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探索人类心智的科学史
马特·里德利基因三部曲之性格天赋篇
《经济学人》年度书籍
《纽约时报》《科学美国人》争相推荐
人的一生是靠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培养?
透过基因科学回顾两百年先天·后天之争
从各种类型的智商测验,到家长们给孩子报的各种课外班,还有无穷无尽的有关性格的“科学”理论,甚至铺天盖地的成功学……繁复纷呈的现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指向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类的才能究竟是与生俱来还是源于后天的辛勤汗水?我们在成长、教育与面临人生选择时,这些问题一直在叩问着我们。努力还是躺平?“鸡娃”还是放养?是改变还是接受自己的性格?
这些日常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对于人类智商、性格乃至品格是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达尔文、高尔顿、巴甫洛夫、弗洛伊德、涂尔干、乔姆斯基都先后加入这个论战中,但一切的答案直到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的秘密被揭开后,才慢慢浮出水面。
基因组从分子生物学层面,为我们更深入探讨人类的行为提供了工具。但在过去近两百年的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的争论中,无数思想与实践层出不穷,在21世纪的时间点上,我们终于有了相对可靠的工具去审视前人的成果。
于是,本书应运而生。本书回顾了近两百年的先天后天之争,并通过现代科学的观点来回顾这场争论,一点点展开现代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的画卷。
而本书能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目 录|
序 言
12个有胡子的人
第1章
万物之灵·1
第2章
众多本能·35
第3章
先天与后天:绝妙的对偶·69
第4章
疯狂的原因·102
第5章
基因的第四维度·132
第6章
成长岁月·160
第7章
学习经验·189
第8章
文化之谜·215
第9章
“基因”的七种含义·248
第10章
一组悖论式的寓意·268
结语
稻草人·299
附录A 关于作者·306
附录B 关于本书·313
附录C 延伸阅读·318
致谢·321
译者后记·324
注释·325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本书回顾了基因与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孰轻孰重长期争论的历史,里德利的论断是“两者并非对立”,并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研究的推进,人们对基因如何影响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如何塑造基因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这将颠覆以往先天论与环境论争论的基础。与其说基因或环境决定了行为,不如说基因通过环境的线索来塑造行为,先天的基因本身就是用来从后天养育环境中汲取线索的。这些复杂的论断,在里德利经验老到的笔触下变得绘声绘色。
《科学美国人》杂志
一场革命正在席卷生物学领域,它认为先天和后天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很难把它们说成是塑造我们的独特力量。在本书中,马特·里德利解释了这场生物学革命背后引人入胜的历史,这是一场行为主义与遗传学家的百年战争。里德利对基因决定论与环境决定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两者的全新研究与出人意料的实验结果的阐述,使本书成为了经典。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本书概述了在20世纪科学界非常具有争论的话题之一:人类的品格究竟是由基因(先天)还是环境(后天)决定的?里德利对“先天”与“后天”相互影响的论述是百科全书式的,充满了洞见。本书是一本深刻而严肃的读物,但挑战本书,能帮读者发现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我们。
《出版人周报》
用现代的语言展现一场古老的争论,当下我们需要一本这样的书。
伊恩·麦克尤恩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
一本源于科学世界的迷人而权威的著作。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