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天堂西
0.00     定价 ¥ 3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6369206
  • 作      者:
    叶明山著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天堂西》是一部由作家自我生命对另一群生命深刻感知、同情悲悯,并由此走向万物的人文关怀的作品。富有时代质感,并注入深刻灵魂的独特情节,养目动心的神秘地域场景,洗炼的语言,新颖的结构,是本书人物鲜活之维。城市超常文明与山寨隐秘文化的矛盾纠集纷争,是好看故事之本。

展开
作者简介

  叶明山,男,安徽庐江人。湖北省作家协会驻会专业作家,湖北省文学职称资深高级评委,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享受者。

  一九八五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一九九二年评为国家一级作家。系全国作协代表大会五届六届代表。

  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和影视剧本创作。在《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等中央及省级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两百余篇,计500余万字。其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国文学》《作品与争鸣》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小说年鉴”等多次选载。著有长篇小说七种,并获华东六省一市优秀图书奖和湖北省较高奖“屈原文艺创作奖”。所创电视连续剧全部由中央电视台首播,其中《男儿女儿好看时》、《襄河二月》,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映。电影《山高不挡路》,由中央六台于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六大”闭幕式时间段播映。剧作获中央电视台“优秀电视剧奖”等国家及地方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小说借助“旅游”这条连接城乡最是恰到好处的线,状写无论是大都市精英还是深山老林的纯种山民,都逃脱不了时代洪流冲击下的坚守人文精神却岌岌可危的困局。作品在城乡交差的语境中,裸呈着一家现代化大企业在处女地一般的美丽深山开发旅游业的兴衰。物质工厂里的“真金白银”一旦遭遇人心工厂里的“破铜烂铁”,企业殿堂的金碧辉煌便会腐蚀不再。在这样的托拉斯大集团里,从事轿艺表演的轿夫们和轿游导游小姐们,亦是命运坎坷得令人眼痛心疼。轿夫在风景如画的山道上抬乐了别人抬瘦了自己,小姐在花轿里打工,更被某些人甚至至亲认定是“在炮楼里干活”;她们非但没有美人美景合一地表演出美丽,反而把自己表演成可悲的“性角色”。满怀欲望的官员和山民百姓,也一一或理想或奢望地博斗着,每个人都仿佛看见了咫尺天堂,每个人又都仿佛永恒存在于天堂之西。崇高理想与卑污私欲的混杂,财富乐园的构筑与精神家园的坍塌,贪腐的泛滥,道德的沦陷……全书于乱象乱局中,发掘出深层的不易发现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和力量。
展开
精彩书摘
  南北天山挟持的雷奔大峡谷,深邃幽暗阒无人烟,两旁山势险恶紧张。裁云耸立的垂直石壁,一堵接一堵。一处处天书天字般摩崖石刻,于斑驳剥蚀中透露着神秘谶语的气息,这些石刻由于内容深奥且字迹模糊,大都难以辨认,最醒目的一处唤作《北壁题巅》,如盆如斗的四个大字“六步天堂”,苍劲狂草得有如天马行空。继而向上仰视,天穹成为一道时有时无的靛蓝色虚线。清澈的丁冬河在峡谷里迅速瘦身成丁冬溪。巴人拉纤的号子,亘古苍凉在谷底穿越。有水自天而来的南天门瀑布,不疲不倦引吭荒山绝唱。“雷奔”至此,这峡谷也就戛然停息了。
  丁冬溪向上翻过了南天门,果然另有世界,两岸各自春秋。
  左岸天堂山依然陡峭出奇,处处是神工制造,鬼斧砍出。这些直上直下的石壁,砌进云端,不歪不斜。风和日丽日子,想看究竟的,大都掉落帽子跌下眼镜,真能瞅见天堂顶的人,十有八九还是“哥只是个传说”。
  山陡奇石多,诸如鹰嘴崖,虎头包,猪屁股石,狼牙峰,举目皆是,一一栩栩如生。巴人说的“骨头缝里肉,石头缝里土”,都是指好处妙处。天堂山石缝沃土里长出的松树桧树,有的如鹤展翅,有的如龙戏水,更有九曲十八弯者,生在此石缝钻出彼石缝,躯干的曲折和肌肤的累累斑痕,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天堂山的青藤,大都是木质藤本,它们粗壮,攀援力度强大,瀑布冲来,山风掀去,老藤们总能劫后余生,拥抱着怪石,展示不可言喻的生命。
  天堂山的飞泉很多,山里佬叫飞来瀑,很奇特。山崖陡壁上,一处处山洞,本是黑咕隆咚,突然有一天白花花流水就自天而下,那真象西王母南天门上抛素绢。更妙的是这些洞泉飞瀑有的流出鱼儿,几两的几斤的都有,软软滑滑,味道鲜美。有的热气蒸腾四散飞溅,比洗浴房的洒伞器出水还均匀。男人们白天洗,女人们黑夜洗,都说过瘾快活。有的数泉并涌,千年万年进攻不懈,合力冲击石山,终成气候形成石潭,最大一处叫美女潭,丁冬溪女孩儿漂亮播名一方,据说十有八九都受过美女潭洗礼。还有几眼药泉,喝了能治筋骨疼痛和打摆子。有眼财泉,据说能淌出金条银洋,招惹着一代又一代山里人踏破铁鞋……
  天堂山姐上山南天山北天山联合组织的天堂山区,兀岭险峰比比皆是。尤其是天堂山众多峰巅宛若一根根石柱或一枚枚插天的避雷针。当然,群峰之上,也不失有那么几块岭头坪“巴脑壳”地。有一处唤作狼脊梁的岭头坪上,硬是天神天工画出了一幅《石小姐出嫁图》。但见一字排出的六大块奇石,第一块石头高三十七丈,圆圆的顶部大小接近一座溜冰场,这块巨石底部直径不足十米,山民们尊它为喇叭石。丁冬溪唢呐王张大雷,更是每年立夏节前在喇叭石下祭三牲,烧高香,九跪九拜磕响头。第二块是方形大石。石头方方正正不足为奇,奇怪的是这石头南北方向突然各横冲出一根五至八米不等的石笋,于是方石是轿,石笋是轿杆,于是喇叭引路花轿紧随。也许受张大雷影响,这尊花轿石近几年也享受到了李家窑轿师傅李松柏的顶礼膜拜,也是在立夏节,李松柏总是买两疋红布,跟儿子李立春攀上狼脊梁给花轿石热烈披红。花轿石后边就是一组人物石了。石小姐修长美丽,面朝花轿羞答答欲做新娘,石公石婆石小妹,各姿各雅,栩栩如生。石公公庄重伫立,祝福女儿远嫁。石婆婆坐地,前倾的上身摇摇欲坠,那一定是伤心哭嫁,担心女儿会不会遇上恶婆婆,担心石小姐能不能服异乡水土,这石婆婆就哭成身体不支了。石小妹纤秀得像一支石笋,亭亭玉立坐落在山脊凹处,恰恰一眼喷泉在石小妹身上穿膛过肚,不很干旱的季节里,人们总能看到石小妹的两眼泪水汪汪,这一脸晶莹泪滴,表达着依依不舍的亲情情谊。
  天堂山脉最大的岭头坪在天堂顶。据说那上边的牛多得像石头,大绵羊一群一群,跟一大团一大团白云一起翻滚。那里的水果到处碰鼻子,玉米棒儿有面的有甜的,好哪口有哪口。男人女人鹤发童颜,他们只知长于此地,不知生于何时,日出而作,日落歌舞,牛羊美味包谷酒香,伴随雨雾自天飘洒而下。当然,这诱人的香味都是弥漫在人们的梦乡。
  丁冬溪右岸叫姐上山。名副其实,相对天堂山,姐上山坡度缓了许多,只是历代金莲三寸的小姐们,这山爬得上去的恐怕也难。姐上山一些坡坡上坪坪上,渐现了人间烟火。梯田尾庄稼地头,天堂西村的成家沟李家窑桐木寨八斗坪以及三户两户小庄院,星星点点散落着。
  大村也好,小户也罢,都是出奇的静。那些石头垒墙石片儿作瓦的小屋里,十有七八住着女人。她们背一篓包谷上水磨房,抑或扛着柴火穿过石墙村巷,都累得背驼腰弯,断然不唱什么山歌情歌。设若真有什么大动静,那就出了坏事或好事:这些山村的男人们亲沾亲友伴友在千里之外挖煤,矿上倒窑了,就有人毙命。远方的汉子呜乎,女人们就把一整个山村哭倒了。当然也有汉子赚个荷包鼓胀,太太平平还乡,这时丁冬溪边的捣衣声立马夹杂了欢语,粗野的玩笑跟水仗水花一起振荡着山谷。这天晚上,还乡男人的石墙小院里,石板桌面上包谷酒坛歪倒着,院里院外,快乐的醉汉们也一个一个歪倒着……
  人悲惨哭叫着和欢醉歪倒着,历史真实的一页就是混沌模糊着。
  ……
展开
目录
楔子<br /><br />第一步<br /><br />第二步<br /><br />第三步<br /><br />第四步<br /><br />第五步<br /><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