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针对读者对象的年龄特点,选取了17个接近孩子生活、能引发孩子探索兴趣的主题,如:卡通布口罩为什么能防病毒?怎么样让煤炭由“黑”变“白”?什么东西能吃能穿还能盖房子?等等。这17个问题接近孩子生活,有助于激发小读者对科学的兴趣,关注科技的发展。
2.全书17章从贴近小读者生活的角度出发提出问题,先用问题形式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再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讲出科学知识,能引起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本书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知识,大量运用比喻、类比等方式,加入大量手绘插图、示意图辅助讲解,营造出轻松、愉悦、浓厚的科学氛围,能更好地帮孩子理解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是非常优秀的少儿科普读物。
4. 全书非常生动地展现出了我国在化工领域取得的科研成绩,尤为突出地展示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化工领域的科技发展亮点与实力,展示出了中国科技的力量。
5. 本书描写了我国多位科学家在科技攻关、科学创新中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中国科学家甘于奉献、为国雪耻、立志报国、科技兴国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锲而不舍、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以及高瞻远瞩、敢为人先、勇于突破、自主创新的科研精神,显示出榜样的力量,激励读者从小学做人、从小学立志、从小学创造。
6.本书由金涌院士主笔,具体撰稿的作者团队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和教师,保证了全书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准确性、前沿性。
错杂的管道,高耸的烟囱,巨大的厂房,刺激的气味……
提及化工厂时,这些景象总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那你是否想过可以建一座安全又环保的迷你化工厂呢?
比如能装进口袋里的迷你化工厂,是不是超级酷?
其实,科学家们已经在努力打造一个“袖珍王国”——微化工。
什么是微化工呢?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微”和“化工”两个方面。
微,就是极细、极小。
化工,也叫化学工程,就是把化学家在实验室的烧杯试管里合成新物质的各种奇妙反应“搬个家”,在工厂的机器和设备中实现。
从橡皮、铅笔,到橡胶、汽油;从口罩、防护衣,到航天用的材料,等等,甚至人们畅想能登上月球的“天梯”,都是化工产品。可以说,不论衣、食、住、行,还是高科技产品,都有化学工程的影子。真可谓“处处皆化工”。
能把化工厂装进口袋里吗?
能将气体二氧化碳变成面包吗?
一根细细的纤维能做天梯吗?
什么东西能吃能穿还能盖房子?
为什么海水不能直接喝?
塑料袋能化为水和气体吗?
人能开“喝酒”的汽车吗?
怎样让煤炭由“黑”变“白”?
卡通布口罩能防病毒吗?
有没有不用洗的衣服?
有没有智慧化工厂?
除了液态、固态和气态,水还能变成什么“样子”呢?
汽油是“汽”还是“油”?
为什么催化剂能点“石”成“金”?
给农作物吃点啥,就会让粮食产量翻倍?
电也能像钱一样存“银行”吗?
你见过在路上跑的化工厂吗?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