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藏在古画里的大明史
0.00     定价 ¥ 6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6836248
  • 作      者:
    于洁著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分为10大主题,趣味故事与硬派知识相结合,讲述了洪武到崇祯权力变局,别样视角读懂明朝历史,有料、有趣、有温度。 内容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揭开大明王朝浮华表象,真实呈现皇权、后妃、宦官、文臣势力角逐下的王朝命运。 本书配有390余幅精美插图,四色印刷,读《永乐大典》,跟着徐霞客看山川湖海,给大家以极致的美学享受,再现真实的明朝图景。
展开
作者简介
于洁,教育硕士,山东省潍坊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教师。酷爱读书写作,学富思博,曾发表多篇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论文,代表作品《努力做优选的班主任》。
展开
精彩书摘
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朱元璋,这个中国历史上活生生的人物,以他独特的经历书写了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可以说,他就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生活的缩影,关于他的故事,五六百年来有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那么。这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其身世到底如何?他又是如何从落魄不堪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呢?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从中窥得一些真实情景。
朱元璋(1328~1398年),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汉族,元朝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出生于濠州钟离太平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原名重八,后取名朱国瑞。由于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年幼的朱元璋孤苦无依,只好人皇觉寺(位于凤阳城西门外)为小沙弥,图个温饱。但人寺不到两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乡为游方僧,后于至正八年(1348年)又回到皇觉寺。
关于朱元璋为什么去当和尚,也有一些传说和附会。
传说刚刚降生的朱元璋,不知什么原因,一直都不会吃东西。这让父母很是着急,四处求医问药。一天,淳皇(朱元璋的父亲)在求医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相貌奇伟的和尚坐于门侧,并且主动与他打招呼,问他干什么去了。淳皇说:“我新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不会吃饭。”和尚说:“不用着急!到今晚子时,自能进食。”淳皇半信半疑,承诺说要是真如其所说,就把孩子给他做徒弟。到半夜的时候,朱元璋真的会吃东西了。 还有一种传说:朱元璋在婴儿时期经常闹病,家里人为了让孩子好养活,就依当地风俗将孩子舍入寺庙——等孩子长大后就让他入寺当和尚。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早早进入佛门,原因是他的母亲舍不得,事情因此拖延了下来,一直到后来村子里闹起了瘟疫,朱元璋无奈之下才在家乡的皇觉寺拜僧人高彬为师。
回说前话,作为一个游方僧,朱元璋形同乞丐,他身如飘蓬,常常栖身于荒山古寺,靠别人的施舍勉强维持生命。他“南历金、斗,西抵光、息,北至颍州”,走遍了淮西、豫南的山山水水,就这样一下子过了三年多。三年的艰辛生活,让他拓宽了视野,增加了经验,磨砺了在逆境中生存的本领。这时,二十出头的朱元璋怀念家乡,于是又回到了皇觉寺。
在外面游历了三年的朱元璋回到皇觉寺后,开始发奋努力,伴随青灯黄卷,早功晚课,读书诵佛。据《皇朝本纪》上说:“(朱元璋)复入皇觉寺,始知立志勤学。”在这期间,朱元璋除诵读佛经外,也广泛接触了其他各类书籍。
又是三年的寺中生活过去,如果没有意外发生,以朱元璋的聪明勤奋,可能会成为一个精通佛经的高僧,但到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迈出了从和尚到皇帝的第一步。
那么,他是怎样走上这条成功之路的呢?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要活命,不得不揭竿而起。情势发展到了“豪杰振臂一呼,应者四方云集”的地步。这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发动起义,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接着,徐寿辉起于蕲州,芝麻李、彭大、赵均用起于徐州,短短几个月,由于各地纷纷响应,形成了滔天大势。定远土豪郭子兴,原是定远地方的一个地主,由于经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敲诈勒索,积了一肚子怨气,就参加了白莲教。刘福通起义后,郭子兴也约了几个朋友,带了几千年轻人,揭竿而起。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郭子兴攻下了濠州城。后郭子兴自称元帅,据濠州而坚守,号令彰明,元军一时间对他无可奈何。
这时的元朝统治腐败,“将家之子累世承袭,骄奢淫逸,自奉而已”,所以军队毫无战斗力。元朝派来镇压濠州红巾军的军队不敢攻城,就在城外乱抓百姓,在抓到的百姓头上系上块红布就说是乱民,以报功请赏,百姓惶惶不安。
此时的皇觉寺已不是安全之地,和尚们也可能随时被当作“乱民”抓走。就在朱元璋徘徊无计的时候,他接到了友人的一封信。
信是谁写来的呢?原来是小时候一同放过牛的伙伴汤和。当时的汤和在濠州郭子兴麾下做千户,他深知朱元璋的能力,于是劝朱元璋“速从军,共成大业”。朱元璋跑到濠州,投奔郭子兴,郭子兴觉得他相貌奇特,器宇不凡,就把他收了进来,留为亲兵,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
借着这层姻亲的关系,再加上朱元璋作战勇敢、机智过人,不久就被提升为镇守和州(今安徽和县)的总兵。朱元璋还把打仗缴获的物品全部分给部下,受到了士兵的热烈拥护,他的威信迅速提高,甚至引起了他的岳父和两个妻兄的猜疑。但不久后,郭子兴和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战死,朱元璋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领袖。1356年,朱元璋率领将士渡过大江,攻占了东南重镇建康(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
P2-5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两明帝王:是非贤庸成过往
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 002
朱允炆下落之谜 / 012
朱棣为什么要清洗后宫 / 017
明仁宗暴亡背后的隐情 / 021
明宣宗朱瞻基火烧叔父 / 027
明英宗朱祁镇两登帝位 / 032
明代宗朱祁钰因何失帝位 / 036
明宪宗朱见深与万贞儿的恋情 / 040
明孝宗朱祐樘的幼年生活 / 047
好色之君朱厚照 / 052
嘉靖皇帝炼丹中毒 / 060
万历皇帝的“玉盒密约” / 065
明光宗的“红丸案” / 073
喜欢做木匠的明熹宗 / 079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 / 083
南明福王的登基之路 / 087
明绍宗朱聿键壮志未酬 / 090
“海上天子”朱以海的坎坷一生 / 094
第二章  皇后妃嫔:荣辱悲欢空遗恨
大脚马皇后仁慈一生 / 100
永乐皇帝生母之谜 / 105
明宣宗孙皇后生子之谜 / 109
英宗钱皇后哭瞎眼 / 115
方皇后葬身火海 / 118
神宗郑贵妃为何留千古骂名 / 121
李选侍一手制造“移宫案” / 124
力定社稷的张皇后 / 128
周皇后下落如何 / 132
第三章  皇子公主:曲折人生谁与知
宁国公主为何牵衣索夫 / 138
独臂的长平公主 / 142
崇祯的太子哪儿去了 / 146
宁王朱宸濠叛乱始末 / 150
福王朱常洵挖空大明根基 / 154
第四章  将相权臣:忠奸贤佞任人评
刘伯温身死谁手 / 160
于谦因何被冤死 / 164
铁骨为民海青天海瑞 / 168
李善长真的谋反了吗 / 172
况钟病逝苏州百姓痛哭 / 176
戚继光巧摆鸳鸯阵 / 181
严嵩步步高升玄机 / 187
一代贤相杨士奇 / 190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 / 196
潘季驯治服黄河传佳话 / 200
第五章  太监宫女:月缺花飞定自愁
宦官王振专权乱政 / 208
郑和身世之谜 / 211
飞扬跋扈的汪直 / 214
宦官怀恩保护正直大臣 / 218
明熹宗乳母客氏 / 221
魏忠贤留千古骂名 / 225
第六章  政坛风云:日暮途穷成泡影
明朝的特务机构 / 230
郑和下西洋原因揭秘 / 234
土木堡之变暴露明朝弊病 / 238
李自成起义军失败内幕 / 242
李自成兵败后出家了吗 / 247
张献忠藏宝在何处 / 251
一代名妓陈圆圆最终结局 / 254
第七章  奇案冤狱:是非曲直终有报
蓝玉案引发一万五千人被杀 / 260
万历年间“妖书案” / 264
方孝孺被灭十族 / 267
杨继盛含冤而死 / 271
民女荷花为何被冤杀 / 275
明朝后宫三疑案 / 277
袁崇焕蒙受多少奇冤 / 282
第八章  思想文化:很好才思今犹存
顾宪成办东林书院 / 290
解缙凄凉惨死 / 294
李时珍修《本草纲目》 / 297
《水浒传》作者存疑 / 300
《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吗 / 305
徐霞客著成《徐霞客游记》 / 308
明代思想家李贽之死 / 313
《永乐大典》下落之谜 / 316
撩开《金瓶梅》作者的神秘面纱 / 320
第九章  民间轶事:人间闲情竞风流
春节贴对联的来历 / 326
历史上真有张三丰吗 / 331
明朝航天实践者万户 / 334
沈万三有聚宝盆吗 / 337
“风流才子”唐伯虎 / 340
历史上真有潘金莲吗 / 345
桃花扇中见真情的李香君 / 348
第十章  迷踪帝陵:神秘传奇十八陵
朱元璋寻找明祖陵 / 354
明太祖是否葬在孝陵 / 358
朱棣因何建陵北京 / 361
景泰帝为何没有入葬十三陵 / 364
光宗朱常洛如何葬于庆陵 / 369
崇祯被葬思陵 / 37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