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给忙碌者的极简管理学
0.00     定价 ¥ 56.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20126161
  • 作      者:
    (英)穆瑞澜(Alan Murray)著
  • 出 版 社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
收藏
编辑推荐

¡ “不问聪明人,要问过来人”,百位CEO告诉你何为“好的管理”

¡ 《华尔街日报》提纯的经验和智慧,用“活生生”的案例教你“用得着”的管理学

¡ 每一个管理难题都对应一个大师级的解决方案,萃取全球 120 年管理思想及实践,按管理模块分类整理,随查随用

¡ 《财富》总裁穆瑞澜 心血力作


展开
内容介绍

管理是一门学问,日常工作上的管理问题,大多早已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法。

然而,职场上的管理者往往不是管理专业出身,并不熟知管理思想和方法。忙碌而非专业的他们,需要一些最佳管理理论的简明指导,《给忙碌者的极简管理学》恰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穆瑞澜可以说是写作本书的不二之选。他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副总编,写作的文章屡获大奖,商业评论专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管理学更是如数家珍。

本书就是穆瑞澜从不计其数的管理思想中萃取的精华,并加以总结,形成了一套简单、清晰而实用的方法。忙碌的管理新手完全可以从中迅速找到准确的管理方法,专业地解决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管理学

作为一名管理者,有时候会为怎样激励员工而感到焦虑。这种激励者的角色所带来的压力,会让你比真实的你在同样情况下更加乐观。我认为最好还是要实事求是。

当我加入柯达时,我们的胶卷工厂遍布世界,但其中很多都将关门大吉。我去了很多这样的地方,每次在自我介绍之前,我会问大家:“如果谁家里有数码相机,劳驾请站起来。”这时候会有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人站起来。之后,我才会告诉大家:“我是安东尼奥·佩雷斯,是你们的新任管理者。很明显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

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买胶卷了,谁还会买呢?”

— 安东尼奥·佩雷斯(Antonio Perez)

柯达公司前首席执行官

摘自《华尔街日报》“领导力课堂” 系列视频访谈

 

 

 

什么是“管理者”?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管理者,就是组织一群人去实现一个目标的人。这一角色,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已存在。而随着人类社会日趋复杂,管理者的工作也愈加不可或缺。

事实上,如果没有管理者,人类的生活状态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虽然人类社会的众多伟大创新都源自天才的个体,但将它们转化成为惠及普罗大众的产品和服务,却有赖于“管理学”发挥作用。

没有“管理学”,人类社会或许还停留在石器时代。

作为一门理论学科,“管理学”还相对年轻。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一般被认为是管理学研究的奠基人。在其 1911 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一书中,他将“管理者”描述为“组织者”:他们负责安排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他们的全部任务就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在工人获得他们最想要的“高工资”的同时,让工厂主们得到最想要的“低人工成本”。对他来说,“管理学研究”就是手持秒表站在一个车间中,记录工人每个动作所用时间,然后设计出一套方法,消除所有“错误动作、缓慢动作和无效动作”。而之后追随他的数代管理者,目标也始终如一:优化工厂和车间的工作组织,使同等数量的工人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出更多产品。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工作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彼得·德鲁克第一个清晰地描述了这一变化。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年轻时学习过经济学,做过多年记者。在研究过程中,他顿悟般地认识到:“经济学家的兴趣所在是商品的运行,而我则对人的行为更加着迷。”因为人的行为方式与商品的运行机制完全不同,所以不管是经济学理论,还是管理学理论,如果将人视作大型工业机器中可以等量替代的投入单元,那么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就存在缺陷。

这一“顿悟”,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基础。

1959 年,德鲁克第一次使用了“知识工人”一词,代指那些主要工作内容涉及信息和知识应用的劳动者,用以与体力劳动者相区分。“知识工人”对于企业的贡献值是不能用秒表和考勤卡衡量的。

任何程度的监督都无法催生和控制这一贡献值,而基于劳动时间的报酬也不能对“知识工人”起到激励作用。

根据泰勒的理论,管理有四个要素:计划、组织、指导、监控。而根据德鲁克的理论,激励有才能的“知识工人”做到最好成为更大的挑战。他将管理者的工作分成五个部分:设立目标 — 管理者负责制定一个团队的总体目标,为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设立各自的小目标;并确定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做什么工作。

组织 — 管理者要将整体工作划分成可以实现的子任务,并决定各个部分由谁来负责。

激励和沟通 — 管理者应将个体团结成为一个集体,使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无间合作,共同努力。

考评 — 管理者应设立考核指标和考评标准,并认定员工是否完成了指标。

最后一条是,管理者要培养人。根据德鲁克的理论,人不是可以互换的零件;他们都是独特的个体,为使组织达到最佳状态,必须对每个人进行培训和开发。

德鲁克对于员工激励的深刻见解,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本书中最重要的核心理论:在当下这个时代,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善于领导他人。

德鲁克从他的观察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你不是在‘管理’人。管理工作实际是在引领或者说是领导他人。”管理者必须学会激励他人。只向员工发号施令是不够的,管理者必须给予下属更多的东西 — 他得给他们以目标。

这段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在其 1989 年出版的著作《成为领导者》(On Becoming A Leader)中,就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列出了一个长长的单子。其中包括:

Ø 管理者执行,领导者革新;

Ø 管理者关注体系和结构,领导者关注人本身;

Ø 管理者依赖于控制,领导者激发互信;

Ø 管理者短视,领导者前瞻;

Ø 管理者问“怎么办”和“何时”,领导者问“是什么”和“为什么”;

Ø 管理者关注底线,领导者的目光投向地平线;

Ø 管理者模仿,领导者原创;

Ø 管理者接受现状,领导者挑战现状;

Ø 管理者是一个经典的好士兵,领导者永远是他自己;

Ø 管理者将事情做对,领导者做对的事。

 

现代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 以及成为一个现代管理者变成一个挑战的原因 — 就是你必须承担上面提到的所有责任。组织如果想要达到最佳状态,管理者就得既是管理者又要是革新者;既要关注体系和结构,也要关注员工本身;既要实施控制,又要培育互信;既要关注短期目标,也要关注长远发展。在当今时代,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要准备好去问以下四个问题:“如何做”“何时”“何物”和“为何做”。你不仅要低头关注底线,还要眺望远方的地平线。你会被大家期待,不仅要服从指导,还要在需要的时候对现实发起挑战。不仅将事情做好是你的责任,还要保证你和你的组织正在做正确的事情。这真是一项可怕的任务。但本书将会告诉你,这些都是必要的。缺乏领导力的管理行为,必然会导致失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