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重诺守信的前提是量力而行
做生意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一位著名的商人曾经说过:“做生意不应该给自己设限,赚钱必须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抓住行业赢利的最佳时机,从而对自己的投资有充足的把握。”真正会做生意的人,懂得掌控全局,看清所要走的路。
在商业活动中,讲究诚信的同时要保证量力而行。成功的商人,他们在精力充沛和能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依然保持着最清醒的头脑,遇到任何商业机遇都可以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判断,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有清楚的认识。
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学大师程颢十分注重儒家文化的修养,他素日行事一直遵循“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的原则,他的文学修养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能力估算,循序渐进。徽商从小就受到“安分守法”的训诲,因此在其经商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将诚信放在已有的能力基础上,绝对不会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几百年来,徽商在儒学文化的熏陶下衍生出了一套自己的经商理论。他们认为,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足够多的了解,具备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有能力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即使在经济萧条的年代,徽商也能赚取他们所需的利润,因为他们懂得量力而行。
当然,在商业经营中,商人必须“诚信守约”。“诚信”是商业文化的道德基础,“契约”是商业文化的行为准则。重守承诺固然是经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在做出自己的每个承诺之前,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不能强迫自己做能力之外的事情,徽商在这一点上把握得很好。
古时候有个徽州商人名叫程大,出身于书香世家,小时候家境富裕,他的父亲一直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于是程大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专门为他请来的私塾先生。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的聪明,程大的文化修养很高,在私塾先生的影响之下,他十分推崇儒家思想,对于儒学也有一定的研究。程大长大后,想去参加科举考试,做一个文官,他的想法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程大准备应试的前一天,他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
父亲生病后家里的生意没有人照料,程大为了帮助父亲撑起家,只好放弃了应试的想法,安心地在家里做一个商人。
程大读过书,又推崇儒家文化,因此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也常常运用从儒学中学来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天,和程家合作的丝绵铺,想要在半个月内要一批上号的丝绵料子,因为要货着急,所以对方给的价钱非常高。当时程大的生意正需要一大笔的资金来周转,这笔生意给了程大很好的机会,如果有了这笔资金,店里就可以很快顺利渡过难关,于是店里的掌柜劝程大先接下这笔买卖,然后再加班加点赶制丝绵料子。
但是程大最终还是拒绝了丝绵铺子的生意,因为他考虑到自身的能力,知道作坊里的人手根本就不多,即使加班加点也不可能在半个月内完成这么一大批货物,如果现在为了利益而接下订单,就表示向别人做出了许诺,可是自己并没有兑现承诺的实力,所以他毅然决定放弃这笔生意,并且将拒绝的实情告诉了对方。
丝绵铺的老板听说了程大的事后,被程大的真诚和谦虚所打动,于是他叫伙计将程大请到自己的店里,在了解了程大所需的周转资金数额之后,他将自己的另一笔生意交给程大去做,并且提前付够了工钱。
后来,程大不仅按时完成了订单,把店面的生意重新振兴起来,而且他还给人们留下了重信守诺的好口碑,很多人都愿意跟程家合作打交道,没过多久,程家的生意也日渐兴隆起来。
程大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量力而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