因此,让我们先来谈谈我们对风格的概括吧。当我们言及“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让我们假设这两种现代表达方式都没有准确的含义。它们唤起了对正在谈论的事物的某种情感倾向,而这颇具益处。除此之外,在我们阐述的过程中,以及在对陌生事物和熟悉事物进行比较时,意义也必定会显露出来。譬如关于巴洛克风格,对大多数人而言较为熟悉的是我们所关注的这个世纪(18世纪)之前的那个世纪(17世纪)的事物。1613年,卡洛·马德诺[Carlo Maderno]完成了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 s]西侧立面的建造,而贝尔尼尼于1680年仙逝。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于罗马的一切,对于欧洲建筑而言至少在两代人的时间内都极其重要,虽然重要性的体现方式令人惊奇地迥异—有时在这里人们深受启发而欣然接受,在别处则受人轻视而遭到排斥。这些明显的事实与三个人的职业生涯有关—彼得罗·达·科尔托纳[Pietro da Cortona]、弗朗西斯科·博罗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图3)和乔瓦尼·劳伦佐·贝尔尼尼本人[Gian Loernzo Bernini](图1、2)。他们和马德诺皆为大师,后人甚至已经习惯于将他们与“巴洛克”一词等同起来。尽管他们并不可能以个人风格著称于世,但是他们共享气势磅礴的表现、永不静止的动态以及横扫千军的创意,这使他们在那个时代无可匹敌,也成为后来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每一位北方人所必须面对的挑战。他们总结了昔日的一切。他们是古建筑[antiquity]的主人而非奴隶;他们是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的遗产受赠者;他们是布拉曼特[Bramante]所设定的场景中的最新角色。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巴洛克风格的统治地位与衰落 005

罗马巴洛克风格的遗赠/洛可可风格与理性主义

第二章 专制主义的建筑 017

三座皇宫:维也纳、斯德哥尔摩和柏林/德国宫廷/专制主义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信仰的证明 043

中欧的天主教/向古典主义扭转:意大利和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拉

丁美洲/新教世界

第四章 风格的多样性 083

“高贵的单纯”/超越新古典主义/艺术、自然和哥特风格/茅屋的狂热

崇拜/考古学、抽象主义和异国情调

第五章 建筑与社会:启蒙运动 117

剧院:公共的和私人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医院和监狱/商业性建筑

第六章 城市形象 167

规划与政治/拘泥于形式的消融淡化/飞跃至未来

精选参考书目 188

图片来源 192

索 引 19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