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税率仍高过香港香港署理财政司司长叶澍坤就这么说:“新加坡政府决定三年内,调低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但要调高消费税,所以新加坡的整体税率,仍然要比香港高。所以香港在投资环境方面,仍比新加坡有优势。”
吴作栋总理认为:“新加坡不可能把公司税调低到香港的水平,因为香港的国防完全由内地负责,它不需建立一支武装部队,也不必设立外交部和驻外大使馆。”
其实,如果把公司和个人所得税率,一次性调低至15%,比香港16%略低些,政府的税收绝对不会因此而减少,相反却会增加。因为许多聪明的商家,将会把国际贸易利润及个人所得,以技术方法转移到新加坡,来享受低税率的好处。新加坡便可以和香港一样,不必多开工厂,就会有额外税务可以收入。
可惜,我国领导人和经济检讨委员会,都忽略了这种非常容易理解的事实。
经济检讨委员附属委员会报告书指出:“为了维持新元稳定,以及低通货膨胀率,新加坡必须制定谨慎的财政政策,并在一个商业周期中取得适当的预算盈余,避免预算出现赤字。除非政府以间接税来弥补因降低直接税而流失的税收,不然,它将无法维持在安全、社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应有开支。新加坡到时将出现结构性的预算赤字。”“将消费税从3%调高到5%后,新加坡的消费税率,仍是全球最低之一。”
“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则
从这段报告的字里行间,人们可以预料到,新加坡未来的国家财政预算政策,仍然是以“羊毛出在羊身上”为原则。经济重组的结果,新加坡人恐怕仍要面对繁重的税务负担。
难怪国会财政委员会与贸工委员会主席梁汉基最近在国会询问李显龙副总理:“人民还需要再承担什么痛苦和是否有雨过天晴的一天?”
记得吴庆瑞博士曾经指出,由于我国的国情和民情与欧美有异,制订国策时不可完全搬用在西方所学到的逻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