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济世秋声李世济
0.00     定价 ¥ 49.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03487965
  • 作      者:
    彭维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济世秋声李世济/政协委员传记丛书》讲述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李世济(1933年5月一2016年5月)传奇的艺术人生。李世济是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同时她思想先进,政治敏锐,主动学习、消化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作为党员艺术家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把政治思想觉悟化入艺术实践,全身心投入到她所热爱的京剧事业当中,为了京剧事业无私付出。李世济从艺70余年,其艺术人生与程派艺术息息相关,与京剧事业血肉相连。她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热爱京剧、为京剧事业不惜奉献的崇高精神。她与唐在炘相伴一生,痴爱京剧,是程派艺术长河中迎风破浪的扬帆人,是程派艺术长河中永恒的灵动浪潮。
展开
精彩书摘
  《济世秋声李世济/政协委员传记丛书》:
  桌底学戏干爹收女幼时生活也曾艰难,但家里对京剧热爱不已,李世济少年不识愁滋味,她满心欢喜地痴迷上了京剧。
  李世济5岁时,姨妈请了唱京剧的老师到家里教戏。李世济很好奇,搬只小板凳坐在小桌底下,抱住桌腿,越听越入迷,跟着偷偷学。身着暗色袍子的老先生拉着胡琴给姨妈说《苏三起解》,姨妈没学会,桌子底下的李世济倒先会了。姨妈在票房有演出,李世济也跟着去各票房演唱,因为年岁小,只能被抱上台去。给她配崇公道的是个8岁的小女孩,本工小花脸,嗓子倒也很冲。最有意思的是,李世济这个小小可人儿下午美美睡了一觉才不慌不忙地参加了晚上的演出,有板有眼地大大方方演完,一字一音丝毫不爽。从此,李世济在票界也得了个“李世济小妹妹”的好名儿,圆嘟嘟的小小孩子拧出水的灵光,甚得人心。
  1945年,李世济12岁,在上海票界算得是有一号的小人物。这一年她遇上了艺术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程砚秋。程砚秋刚到上海时,江苏省银行总经理许伯明请客。许伯明一生从事金融事业,却与京剧密切相关,他曾与冯耿光、李释戡并称为“梅党三巨头”,积极参与了梅兰芳的艺术活动。那天到许家的人很多,也都与程先生相熟。因李世济的父亲李乙尊之父即李世济的祖父曾任安徽省提督,李父本人与政界、商界多有联系,喜好京剧,习唱老旦,与剧界也有渊源。李乙尊带着女儿一同赴宴,程砚秋的一位旧友指着李世济说:“这小姑娘很像你啊,比你亲女儿还像。”在座的宾客们让小小李世济唱了一段,又引得大家纷纷向程砚秋提议:“这小姑娘比你女儿还像你,还会唱戏,你收她做干女儿吧。”本以为的玩笑话,没想到第二天就转成事实。
  出身于书香门第,李世济家里对教育极上心,李家孩子个个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李世济上学很早,学龄很低。上学时母亲每天给她一角钱车费,爱零嘴的小姑娘多数情况用这一角钱换了小小的一包花生米。扎着小辫的李世济,拿着一小包香喷喷的花生米,一粒一粒边吃边走回家。路边的绿树依次排开,笼翠如盖,她仰起头,眯缝着眼,在晴好的日子,看着浓密的树影筛过熠熠跳荡的阳光,跃上发梢,越过脸,漾上棉布的裙角,是个美好的日子!似乎寻常的日子,李世济不知道一位重要的人物正在家中等她,一件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而她“济世”的职业戏剧性地也将因此注定。
  一进家门就见满脸焦急的母亲,急吼吼地朝她喊:“快,快,程四爷来了,从下午3点就一直在等你。”李世济怔怔无语,她又见到了程先生,那位大家都说自己与他很像的程先生。先生穿件深藏蓝大袍子,坐在沙发上。随行的宾客们的目光在她和程先生之间来回逡巡,不胜感慨:“看,世济果然像你呀。”程先生满满地笑意氤氲开来,一如春日明亮温暖的阳光。先生温和地细细地审视着李世济,半晌,轻言轻语地点头:“是,是很像我。”他拉起李世济的手问她的年纪、所在学校、唱什么戏?天生大方大胆的李世济倒是毫不怯场,当场一一作答。客厅的圆桌上摆着几样礼品:一对银碗,两双银筷,一只金镯子。程先生坐在沙发上,说他来之前特意问过他夫人的一位王姓的朋友,朋友告诉他认干女儿要带这些礼物,于是临时去买来了。如程先生所言,他今天是来认干女儿的。母亲叫李世济跪下磕头,小女孩当即扑通一声跪下磕头,懵懵懂懂地站起来,“干爹!干爹!干爹!”在心里连连默念,客厅里言笑晏晏,李世济就在这样爽朗干净的好日子,有了这样一位好干爹。彼时之境,孩子的心未必能预知这位干爹对自己人生和艺术的影响,而从父母们满心的讶意与惊惶却也能稍微地感知认干爹的非比寻常。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世济济世心程韵韵长流
第一篇 世济人生本于戏
弄瓦之喜名目世济
桌底学戏干爹收女
务农随父躬耕受教
事师事父莲荷不染
程门立雪天教愿违
组团下海搭班学艺
玉韫珠藏潜心修艺
挑梁唱戏带团改革

第二篇 程门继承在于新
《锁麟囊》
《梅妃》
《文姬归汉》
《陈三两爬堂》
《六月雪》
《祝英台抗婚》
《玉簪误》
《则天武后》
《祭塔》
《贺后骂殿》
《春闺梦》
《荒山泪》
《牧羊卷》
《玉堂春》
《红鬃烈马》
《龙凤呈祥》
《三娘教子》
《审头刺汤》
《法门寺》
《游龙戏凤》
《刘三姐》
《南方来信》
《蝶恋花·答李淑一》

第三篇 一生成就系于唐
海纳百川艺精于程
高山流水缘定三生
“第一交响”
第四篇 百年树人在于传
“音配像”:留下珍贵资料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
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附录
李世济参与“音配像”工程剧目单
李世济政协提案目录
唐在炘音乐作品曲目单
评论摘选
李世济年表
唐在炘重要艺事年表
参考文献
说明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