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通往权力之路
0.00     定价 ¥ 79.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183208
  • 作      者:
    (美)吴秀良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
收藏
编辑推荐
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故事。作者没有选择以胜利者胤禛的视角叙述这一故事,而是将笔墨多泼在康熙及失败者胤礽上。本书是最早论证雍正帝合法继位的著作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吴秀良,美国波士顿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曾就职于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清华学报》《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通报》《美国历史学会季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接班人的选择是帝制时代皇帝重要的政治决策之一。其不仅关乎国家的前进方向,背后更包含着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本书讲述的是康熙(1661—1722年在位)和他一众有望继承皇位的儿子之间的故事,尤其着意描写的是胤礽的两立两废。作者选择以父亲的视角写作这个故事。康熙是心理复杂、自我矛盾的人物,因此这一悲剧就成为令人极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展开
精彩书摘
  《启微·通往权力之路:康熙和他的继承人》:
  康熙父子之间关于服饰颜色及拜褥设于奉先殿门槛内外的争议,绝非无足轻重的小事。这反映了皇帝与太子间正在酝酿的一个重大问题,即皇位继承及其时间的选择。当时,可供胤礽选择的继位途径有两条,劝说君父让位,此其一,其二便是强夺皇位。而在康熙看来,问题还不在于皇权本身,而在于他自己和儿子双方的孝行问题,也就是说他是否已经实现了向祖母许下的“唯愿天下治安”的诺言。另外,胤礽是否够格承受皇位,而让位后是否会孝敬自己?康熙确实认真考虑让位的可能性,因而他决定让胤扔代他处理国政,以考察这个年轻人的治国能力。
  倘若康熙像索额图那样专注于权力的话,他当然不会考虑索额图最初提出的让位建议。现在,康熙考虑到让位的可能,并打算从其他方面得到补偿。这可从他引为楷模的皇帝形象中看出来。
  南宋(1127-1279)的高宗(1127-1162年在位)与其继承人孝宗(1162-1189年在位)之间的关系,便是康熙思慕的父子关系的典型。考察一下这一关系,就可明白作为清王朝的皇帝,康熙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对继承人的期望。
  宋朝的情况与清朝早期类似,宋朝感到自身安全的最大威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不过,在宋高宗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是满人的祖先女真族。他们在中国的北方建立了金朝。1126-1127年,女真人占领宋朝京城洛阳,将徽宗皇帝(1101-1126年在位)及大部分朝臣虏走。徽宗的九皇子逃过长江,定临安(今杭州)为都城。他便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高宗。他跟他那位只醉心于绘画而不善治理国家的君父不同,他稳固了南宋的疆土,并加强了南宋与金朝对抗的地位。在官方史书中他被誉为宋朝的“中兴之主”。高宗当政三十二年后,决定让位给太子(他无子嗣,太子是他过继的侄子)。但是太子先是拒绝继位,后因高宗执意坚持,才勉强遵命。高宗退位后,孝宗对他竭尽忠孝,从而成为皇帝尽孝的典型。
  康熙曾在四十七年(1708)说:“(朕)尝慕宋孝宗之孝养高宗,语允礽日,将以政事付汝,朕当择居水土佳处,时闻汝之令名,以优游养性。”
  这一段话足以证明康熙确实与太子谈到让位问题。不过,在把政权交给胤礽之前,康熙需要完成他的未竟事业,即彻底征服在厄鲁特部落首领噶尔丹统率下的漠西蒙古。
  康熙二十九年,噶尔丹败在康熙的同父异母兄弟裕亲王福全手下后,一种不稳定的和平局面形成了。自然,康熙怀疑噶尔丹的求和诚意。为得到祖母的眷佑,他在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间数次拜谒祖母的陵寝。之后,他果然梦见祖母。祖母说,此番出兵,一定可以大获全胜。康熙遂决定再次讨伐噶尔丹。
  清军分三路出击。中路为主力,由康熙率领,从北京直逼克鲁伦河,据报噶尔丹在那里安营扎寨;西路由大将军费扬古(他是顺治爱妃董鄂氏的兄弟)率领,从宁夏出击;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任统帅,向西挺进。西路大军尤为重要,因为康熙的战略是用中路和东路大军逼使敌人西窜,而后三路大军夹击加以歼灭。
  这给康熙提供了一个考察太子治国能力的大好机会:他命胤初听理国政,留守北京。为便于父子的共同统治,在呈递奏章和决策程序方面都做了一些改动。此前,不论康熙身居何处,所有的奏章必须送交他处理。现在,来自京城的奏章则全部交由太子审批,如事关重大,可先由朝臣审议。大将军费扬古的奏章也须分别送交皇帝和太子。
  康熙统率的担任主攻的部队是清朝素质最好的军队。他命其同父异母兄弟福全、常宁及几个皇子在其直接指挥下统领军队的主要力量。在征战期间,康熙在前方和京城平衡了索额图党和明珠党的势力。在前方,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和内大臣明珠各督一军,同任皇帝的心腹顾问。在京城,太子则由明珠党的礼部尚书佛伦和户部尚书马齐共同协助。
  ……
展开
目录
序幕1
第一部分笃遵孝道
1祖母15
2第一位皇后26
第二部分殷切期望
3继承人37
4南方文人48
5冲突的迹象65
6代理国务73
第三部分冥顽不化
7不祥之兆85
8南方的诱惑104
9觊觎皇权者132
10废黜太子140
第四部分迟疑不决
11胤禩党153
12储君复立165
13终身监禁183
14新的竞争者195
第五部分临终决断
15新皇帝223
尾声230
附录232
参考文献238
索引257
译后记28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