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十二生肖
0.00     定价 ¥ 12.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08713595
  • 作      者:
    吴裕成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六部委主办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重点图书,其中的《民间技艺》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图书奖。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从不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粘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文化传统。
展开
作者简介
    刘魁立,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哲学博士(俄罗斯),研究员、教授、博导,中圈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
    张旭,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群众文化》、《文化月刊》主编,现为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吴裕成天津《今晚报》高级编辑,副刊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委员。著有《十二生肖与中华文化》、《中国的门文化》、《酉鸡有吉》、《中国龙》、《中国的井艾化》、《生肖与中国文化》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展开
精彩书摘
    太古洪荒,原始人环顾四野,仰望天空,最能引起注意的,一定是太阳和月亮。“县(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系辞》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
    太阳结束寒夜,结束隐藏在黑暗中的恐怖。太阳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捕猎采摘以充饥肠的良辰。对原始人说来,朝霞满天,红日东升,日复一日地上演着生活的开幕式。
    日升日落,月圆月亏,运动与变化为两颗天体增添了神秘,也产生了许多瑰丽的神话。《山海经·海外东经》说:“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国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同书《大荒东经》也记:“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乌,《淮南子·精神篇》“日中有踆乌”,踆乌即三足乌。大木、扶木则是神话传说中的扶桑树,其高“三百里”,十颗太阳如红彤彤的果子挂在枝叶间,并轮流跃上树梢,俯照大地。你升他降的间隙,便由黑夜来间隔。
    太阳怎么会是十兄弟呢?《山海经·大荒南经》描述:“东南海之处,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日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一个庞大的家族,一个充满母爱的母亲,羲和养育了十个儿子,在甘渊为她的太阳孩子们洗澡。十日神话,应是先民们对于昼夜转换的想象,也是对于严重旱灾的一种感受。“赤日炎炎似火烧”,何况十个太阳!十日并出成了灾害的代称。
    神话描绘自然界的神威,也幻想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力。《淮南子·本经篇》所记录的传说,在讲述“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的惨相之后,为民除害的神话英雄上场了:“尧乃使羿……上射十日”。羿仰天控弦,一口气射掉九颗太阳。“羿焉弹日?乌焉解羽?”经屈原《天问》这么一问,使得后羿射日的故事更加圆满:羿开弓放箭,太阳里的金乌不免要羽毛纷落的。
    20世纪70年代初,长沙马王堆一号、三号汉墓出土了两幅T形帛画。两幅帛画均分天上、人间、冥间三部分。在天上部分,均画有蟾蜍、兔、月亮,居画面左侧;画有阳乌、太阳,居画面右侧,并画扶桑枝蔓簇拥着日轮。其中一号墓帛画,阳乌红日居上,八颗小太阳在下,散布于扶桑的枝蔓之间,共计大小九个太阳。
    与十日神话珠联璧合,是十二月亮的故事。《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二,此始浴之。”帝俊可是个多福的天神,他不单拥有十个太阳儿子,他的妻子还为他生下十二个月亮——月属阴,这应是六双女儿了。
    十日和十二月的神话,可作为探究天于地支的材料。朱熹《楚辞集注》引述“天有十日,日之数,十也”的说法,认为“此十日,本是自甲至癸耳,而传者强以为十日并出之说”。他将十日神话与十天干相提并论,认为先有甲乙丙丁十天干,后有十日并出的故事附会。
    数学十进位制的发明,派生出类似“旬”的概念,影响了十日神话和十天干的产生。地支则不同。它取数十二,并非靠着数学本身的给予,而是依靠天文学对数学的运用,也就是说,是初期天文学选择了“十二”——其最重要的例子,便是至今仍通行于世的十二月历法。
    认识岁时实在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体验着寒暑交替的循环往复,为揣摩岁长,为寻找一把尺子丈量这段时间周期,他们仰观俯察,上下求索。
    有聪明的观天者发现月亮盈亏的周期性规律,可以用来丈量一岁的长短,十二回(闰年为十三回)月圆为一岁。
    十二月历法的发明,堪称初期天文学最辉煌的成果之一,其功当不在后稷教稼、大禹治水之下。“十二”被视为传达着天之奥秘的“天之大数”。天干需要地支为伴,日、月相对,天地相对,为“十”配伍,也就非“十二”莫属了。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合,有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为二者的最小公倍数。殷墟出土的一块牛肩胛骨上,刻着完整的干支表——天干与地支配合,用来纪日。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六十甲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十二生肖的由来
十二生肖名称多
秦代简书记生肖
生肖十二:“天之大数”
日月经天与干支纪岁月
“斗柄回寅天下春”
从“中华第一龙”说起
古人奇思妙想释生肖
关于生肖来源的传说
我国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第二章 十二生肖与宗教
道教与十二生肖
佛教与十二生肖

第三章 细数十二生肖
鼠排第一引发的话题
丑牛辟地
“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
“卯酉日月门”:月兔传说
龙,生肖中唯一的虚拟动物
属相蛇,称小龙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
三阳开泰大吉祥
“申日称人君者,猴也”
酉鸡有吉贴“道酉”
凤伯犬首戊之神
“家”中有“豕”也有“亥”

第四章 民间习俗中的十二生肖
本命与本命年
属羊属虎的性别歧视
生肖取名
育儿习俗
婚姻习俗
属相论命不足信
“牛马年,好种田”
几龙治水和几牛耕田
从“石敢当”说到巧借属相日

第五章 艺术作品中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诗文
美术为生肖造形
一岁一个吉祥物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