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赞美闲散
0.00     定价 ¥ 54.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72616471
  • 作      者:
    (英)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
  • 出版日期:
    2024
收藏
编辑推荐

◎哲学大师罗素写给大众的“躺平”哲学
•“拼命工作是奴隶的道德,现代社会不需要奴隶制”
•“每天工作4小时,也许这样更好啊!”
•“将工作视为美德的信念,已经对现代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破坏”
◎诺贝尔文学家得主经典作品首次译介
•经典著作,国外再版多次,豆瓣9.0分,首本中译
•爱因斯坦、王小波挚爱的作者
◎一份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的急救包
•教育、爱情、犬儒主义、社会同质化……你人生中的绝大多数困惑,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每一页都会引发争论和思考”,金句无数,对当代人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
◎尤里卡文库系列新书,豆瓣高分,小红书爆款,樊登读书推荐。
•严选影响人类生活的哲学、心理学经典名著
•平装小开本,方便携带;瑞典轻型纸内页,舒朗版式
•豆瓣高分图书,已出书目每本都在8分以上!

展开
作者简介

[英]伯特兰·罗素(1872-1970)
Bertrand Russell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二十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幸福之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的一部随笔集,分为工作、教育、爱情、社会、文明五个部分,展现了罗素对个人和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及其广博的学识。罗素强烈反对现代社会人们的超负荷工作,他认为,人类要过上幸福生活并实现全部潜能,不是通过更努力或更聪明地工作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利用闲暇的非凡力量。在本书中,他还为“无用的”知识作激烈的辩护,他推崇冷静思考和自由探究的美德,认为传统的财富积累是一种文化和道德贫困。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30年代,距今已快一百年,但对当今的读者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爱因斯坦

罗素的思考以其清醒、开明和对常识的坚守而独树一帜。
——A.C.格雷林

没有任何哲学家对二十世纪的理智生活给予了比罗素所给予的更加有益的影响。
——M.怀特


这本书充满了丰富的、发人深省的思想。
——《卫报》

每一页都会引发争论和思考。
——《星期日泰晤士报》

一如既往地聪明、发人深省、清醒。
——《听众》杂志
展开
精彩书摘
赞美闲散

同我这代大多数人一样,我也是听着“撒旦差闲汉,欲把坏事干”这样的谚语长大的。作为品行端正的好孩子,我对这类教诲深信不疑,并以此约束自我,努力工作至今。不过,虽然这种道德标准一直左右着我的行动,我的观点却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看来,当今世界,人们已经工作得过于辛苦,劳动即美德的信念,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现代工业化国家需要弘扬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新理念。大家都听说过那不勒斯旅行者的故事:旅行者看到十二个乞丐躺在地上晒太阳(故事发生在墨索里尼时代前),说会赏给最懒的那个一里拉。十一个乞丐都跳起来说该给自己,于是旅行者将钱给了第十二个乞丐。显然,旅行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不过,对于享受不到地中海阳光的国家来说,想要真正做到闲散可谓难上加难,需要大规模的公共宣传加以引导。我希望,基督教青年会的领袖们读到下面的文字,能够发起一场运动,鼓励优秀的年轻人学会闲散,如此我便也没有白活于世。
在为慵懒辩护前,我必须先驳斥一个令人难以苟同的观点。一个衣食无忧的人,如果仍想从事某项日常工作,比如教书或打字,人们就会说,他这是在抢别人的面包,是不义之举。如果这一说法成立,我们每个人岂不都该游手好闲,这样大家就都能有面包吃了。持这一观点的人忘了,赚钱通常意味着花钱,花钱就是在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只要此人将收入花掉,他就是在给别人送面包,且数量同他赚钱时从别人嘴里抢到的面包持平。如此看来,攒钱不花的人才是真正的不义。如果像传说中的法国农民那样,把积蓄都藏在袜子里,那肯定无法促进任何就业。不过,如果他将钱拿去投资,事情便又复杂起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常见的一种投资就是借钱给政府。然而,多数文明政府的公共开支,大部分都用来支付过去的战争和筹备未来的战争。考虑到这一事实,将钱借给政府的人,同莎士比亚戏剧中买凶杀人的恶人并无二致。这种节俭的习惯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帮借钱的政府扩充了军备。显然,他还不如花掉,哪怕是花在喝酒赌博上,也比借给政府强。
这时,又有人说,将积蓄投资于工业企业就不一样了。一旦投资的企业成功,生产出有用的东西,这种投资便无可厚非。可惜,以现在的形势,没人敢否认,绝大多数企业都终将走向破产。这意味着,大量劳动力资源,原本可用来生产供人享用的东西,结果却被用来制造机器,机器被生产出来后,又变成毫无用处的闲置品。可见,将积蓄投资于必将破产的企业,简直是害人害己。如果他把钱花在,比如开派对招待朋友上,那不仅他的朋友(我们希望)会收获快乐,那些从他身上赚到钱的人,卖肉的、烤面包的、卖私酒的,也都会收获快乐。可如果他将钱投在(打个比方)修建电车轨道上,但当地居民却压根不想要有轨电车,大量劳动力就被浪费在不会为任何人带来快乐的地方。尽管如此,对于那些因投资失败而穷困潦倒的人,大家还是会将其视为时运不济的受害者;但那些怡然自得地挥金如土、乐善好施的人,却只会被鄙视为不务正业的傻瓜。
以上这些只是铺垫。我要郑重声明的是,将工作视为美德的信念,已经对现代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破坏。想要走上繁荣幸福之路,必须有计划地缩减工作。
首先,什么是工作?工作有两种:要么是改变地面或其附近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要么就是吩咐别人去做。第一种工作辛苦且报酬微薄;第二种工作舒适且报酬丰厚。第二种工作的范围可以无限扩展:既包括发号施令的人,也包括为发出何种号令出谋划策的人。通常,两个有组织的团体会同时提出对立的意见,这就是所谓的政治。这类工作需要的不是有关建议本身的渊博知识,而是如何通过演讲和文字去说服别人,即营销的艺术。
在欧洲还存在第三类人(但美国没有),他们比从事以上两种工作的人更受尊敬。这类人凭借土地所有权收取租金,这样其他人才拥有生存和工作的资格。这些土地所有者无所事事,似乎应该赢得赞美。不幸的是,他们的游手好闲建立在他人的辛劳之上。事实上,站在历史的角度看,正是他们好吃懒做的欲望,促成了人类辛勤工作的信念。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就是别人都以他们为榜样。
从文明之初到工业革命前,一个人的辛劳所得,通常只够勉强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所需,即便妻子同他一样卖力工作,即便孩子稍大一点也会加入劳动。基本所需之外的少量盈余没有给到生产者,而是被武士和神职人员霸占了。遇上饥荒,明明没有任何盈余,武士和神职人员却依旧像平日一样索取,以致无数劳动者贫困交加而死。这一制度在俄国一直延续到一九一七年[ 1917年后,俄国共产党夺走了曾属于武士和神职人员的特权。——若无特殊说明,本书脚注均为译者注],许多东方国家至今仍在沿用。英国虽然已经爆发了工业革命,但拿破仑战争时期这种制度依旧盛行,直到一百年前新的工厂主阶级掌权才画上句号。在美国,这种制度在独立战争后便结束了,但南方除外,在那里,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南北战争。一个如此旷日持久又刚刚终结的制度,自然会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那些理所当然想要工作的愿望,大都源于这一制度,但工业社会前的制度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现代科技使一定限度内的闲暇成为可能。它不再只属于少数特权阶级,而是一种可以在整个社会进行平均分配的权利。拼命工作是奴隶的道德,现代社会不需要奴隶制。
展开
目录
工作
|赞美闲散
拼命工作是奴隶的道德,现代社会不需要奴隶制。
|“无用的”知识
“无用的”知识最重要的优点,是养成人们深度思考的习惯。

教育
|教育与纪律
如何将适当形式的自由同最低限度、必要的道德培养相结合,正是教育家尚需解决的难题。
|斯多葛主义和心理健康
我们必须设法建立某种死亡观,而不是单纯地忽略死亡的存在。
|论年轻人的犬儒主义
只有让知识分子找到能展现他们创造力的事业,才能真正根治犬儒主义。

爱情
|浪漫的爱情
浪漫爱情的本质,是爱人难以拥有却又弥足珍贵。
|爱情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
爱情有其自身的恰当理念和内在的道德准则。

社会
|现代社会的同质性
对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来说,什么是现代性,得由好莱坞说了算。
|建筑与社会问题
只要对利润的渴望还在掌控经济活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妻子的神经就必将继续深受其害。
|现代迈达斯
迷信和神秘对经济大权在握的人帮助巨大。
|法西斯主义的起源
只要非理性占据上风,人类的困境就只能靠偶然来解决。

文明
|西方文明
我们可以将文明定义为:知识和远虑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人与昆虫的较量
只要世上还有战争,任何科学知识便都是双刃剑。
|什么是灵魂?
世界是事件的集合,而非能够长久存在且具有变化属性的物体的集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