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城市中国 : 王志纲工作室城市经营策划实录
0.00     定价 ¥ 40.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10059976
  • 作      者:
    王志纲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志纲,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br>    1955年出生于贵州。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在社科院从事经济理论研究。1985年到1994年作为新华社记者,担负国家宏观经济趋势的调研和报道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走势采访录》、《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等一批有影响的专著。<br>    1992年介入电视领域,主持拍摄了《大潮涌珠江》、《北方的躁动》、《南方的河》等大型纪实片,对我国电视片纪实风格的新潮流产生了重大影响。<br>    1994年10月从新华社下海,成为独立策划人并创办王志纲工作室,探索中国特色的顾问咨询之路。先后主持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项目策划和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策划。其策划实践和理论被誉为中国策划界的典范。他领导的王志纲工作室作为中国本土优秀、具影响力的战略咨询研究机构一直处于行业的领跑地位。<br>    2003年,王志纲以唯一非地产商和富豪的身份入选胡润“房地产影响力人物50强”榜、建设部“中国房地产10佳产业推动人物”榜。2004年,王志纲荣膺“中国城市化进程特别贡献奖”。<br>    王志钢现任广东私企商会首席顾问、浙商研究会学术顾问以及四川成都、安徽黄山、云南丽江、浙江绍兴、福建厦门、重庆等多个城市发展战略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的城市经营不仅需要理论,理需要实践;不仅需要战略,更需要策略;仅需要理念,更需要手段。《城市中国》是王志纲工作室三年来实践的一次毫无保留的总结和告白。<br>    书中的案例从北京到大华东、大西南、大西北、大华南,几乎涵盖了中国目前城市经济活跃的主要板块和节点城市。<br>    政府作为城市经营的动作主体,该如何牵住城市化这个“牛鼻子”,制定出科学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从而实现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超常规的超常规发展。<br>    学者在致力于城市理论和规划层面的探索时,该如何更贴近市场的现实,更好地结合实际,使自己的专长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更富有创新意识?<br>    企业应该如何倾听城市化的声音,敏于发现其中蕴藏的奇妙商机,凭借自身的头脑和实力,去寻找自身发展的航海图?<br>    相关行业者,譬如策划、广告、营销等,在时代转换的机遇大潮中,该如何找到自身才华更有效的对接点,找到属于自己事业的舞台?<br>    透过《城市中国》,你将看到一幅中国城市化的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一部何谓城市经营的鲜活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廊坊要玩什么样的自选动作?工作室给出的答案是抢打“休闲牌”。 2002年10月,正当一本美国人写的《体验经济》风靡南北、大行其道的时 候,在廊坊开发区成立10周年的大会上,王志纲即兴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地区刚开始是生产花生的,当花生成熟以后,农民拿到市场上去 卖,1元1斤,我们把它叫做“农业经济”;后来人们把花生米烘干后做成 各种花生食品,卖到10元1斤,这叫做“工业经济”;又有人把花生经过产 品包装和市场营销摆在了超市的货架上,变成了20元1斤,这叫做“商业经 济”;再后来有人把加工好的花生摆在酒吧和咖啡厅里供人品尝,变成了 30元1斤,这叫做“服务经济”;最后,有人找到花生之乡,在这里营造出 一种生活形态,或者是旅游区,或者是农家乐,让城里人来到这里不仅可 以参观花生的各种加工流程,还能参与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果实,一天下 来每人要给当地的农民至少200元钱,这叫做“体验经济”。 顺此思路,工作室研究发现,如果说体验经济是社会高度发达后的必 然产物,那么在中国刚刚开始兴起的休闲经济却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尤 其是对廊坊来说,要想吸引投资和消费,必定要依托一种与众不同且极具 市场号召力的体验方式,那就是借助休闲经济的浪潮,实现自身的升级换 代。 为什么会想到休闲?休闲产业是工业化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19世纪中 叶初露端倪,20世纪8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1999年,美国《时代》 杂志封面文章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使未来社会以史无前例 的速度变化。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 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美国权威人士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 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80%~85%;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中化转向个性化 服务,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倍加关注。目前,全世界仅娱乐休闲 产业年产值约在4000多亿美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美国休闲产 业已成为居第一位的产业,美国人有1/3的时间在休闲,有1/3的收入用 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 而从我国的国情看,随着人均GDP的持续增长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 ”的持续下降以及“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人们从 追求温饱转向追求生活质量已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一 年可以有1/3的时间用于休闲,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休闲产业浪潮即将到来 ,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先生产、后生活将发生根本的变革。随着 工作时间的缩短,人的闲暇时间将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品位的追求越来 越高,休闲产业的商机将无限广阔,其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力不可估量。 但仅从大势把握的角度判断廊坊的机遇还不够,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 策略设计、资料整合。长达十多年的市场实践使工作室坚信一个简单的道 理:市场不是等出来的,也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等”、“找 ”、“做”,一字之差,三重境界,效果大不相同。既然要做市场,首先 要摸清楚市场对象在哪里,然后为他们量身定做对胃口的空间“聚而歼之 ”。其实,只要稍加梳理,就会发现一个庞大的市场冰山已悄悄浮出水面 ,只等有心人去挖掘和开采。 摆在嘴边的一块现成的“肥肉”是,廊坊刚好处在北京到天津的中间 ,而在这一路上大大小小的开发区近10个,这些开发区都有留不住人的特 点。为什么呢?功能单一,缺乏人性化。如果廊坊按照这些投资者深层次的 需求,营造出休闲商务的气氛,比如建10个高尔夫球场,形成集聚效应, 何愁这些人不“自投罗网”? 同样的道理,廊坊地势开阔、土地平整、空气清新、绿树成荫、交通 便利,如果再加上成规模的高尔夫、各种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健康养生 项目,一定会吸引京津地区有闲阶层、金领人士在此置业作为自己的私人 会所。廊坊怎能不成为京津地区的“后花园”? 二是成千上万欲进京寻找发展机遇的国内外中小企业。随着2008年奥 运的临近、WTO和大北京经济圈的日益形成,进军北京将是众多企业必定无 疑的选择。但一边有情,一边无意,北京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寸土寸金, 难免嫌贫爱富,于是很多国内的中小企业只得望京长叹!当此之时,紧邻京 城、区位绝佳的廊坊市应该伸出热情温暖之手,给它们一个发展的家园, 一个温馨的空间。 三是主打那些扎堆在北京、尤其是CBD的国外企业。如果说北京的CBD 是都市钢筋水泥的中央商务区,是阳刚的CBD,那么廊坊可以借力借势,做 一个生态、休闲、阴柔的CBD,阴阳互补。这里将以清新的空气、宁静的氛 围和现代的设施,吸引那些整天缩在都市阁楼中的CBD企业。条件成熟,廊 坊将很有可能成为这些企业的休闲商务区和知识孕育区,成为它们高层决 策、管理层培训、会议的场所和员工交流、休闲度假、运动健康的场所。 四是吸引大型科技企业和创业型的中小科技企业的进驻。科技研发工 作是高智慧的创造性工作,是理性加激情的思维活动,故其需要能够触发 激情的场所,需要独立深入的思考,需要宁静、适于沉思、有研究气氛的 场所。在研究过程中,尤其在最后的阶段,需要集体合作,研发人员要在 一起交流和碰撞,这时往往是夜以继日进行的,不受时间和场所空间的限 制,需要活动自如、方便的场所。而廊坊相对疏朗、自由的环境,辅之以 生态、园林、休闲的环境,再加上优质的服务、低廉的成本,何愁不会成 为在京科技企业研发的首选之地? 此外还有一个潜在的市场不容忽视。北京拥有数不尽的全中国各级政 府驻京办事机构,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都想在北京建立自己的联络处,对 它们来说,北京城内寸土寸金,生存成本过高,而廊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 环境恰恰给其日常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在北京有个家”,廊坊可 以凭借独特的休闲商务的氛围和现代服务为企业提供安居之地,便于其沟 通、公关与勾兑,且私密性强。届时,这些驻京机构来廊坊设办事处或分 公司的理由就更充分了。 P53-55
展开
目录
    总序<br>    原版前言<br>    西部雄心——一个城市和她的理想<br>    城市实战<br>    工作室观点<br>    金蛋计划——寻找城市的坐标 <br>    城市实战<br>    工作室观点<br>    案例链接<br>    天津造城记——一个城市运营商的诞生<br>    城市实战<br>    工作室观点<br>    案例链接<br>    新西安事变——一盘没有下完的棋<br>    城市实战<br>    工作室观点<br>    案例链接<br>    走进香格里拉——转动城市化的魔方<br>    城市实战<br>    工作室观点<br>    案例链接<br>    大上海——明天的故事后记跋<br>    城市实战<br>    工作室观点<br>    案例链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