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让步表面上看来是吃亏,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收益要可能比你失去的还要多。如此看来,谦让其实是一种成熟的、以退为进的明智做法。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的,谦让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竞争的情形之中,由于谦和礼让的出现而使矛盾完全化解,更免去了一场不必要的争斗,让对手变手足,仇人变兄弟。因此,谦让是避免斗争的极好方法,其自身也具有一定价值。
得理不让人,让对方走投无路,都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既然是“求生”,对方就有可能为此“不择手段”,从而对你自己造成伤害。好比把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跑,老鼠为了求生,会咬坏你家中的一切器物。若为老鼠留一条生路,它“逃命”都来不及呢,自然不会对你的利益造成破坏。对方“无理”,是明知理亏,你在“理”字已明的情况下,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报恩,至少不会再度与你为敌。这就是人性。
当你一味地争抢的时候,不仅伤害了对方,也有可能连带地伤害了他的家人,甚至可能会毁了对方一生的幸福,这样未免有失做人的德性。得理让人,不仅是一种积蓄,更是一种财富。
世界很大,也很小,要知道地球是圆的,山不转水转,后会有期的事情常有发生。今天你得理不让人,可曾想过他日你们二人又会狭路相逢。若那时他处于优势,而你处于劣势,那时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让人”,有时候也是为自己的以后留条退路啊!
正所谓“人情翻覆似波澜”。今日的朋友,也许明日将成为你的仇敌;而今天的对手,明天也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世事一如崎岖道路,困难重重,因此,走不过的地方不妨退一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对方先过,哪怕是宽阔的道路也要留给别人足够的空间。你会发现,这样做既是为他人着想,又能为自己留条后路。
“若想在困难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宽以待人。”包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同奋斗,在困难的时候患难与共,进而为自己增加成功的能量,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则会被大家疏远,在其成功的道路上,人为地增加阻力。
人们常把大海比作宽广的胸怀,因为大海能广纳百川,不拒暴雨和巨浪;有人把忍耐性比做弹簧,因为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人们同在一个单位或集体中工作学习,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或矛盾。但是,如果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屈居下风,以致大打出手。事后静下心来想想,当时若能忍让三分,自会风平浪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事实上,越是有理的人,如果表现得越谦让,越能显示出他胸襟坦荡,富有修养,这样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钦佩。
汉朝时有一个叫刘宽的人,为人宽厚仁慈。他在南阳当太守时,有小吏、老百姓做了错事,为了以示惩戒,他只是让差役用蒲草鞭责打,使之不再重犯,此举深得民心。
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属下集体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故作不小心把肉汤洒在他的官服上。要是一般的人,就算不把婢女毒打一顿,至少也会怒斥一番。但是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有没有烫着你的手?”
由此可见,刘宽为人宽容确实超乎一般人。
这就是有理让三分的做法。刘宽的肚量可谓不小,既感化了人心,也赢得了人心。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难免会偶有过失,因此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在生活中,对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应该主动显示出自己比他人更有容人之雅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