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界被他所震颤
罗马历史因他而改写
阿提拉与罗马皇帝的智力博弈
匈人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命运对决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横扫世界的游牧民族首领、蒙古帝国缔造者成吉思汗,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上帝之鞭”之名并不是成吉思汗所独有的,罗马帝国时期同样有一位几乎改变了欧洲历史、至今令西方人畏惧的游牧民族首领——“上帝之鞭”阿提拉。
可以与成吉思汗比肩,阿提拉的历史地位不言而喻,但相比成吉思汗,阿提拉的传奇人生并不为世人所熟知,徒留残暴的名声。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夫•凯利一直致力于研究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在研究和梳理古籍文献、考古成果以及*新的学术著作的基础上,写就了《匈人王阿提拉与罗马帝国的覆灭》,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危险而精明的国际政治玩家,更探究了罗马帝国覆灭的真正原因。
《匈人王阿提拉与罗马帝国的覆灭》的几大看点:
一、快速了解罗马帝国晚期历史的最佳读本。
如果有读者不想面对一串串枯燥的日期、历史人名和历史名词,又想全面了解某段历史,那读历史故事吧。读懂了《匈人王阿提拉与罗马帝国的覆灭》中的三个故事:一个未遂的暗杀计划、一桩荒唐的婚约、一段与奸诈的罗马将军的友谊,不仅会重新认识 “野蛮人”阿提拉,也会对罗马帝国覆灭的原因有一个全新认识,绝非蛮族入侵如此简单。
作者文笔娴熟,有极强的文字驾驭能力,生动的历史叙事中潜藏着高度的学术张力,以故事来串起罗马后期的历史,好读,好看。
二、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和耳目一新的观点。
通过史学家普利斯库斯讲述自己随同出使匈人帝国,面见阿提拉,和阿提拉一起宴饮,见证了匈人贵族生活富足,穿戴华丽,饮食讲究,喜好香料,宴饮时的会吟诵诗歌,家里还有罗马式的浴室……这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想象,匈人的生活完全不逊色罗马贵族的。与之相比,生活奢靡、争权夺利、道德败坏的罗马人似乎更像野蛮人。正是这样一些对比性的细节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引得人们去探究历史真相。
作者凯利在书中厘清了很多历史争议,比如蒙古的匈奴是欧洲匈人的祖先吗?“野蛮人”是两条腿的野兽,他们没有城市和宗教,也没有教育和文化,长相丑陋,从不洗澡,服饰怪异?匈人不需要火,也不吃煮熟的食物,常年居无定所?匈人为何不一鼓作气攻占罗马?匈人为何与罗马时战时和?等等,《匈人王阿提拉与罗马帝国的覆灭》中皆有阐述分析。
三、再现了阿提拉的传奇人生。
看过199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的黑色喜剧《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顿之死》(脱胎《哈姆雷特》故事)的读者,一定能读得懂“未遂的暗杀计划”的关窍。阿提拉就像猫捉老鼠那般戏弄着罗国帝国的皇帝、宫廷权臣和使者,他用上帝视角、利用罗马人的傲慢驱使着罗马人慢慢走进他的陷阱。阿提拉还会用宗教信仰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牧人的故事和失而复得的神剑使阿提拉肯定,他就是上天属意之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能登上王位绝非偶然,用宗教宣扬统治的合法性方面,阿提拉不输君士坦丁、狄奥多西二世。
寥寥几笔,几个故事,借助他人之口,阿提拉巧妙地利用罗马帝国的弱点,为自己争取*大利益的“危险而精明的国际政治玩家”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这不仅是一部阿提拉的传记,也是对罗马帝国、对人类历史的反思。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历史将不断修正我们的假设,破除傲慢与偏见,促使我们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历史。
多变的性格、残暴的名声、离奇的经历和神秘的死亡。一生只活了四十七年,却令当时*强盛的东、西罗马帝国臣服在自己的铁骑之下。令欧洲闻声丧胆的“上帝之鞭”阿提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在本书中,我们将循着阿提拉及匈人的足迹,从哈萨克斯坦干草原到匈牙利大平原,从君士坦丁堡的宫廷到法国香槟省的富饶地带,通过一个未遂的暗杀计划、一桩荒唐的婚约、一段与奸诈的罗马将军的友谊,看这位“危险而精明的国际政治玩家”如何巧妙地利用罗马帝国的弱点,创建了横跨欧亚的匈人帝国,重构了欧洲格局,进而影响了世界。
通过阅读罗马帝国与蛮族冲突、斗争的故事,我们得以再次反思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阿提拉留给我们的思考远不止于此。
致谢/6
序言:匈人阿提拉的丧宴/8
第一部 阿提拉出现之前的罗马帝国
第一章 第一次交锋 /14
第二章 邪恶的轴心势力 /26
第三章 落后的干草原 /37
第四章 罗马人和野蛮人 /48
第五章 西罗马的让步 /61
第二部匈人和罗马人
第六章 双城记 /74
第七章 三线作战 /83
第八章 并肩作战的两兄弟 /91
第九章 为保卫罗马而战 /102
第十章 震慑与敬畏 /115
第十一章 野蛮人来了 /126
第十二章 和平的代价 /136
第三部 与阿提拉共进晚餐
第十三章 艰巨的外交使命 /146
第十四章 近距离交锋 /158
第十五章 与敌人共进晚餐 /169
第十六章 史学家的洞见 /182
第十七章 真相与胆量 /193
第十八章 游戏的终结 /200
第四部 帝国的陨落
第十九章 情感与理智 /210
第二十章 阿提拉的新娘 /218
第二十一章 表明立场 /226
第二十二章 战争的乌云 /235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撤退 /247
第二十四章 尾声 /259
后记:历史赋予阿提拉的赞誉/272
拓展阅读/284 年代表和地图/318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1、匈人王阿提拉,是嗜血的野蛮之徒还是思想深刻的帝国缔造者,克里斯托夫·凯利的叙述让我们对这位曾经让强大的罗马帝国闻风丧胆的匈人首领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布赖恩.沃德.珀金斯(Bryan Ward-Perkins),《罗马的衰落和文明的终结》作者
2、过去的一千五百年里,在西方人的想象中,匈人王阿提拉一直都是恐怖的野蛮人。克里斯托夫.凯利在研究和梳理古籍文献、考古成果以及*新的学术著作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危险而精明的国际政治玩家形象。
——马克.汉普弗里斯(Mark Humphries),英国斯旺西大学古代历史学教授
3、克里斯托夫.凯利对古代的权力游戏有着深刻独到的见地。他目光敏锐,富有同情心,他不仅关注拜占庭的宦官和游牧部族的军事首领,还留意到更多的受害者。在叙述中,他操控着出访匈人部落的那两位倒霉的罗马使节的命运,让他们经历着犹如电影《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顿之死》一般难以预料的灾难时刻。
——尼尔.;麦克莱恩(Neil McLynn),牛津大学古典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