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内忧外患
0.00     定价 ¥ 5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05102838
  • 作      者:
    刘云军著
  • 出 版 社 :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
收藏
作者简介

刘云军,山东莱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出版过多部专著、古籍整理、译著等。目前从事宋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海外汉学著作(侧重宋代)的译介。

展开
精彩书摘

宋朝建立后,在经历了宋太祖、宋太宗两位皇帝呕心沥血的艰难开国之治后,终于在第三任皇帝真宗朝开始进入了一个王朝正常的运行轨道。作为继体之君,宋真宗处于一种比较稳定、成熟的统治模式下,还有“祖宗之法”可以使用,所以省去了不少辛苦探索的过程。但同时,有了前两位皇帝的珠玉在前,宋真宗要想做出一番成就,所要付出的努力也得更多,这无形中给他造成更大的压力。

宋真宗并不是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但这并不妨碍他做雄才大略皇帝的美梦。宋太祖、宋太宗一直孜孜致力于谋求太平盛世,宋太宗的一个年号甚至就叫“太平兴国”。但无论太祖、太宗朝,都未能实现真正的太平状态。北方的契丹辽国虎视眈眈,宋、辽之间战争摩擦不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西方的党项人在太宗朝逐渐成为严重的边患,至宋太宗去世也未能解决。宋朝的统治虽然稳定下来,但社会经济等还处于恢复之中。可以说,太祖、太宗朝都处于新王朝建立初期的草创阶段,宋朝还未处于稳定的发展时期。

1004年,党项首领李继迁的意外身死,使得西夏的发展势头暂时受挫,继任首领李德明不得不向宋朝求和;1005年的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多年紧张的对峙状态。在北方、西方两个最大的外部威胁暂时得到“解决”后,宋真宗觉得肩头重担一下子轻松了很多。而此时的宋朝,在经历了两朝的积累,以及一班朝臣的不懈努力下,经济得到了恢复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国库中积攒了大量的财富。这给了宋真宗一种极大的满足感。此时,他可以有多种选择,一种是继续兢兢业业地努力治国,做一个受人称道的守成之君。另一种是放纵自我,借机享乐,满足个人私欲,但可能因此遭到臣僚的反对,死后遭后人唾骂为昏君。但因为与辽、党项开战,实现开疆拓土已经成为不被当时北宋君臣认可的选项,摆在真宗面前的其实基本上就剩下励精图治这一选择,去做一个规规矩矩的守成之君。

宋真宗不甘于日复一日治国的平淡,但他又缺乏开疆拓土的雄才大略,于是宋真宗选择了一条能够让自己青史留名的捷径,通过人造祥瑞,营造一种太平盛世的假象,既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又能提高自己的形象,并在后世中留下不错的正面评价。于是,从大中祥符元年(1008)开始,宋真宗在一众臣僚的配合下,精心导演了一场天书降临的闹剧,开启了泰山封禅、祭祀后土、始祖降临等一系列祥瑞之事,给自己的统治不断涂抹上一层层神秘的色彩。

宋真宗大肆营造太平盛世的做法,将宋朝引到了一条歧路上:宋真宗的天书封禅活动带坏了政治风气,为了迎合宋真宗,朝野上下竞相进呈祥瑞,一批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徒借着推动这些活动在政坛扶摇直上,官员之间为了权力争斗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为宋朝之后的党争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大量财政支出用于修建精美的宫室、迎奉天书的盛大仪式耗费上。经过宋真宗多年的折腾,宋朝开国数十年间,通过消灭五代各割据政权搜刮来的大量财富几乎被消耗殆尽。

此外,宋真宗朝虽然与辽、西夏暂时媾和,但这种和平局面并不稳定。等到宋真宗驾崩,留给其子宋仁宗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国内冗官、冗兵、冗费的情况非常严重。国外,恢复实力的党项人蠢蠢欲动,不断骚扰北宋西部边界,并最终在赵元昊时发难,拉开了持续数年的宋夏战争。这场战争暴露了宋朝的军事虚弱,虽然宋朝耗费了巨额的军费,数十万军队和人数更多的后勤保障人员常年驻扎在西方战场,但换来的只是一场又一场的军事失利,不断损兵折将,最后不得不采用金钱收买的方式,暂时换得与西夏的媾和。而北方的辽朝,利用宋、夏战争的机会,趁机对宋朝施压,提高了岁币数额。

所有这一切,都源自宋真宗的天书封禅。为了满足他的虚荣心,他将刚刚走上正轨的宋朝带偏了前进的方向,给宋朝后世开启了许多恶劣的先例。


展开
目录

总 序 / 001

引 子 / 001


第一章

继体之君 / 004

一、幸运皇子 / 004

二、惊险登基 / 012

三、稳定政局 / 028

四、励精图治 / 034


第二章

西北和议 / 041

一、北伐失利 / 041

二、安抚党项 / 051



三、亲征应敌 / 062

四、澶渊之盟 / 068


第三章

泰山封禅 / 084

一、天书降临 / 085

二、封禅大典 / 101

三、祭奠孔子 / 134


第四章

推崇道教 / 145

一、西祀汾阴 / 145

二、崇奉五岳 / 157

三、圣祖降临 / 161

四、拜谒老子 / 172

五、大造宫观 / 177







第五章

朝政跌宕 / 190

一、直臣辅政 / 191

二、“五鬼”受宠 / 208

三、党争激烈 / 225


尾 声 / 229

后 记 / 24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