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他们能够显示自己的本色,没有虚假的面具,能够真心与你交往,与你同甘共苦。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帮助你不断地进取,他们是你终生的骄傲。
真正的友谊不仅能使人获得上进的勇气,还能让你感到生活的快乐。友情不同于亲情和爱情。亲情是天然的,永恒的;爱情是后天的,但可以用家庭来巩固;友情则是无根而生,只有彼此的心灵相照。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漫漫人生旅途中,能有几位相知的朋友,会减少你许多寂寞,增添你许多快乐,让你少走多少弯路呀。
共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了朋友,他们在长达近40年的合作中同甘苦、共患难,互相关心、帮助,共同起草共产主义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家境贫寒,恩格斯就经常寄钱给他;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花费10多年时间整理他的手稿,使《资本论》二、三卷得以问世。这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谊——同呼吸、共命运!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将朋友划分为六类:一是最浅薄的朋友:二是彼此有共同情趣或有某种联系的朋友;三是功利重于感情的朋友:四是情谊真挚可以信任的朋友;五是能够与之交心的朋友;六是真正知己。我国明代学者苏浚把朋友划分为四类: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苏浚认为,益友是在道义和学业上互相砥砺,对缺点、错误直言规劝的“畏友”;以心相交、生死与共的“密友”。不应结交的朋友是:互相吹捧、只讲吃喝玩乐的“昵友”;以利取人、朋友遇到困难或不幸时非但不伸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的“贼友”。
千里难寻是朋友,千金难买是朋友。所以,在结交朋友以及在和朋友相处时,应该格外慎重。现在的时代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为何交友、怎样交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基本的原则和真谛仍然没有改变。历史上,大凡成大事者,他们身边总有一些真正的朋友相助。因此,交朋友前应认清朋友的类别,在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和共同爱好基础之上择友。现在社会交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交友的最初印象十分重要,因此在交友初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应自我膨胀有些人有较强的显示欲,喜欢谈论自己而很少考虑到对方,这是很不可取的。举个例子来说,小吴和小杨结识不久,他们每次见面都是小吴喋喋不休地大谈其才华及理想抱负,这使小杨失去了说话的机会,更谈不上两人相互交流了。小吴自诩的性格让小杨失去了与他继续交流的兴趣,于是他们的友谊就结束了。试想,若是小吴适当征求一下小杨的想法和意见,他们的友谊定会一直发展下去。一位哲学家这样讲:“与人交谈时,若一定说自己比别人好,便会化友为敌,相反就可化敌为友了。”
(2)真诚、诚信、宽厚
交友的基础是真诚,“互相利用”不是交友的代名词。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极力讨好上司,而一旦上司被革职或调离,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他与上司的交往也就中断了。这种人往往会被别人看不起,而最终只会落个形单影只的下场。德国作家歌德曾说:“品格换来品格。”真诚可以在信赖的人们之间架起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可以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自信引发他信,当你诚信待人时,你就可以自信地敞开心扉,对方也容易摒弃戒备与你交心。
孔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承诺重千金,对朋友的承诺应尽力完成,而不能食言。注意:背信弃义者必遭遗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