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祛湿热毒
0.00     定价 ¥ 2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6969377
  • 作      者:
    封一平编著
  • 出 版 社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祛湿热毒——预防做的好,大病不来找》此书共分为十四章,对湿热的病因、症状、危害,到疾病的治疗等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从专业角度为热爱养生的朋友们提供实用的方法,赶走湿热之邪气,轻松甩掉病痛,从此不再受湿热的困扰,享受健康的幸福生活!

展开
精彩书摘
  [1]湿热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
  湿热是很多疾病产生的根源,尤其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肥甘厚味吃得太多,会伤及脾胃酿生湿热。脾胃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本受到损伤自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也就是说,饮食失节会直接影响脾胃的功能,脾胃功能受到损伤后就会聚湿、生痰、化热,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埋下隐患。
  有个土生土长的北京朋友,一次因为工作原因,到南方待了将近两个月。结果就是这两个月,让他再也不愿意到南方去了,因为湿热让他备受胃痛的折磨。为了工作,他一整天都周旋于应酬场合,喝酒是免不了的,又加上他禁不住南方辣味饮食的诱惑,忍不住总会多吃几口。南方天气原本很潮湿,这对于来自干燥北方地区的他来说,已经有些吃不消,外湿已经渗透到体内,又加上他喝酒、吃辣,导致内热、湿热交结,最终让脾胃吃不消了,烧灼般的胃痛让他在电话中直冲我喊疼。
  由此可见,湿热的生成与外界的气候以及我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预防湿热可以从日常的起居环境、饮食习惯入手。在湿热较重的季节,应尽量避免涉水、淋雨或久居阴暗潮湿之地;日常生活中不要熬夜,避免久坐不动,盛暑莫贪凉、隆冬不过暖;饮食一定要有所节制,不可过食肥甘厚腻,三餐不宜过饱,应戒烟限酒。只要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不会为湿热之邪所犯。
  在此,还要提醒嗜好烟酒的朋友,烟酒都是生热生湿之物,平时“烟不离手,酒不离口”的人,体内多有湿热蕴结。因此,嗜好烟酒的朋友还是尽早戒掉为好。
  ……
展开
目录
〖1〗Part 1
湿热一缠身,百病都入侵
测一测你是否是湿热体质001
你了解湿热吗004
热邪伤津伤心又伤身005
湿热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007
内湿和内热的来源008
暑热天气,致“湿热病”来袭010
久湿生热,祛湿才能防上火011
酷暑时节,防寒除湿很重要013
祛除湿热,女人才最美丽015
五味入五脏,太贪吃会得湿热病016
五色补五脏,吃对食物防内热020
〖1〗Part 2
掌握警示信号,为身体把脉
三种方法,看你是湿还是热023
大便黏腻,湿邪为患024
皮肤发黄,湿邪内蕴的原因025
眼白发黄,湿热导致黄疸026
脱发,湿浊上升侵蚀发根027
体倦乏,湿气瘀滞肌表028
〖1〗Part 3
预防湿热毒,小事要注重
盲目用药可导致湿热伤身029
健康作息,避免肝火缠身031
熬夜伤身,加重身体湿气032
少喝酒,减少湿浊保身体轻松034
少吃鱼和肉,把好“嘴门关”036
合理膳食,清热利湿是择食根本037
少吃零食,避免热邪近身038
心情好,肝脏不受疾病扰040
少吃冷饮,别图一时痛快042
多运动,才能不生湿邪043
勤晒太阳,赶跑湿邪的好方法045
改善居住环境条件,免湿邪伤身046
〖1〗Part 4
养生要做好,身体免受湿热扰
夏季要谨防“空调病”049
四季保健,夏季最重要051
暑气伤人致湿热,避暑祛湿方法多052
秋燥来袭,清热同时要润燥055
冬季穿衣要适当,切忌捂太多057
勤做养生操,湿热不来扰059
理疗肩周炎,缓解颈肩痛062
〖1〗Part 5
中药是个宝,除湿热效果好
除湿常用的中药——茯苓065
败毒除痈疡,连翘是佳选067
胜湿辟秽的良药——藿香069
清热利尿就选车前草071
解表退热效果好——青蒿073
燥湿利水的行家药——白术074
〖1〗Part 6
食材也是药,辅助调养好
冬瓜就是好,清热祛湿它来包077
不可多得的保健菜——茄子079
夏季吃点“苦”,清心又降火081
常吃丝瓜,把湿热阻挡在体外084
味甜多汁又消暑——西瓜085
薏米,清热利湿健脾胃088
赤小豆,祛除湿热之佳品090
养肺祛痰清湿热——荸荠092
安全降压的必需品——芹菜096
祛除体内湿热的好帮手——山药100
〖1〗Part 7
细心护脾胃,去除湿热源
枇杷清肺饮,除湿热引起的痤疮103
思虑伤脾,过思当心湿火上身105
藿香芦根饮,除湿热止呕吐108
除热毒引起的口腔溃疡109
治湿热嗜睡,还需健脾祛湿113
冬瓜玉米虫草粥,预防消渴症115
湿热型痛风,调养脾胃是关键119
脾胃失调致口臭,快喝黄瓜粥121
脾胃湿热致泄泻,花草根汤来治疗123
〖1〗Part 8
疏肝和利胆,湿热不再现
眼睛“遭殃”,龙胆草来帮忙125
鸡冠花藕汁,让你远离“下体味儿”127
大金钱草粥,治疗胆囊炎很有效129
胸胁痛,多喝玉米须蚌肉汤131
久视伤肝,银耳枸杞羹来缓解133
党参茯苓粥,让女人永葆美丽容颜136
〖1〗Part 9
养心加润肺,让你轻松入睡
秋季来临,燥湿化痰很重要139
清肺脏解热毒,还需柿子出场141
养肺就是养一身之气143
湿热哮喘,试试百合薏仁汤146
湿热咳嗽,宜服除湿汤148
肺热困扰孕妇,扎手放血效果佳149
湿热蒙心致胸闷,首选养心汤151
记忆力下降,痰湿蒙蔽心脉所致153
〖1〗Part 10
保护其他脏腑,免受湿热侵袭
大肠湿热致痢疾,喝马齿苋绿豆汤155
大肠实热引便秘,通便就吃蜂蜜梨157
天热脚气重,中药泡脚泻湿热160
不憋尿,让泌尿系统疾病远离162
黑豆海带牛尾汤,肾好才能清热164
吞咽唾液,防湿热入肾167
湿热易致泌尿系统疾病170
阴虚易盗汗,别让湿热“偷”健康171
参味麦冬饮,除去暑热邪气174
热邪致耳鸣,清热很重要175
〖1〗Part 11
名方要收藏,以备后用保健康
四君子汤,健脾养胃好良方179
平胃散,治湿滞脾胃的圣药180
防己黄芪汤,治风湿热痹的经典方182
三仁汤,治湿热阻滞三焦症184
龙胆泻肝汤,治肝胆湿热的湿疹186
八正散,治湿热下注之淋证187
二陈汤,燥湿化痰的良方189
甘露消毒丹,治湿热毒邪除疫病191
去除梅核气,就吃逍遥散192
补中益气汤,退去无名低热195
茵陈蒿汤,除湿热黄疸良方197
〖1〗Part 12
祛湿养生茶,调养好方法
金银花茵陈茶,清热解毒好方法201
玫瑰薄荷茶,让你时刻口气清新203
百合酸枣仁茶,清心除烦助睡眠204
党参茅根茶,消除腿部水肿207
茴香茶,治脾胃湿热胃脘痛209
荷叶茶,沁人心脾除湿热211
女人湿热带下多,蒲公英茶来帮忙212
高血脂,就喝荷叶决明茶214
二花茶,治牙龈肿痛有奇效216
〖1〗Part 13
按揉小穴位,除湿清热不求医
按摩,古老的物理治病疗法219
穴位按摩平抑胃热220
穴位很重要,祛湿热随手调223
承山穴,除湿大穴要常按227
湿热体质者,宜常按的三大穴228
腰酸背痛,按“委中”“太冲”229
防治颈椎病,生活更轻松231
常按养生大穴——“足三里”234
肝郁化火,找对穴位出出火235
丰隆穴,轻轻一按除痰湿239
除肝胆湿热就敲肝胆经241
口臭口苦,按摩太白穴243
咽喉肿痛,按摩照海穴245
搞定“落枕”,还脖子自由247
〖1〗Part 14
拔罐和艾灸,祛湿除寒不生病
拔罐,方法简单效果好249
拔罐养生祛病的作用机制250
身轻体健,拔罐除湿是首选252
拔曲泽穴、心俞穴,排出热毒254
火罐,拔除体内湿热255
艾灸,养生祛病的良方257
艾灸养生祛病的作用机制258
隔姜灸,可治风湿性关节炎259
艾灸三大穴,根除湿疹病源26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