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家许倬云,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中国王朝更迭,以生生态系统为视野探寻人类文明出路。
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其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学养,从系统论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古今中外大国霸业的成败兴废之道。中国史部分,从秦汉帝国开始,提纲挈领地分析了中国历代王朝组织架构的分散聚合对其存续的影响,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一幅中国历史大脉络;世界史方面,则重点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成败因缘,并由此而下将其与近代列强如荷兰、大英帝国等比较异同,最后反思了今日美国基督教精神丧失的问题。
本书既是对中国历史上各大王朝形成、兴旺、僵化、消亡这一代谢过程的分析。书中分为“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帝国兴衰”三篇。不同于以往通史图书将历史归纳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许倬云先生更重视考察每一个朝代社会机构的构成方式、运行效率、基层反馈等,从更加新颖的“生态系统”角度理解各大朝代的兴衰往复。对比中国历代王朝的运行方式,作者还简要讨论了西方罗马帝国为首的大帝国政治组织形式,在对比中更能彰显双方的差别和优劣之处。
自序
上篇 古代中国
第一章 王朝的盛衰周期
第二章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崩溃
第三章 征服王朝与胡汉双轨制
第四章 无效率的宋代
第五章 辽金元:没有管理体系的征服王朝
第六章 明清:最专制的中枢神经
中篇 近代中国
第七章 革命前的中国
第八章 边缘人的辛亥革命
第九章 从革命到北伐:中国向何处去
第十章 黄金十年,流泪十年
第十一章 八年抗战,为国格而战
下篇 帝国兴衰
第十二章 罗马帝国为什么崩溃
第十三章 帝国的精神理念
第十四章 帝国的制度系统
第十五章 罗马帝国与西班牙、英国之比较
第十六章 今日美国与中国该往何处去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在许先生这种大历史著作中感受最深的,就是那种“截断众流”的大判断。——学者 葛兆光
这位世纪老人的警世恒言,处处散发着思想的辉光和对人类文明的终极关怀。——学者 许宏
许先生是个大学问家,他的思想和他对中国文化的分析,对小波有深刻影响。当年小波获得《联合报》文学奖,也是出于许先生的推荐。——李银河(学者)
许先生是有大智慧的学者,他本人就是一本让人读不够、读不完的书。——经济学家、学者 张维迎
对我而言,许倬云先生是通向一个一个更广阔世界的桥梁。很少有人如他,自由穿梭于不同的文化与时空。他的深厚与天真,皆令人动容。——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