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按摩穴位治百病
0.00     定价 ¥ 19.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8716213
  • 作      者:
    赵玉玲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医世家,手到病自除。
  绿色疗法,简便易学,疗效神奇。
  特别赠送穴位按摩图
  最实用的特效穴位手册
  强心益气 健脑明目
  增智聪脑 健体强身
  减肥健美 养生抗老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一章是按摩的基本知识,简述了按摩的作用和理论基础,介绍了四种简便取穴方法,还用表格形式概括了十八种按摩手法;第二章是常见病辨证论治取穴及图示;第三章是急救和保健,介绍了昏厥、心绞痛等急救方法和健脑、减肥、抗衰延寿的方法。
  按摩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它指用手或器械在人体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上推、按、捏、揉等,以外部的适度刺激促进血液循环,调理神经,疏通经络,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由于安全简便,经济实用,治疗保健范围广泛,千百年来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随着改革开放之后与各国交往的增多,这一传统医学在世界各地的影响日益扩大。
展开
精彩书摘
  说明: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健脾和胃、化湿降浊,治食滞、完谷不化、反胃、呕吐等。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能健脾和胃、降逆消滞,治胃痛、食少、噎膈、反胃等。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肾为先天之本,为生殖生育之源,喜补恶泄。近代研究,刺激此穴能使肾功能明显增强。
  中脘,别称上纪、胃脘、太仓、胃管。在脐上正中线4寸处。能健脾胃、助消化、化滞和中,治胃、胆、胰腺、大小肠等一切腑病。
  梁门,脐上4寸中脘穴旁开2寸处为梁门穴。能散结开郁、助运化,治胃痛、纳呆、乏力、胃下垂等。
  章门,别称季肋端、长平、胁髂等。在侧腹部,第十一肋端处。属肝经,能疏肝健脾、调气活血,治肝、胆、脾、胃和胁肋及胁下疾患。
  天枢,别称长谷。在肚脐眼(神阙)旁开2寸处。能调肠腑、理气滞,主治肠、胃诸疾。
  关元,别称下纪、三结交、次门等。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为人之根源,能补肾培元、温中固脱,治虚劳诸疾。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按摩的基本知识
一、按摩的作用
二、取穴方法
(一)骨度分寸取穴法
(二)手指比量取穴法
(三)体表标志取穴法
(四)简便取穴法
三、选穴配方与施治顺序
四、经络与经络学说
五、按摩的常用手法
附:按摩手法图示
六、按摩注意事项和禁忌
(一)注意事项
(二)禁忌
第二章 常见病辩证论治取穴及图示
一、内科
(一)感冒
(二)咳嗽
(三)哮喘
(四)惊悸(又称心悸)
附:圣经衰弱
(五)高血压
(六)低血压症
(七)中风
(八)胃病
(九)呃逆
(十)噎膈
(十一)反胃
(十二)呕吐
(十三)胃下垂
(十四)腹痛
(十五)腹泻
(十六)便秘
(十七)脱肛
(十八)癃闭
(十九)遗尿
附:老人尿多
(二十)消渴
(二十一)郁证
(二十二)癫症
(二十三)痫证
(二十四)眩晕
(二十五)不寐
(二十六)前列腺炎
(二十七)遗精
附:遗精自我施治法
(二十八)阳痿
(二十九)疝气
附:疝气自我施治三方
(三十)痔疮
二、外科
(一)颈椎病
(二)落枕
(三)漏肩风
(四)网球肘
(五)腕关节痛综合征
附:五指不能屈伸
(六)急性腰扭伤
(七)慢性腰肌劳损
(八)腰椎间盘脱出症
(九)膝部软组织损伤
(十)腿脚抽筋
(十一)跟腱扭伤
(十二)脚跟痛
(十三)脚掌痛
附:足五趾痛、麻
(十四)痤疮
(十五)斑秃
(十六)蛇丹
(十七)皮肤瘙痒
(十八)脚气
三、妇科
(一)月经不调
(二)痛经
(三)经闭
(四)崩漏
(五)带下病
(六)不孕
(七)胞衣不下
(八)乳少
附:退乳
(九)阴痒
(十)阴挺
附:阴挺自我施治方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
四、儿科
(一)百日咳
(二)小儿疳积
附l:小儿疳积捏脊疗法
附2:小儿疳积侧重提捏法
(三)小儿惊风
(四)小儿麻痹
(五)小儿夜啼
(六)小儿遗尿
(七)小儿脱肛
(八)小儿疝气
(九)痄腮
(十)小儿语迟
五、五官科
眼:
(一)麦粒肿
(二)目赤肿痛
(三)眼睑下垂
(四)迎风流泪
(五)目翳
(六)胬肉
附:翼状胬肉自我施治方
(七)近视
(八)远视
(九)斜视
(十)青光眼
(十一)色盲
(十二)夜盲
(十三)暴盲
耳:
(一)耳鸣、耳聋
(二)聋哑
附:各种类型耳聋自我施治方
(三)聤耳
鼻:
(一)鼻炎
(二)鼻渊
(三)鼻衄
附:鼻血不止自我施治方
牙:
(一)牙痛
附:牙痛自我施治方
咽喉:
(一)咽喉肿痛
(二)暴喑不能言
(三)口舌生疮
(四)口臭
第三章 急救和保健
一、急救
(一)发烧三方
(二)昏厥
(三)中暑二方
(四)煤气中毒三方
(五)晕针
(六)晕车、船等
(七)心绞痛三方
二、保健
(一)预防感冒二方
(二)强心益气
(三)健脑增智
(四)补肾明目
(五)戒烟
(六)减肥健美
(七)防衰抗老、延年益寿二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