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丹心谱,毋忘国耻话当年。
历史有无数的起点,也有无数的结点。有起点有结点这才叫一段历史,今天我们庆祝抗战胜利,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结点,而九一八事变就是这段历史的起点。
80多年前,一位叫张寒晖的音乐家,创作了一首凝聚着民族血泪的歌曲,叫《松花江上》。这悲愤交加的歌声从东北传到关内,传到西安,一直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强烈震撼着中华儿女的心灵。中国人永远记住一个耻辱的日子——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夜里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一个叫河本末守的中尉带领几名部下,贼头贼脑地来到距离东北军北大营800米处的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按照事先的计划,引爆了一小包炸药,“轰”的一声,炸毁了一小段单根铁轨,又搬过来不知道从哪弄来的三具尸体,穿上中国军队的服装,摆在爆炸点上,用来诬赖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为什么他们就炸一小段单根铁轨呢?因为小鬼子精于算计,南满铁路是他们的,炸多了还得花钱修复,反正是嫁祸于人,炸毁一小段既能达到目的,又不影响火车运行。也就在爆炸发生不一会儿的工夫,一辆火车由北向南呼啸而来,“呜——”火车行进到柳条湖路段,只听“哐当”一声,火车一侧歪,倒没影响继续行进,开火车的司机心里琢磨,这块儿路轨怎么了?探出头来一看,只听“轰隆——哐!”炮弹爆炸了,再看北大营方向火光冲天。司机说:“妈呀!打起来了!快跑吧!”关东军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0多年了,中国人还觉得心里像堵了一块砖头一样窝囊,无数个为什么,困扰在人们的心头。
比如:“九一八”这天到底发生了哪些事?谁下达了“不抵抗”命令?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
再如: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军有多少兵力?日本关东军在东北有多少人马?为什么东北四省,辽吉黑加热河,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全部沦陷了呢?
还有,在东北沦陷过程中,是谁打响了抗战第一枪?是黄显声,还是马占山,或是北大营官兵?这个事今天说起来不太容易解决,因为历史上记载的各有各的道理。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九一八事变发生当晚,攻击北大营的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川岛第三中队,只有300多兵力,加上第二天凌晨赶来增援的关东军,也不到800人。而东北军驻北大营的第七旅有三个团,加上旅部直属的骑兵连、炮兵连、通讯连、特务连,总计不到1万也有8000。为什么几个小时的工夫就溃败了呢?是实力不够,打不过日本人吗?肯定不是。那么为什么中国军人面对敌人的进攻,要把武器放回到库房里,不许还手,有的战士躺在床上,让鬼子兵用刺刀活活捅死?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军拥有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还有空军5个航空队,总兵力是38万,加上宪兵、警察和地方武装多达40余万。1930年,张学良率兵10万入关去参加中原大战,帮着蒋介石去打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军阀组成的讨蒋联军。1931年7月又调去8万人入关,这样,东北军在关内有18万,东北还有20万左右的兵力。那么驻扎在整个东北南满铁路沿线的关东军守备队的兵力,总共就2万多一点。10:1的比例,就算是东北军装备差、战斗力不强,也不至于在几个小时内就牺牲了290多名官兵,丢失了营盘,奉天城在不到一天的工夫就屈辱地沦陷了。
据日方有关资料记载,关东军于9月19日下午3点占领了整个奉天城,缴获东北军飞机262架、各种炮3091门、坦克26辆、枪支12万余支、汽车300多辆,各种物资和现大洋无数,还有当时中国最大的东北兵工厂,每天产量可以装备一个营,也一并落入敌手。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怎么能不为之愤慨呢!窝心、闹心、痛心!据说,北大营守军第七旅旅长王以哲逃到锦州时,竟然失声痛哭,连说:“惨不惨啊!惨不惨啊!为什么不许我们抵抗啊?”
为什么不许抵抗?是不是蒋介石和张学良认为中国军队打不过日本鬼子?也有这种可能,国民党向来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耗子扛枪——窝里横。不敢跟侵略者抗衡。
那么1931年前后,日本国内的情况如何呢?
P3-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