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为什么环境污染会使胎儿出现畸形
环境污染不仅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污染物质通过呼吸、饮食、接触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损伤生殖细胞或干扰胚胎发育过程,增加了产生畸胎和出生缺陷的机会。许多环境污染事件中均出现胎儿畸形率明显增加,如日本的水俣病、米糠油污染事件中都观察到由于孕期摄入污染物而引起的胎儿畸形率明显增高。而我国,在太原、大同、长治等工业较集中的城市,工业区和受污染的郊区畸形率比城市居民及邻县明显升高。
环境污染对胎儿的影响严重与否,取决于有害物质的性质、作用剂量、作用时间、胚胎发育的阶段、母体健康状况等。有些化学物质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直接产生毒害作用,有的化学物质通过在母体形成毒性作用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时胎儿对某种有害物质(如甲基汞)具有高度敏感性,未引起母体出现中毒的剂量(先天性甲基汞中毒)。
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环境有害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受孕后3个月以内对各种有害物质最敏感,危害最严重。这阶段是细胞高度分化和各个器官、系统基本形成期,环境中致畸因素可破坏胚胎和使之死亡或形成畸形。妊娠3个月至分娩的胎儿期、各器官系统进入生长发育期,但小脑、大脑皮质及泌尿生殖系统仍在继续分化。因而这部分结构仍保持对有害物质的高度敏感。整个妊娠期间都能使正常胚胎发育畸形。如用于治疗妊娠呕吐的微量(200毫克)的“反应停”,在妊娠6——8周时服用就能使胎儿发生严重的手、足畸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