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王金马的同时,吕吉山联系了好友姚李霖,他是左权县的一个退休干部,熟悉这里的情况,吕吉山托他问一问,看能否有英雄的亲人的线索。姚李霖受委托之后,一大早去村里打听情况,真的找到了一位英雄的亲人,他在芹泉镇上庄村,名叫宋丙辰,是英雄宋喜成的家人。姚李霖立即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志愿者团队,大家高兴坏了,马上驱车前往上庄村。
到了上庄村,见到姚李霖,他跟志愿者团队介绍情况:“上庄村一共有2家姓宋的人家,70多年来,他们一直居住于此,也没有外乡人迁入。”姚李霖先找了其中一家,得知他家并没有人曾外出参军,到了另外一家打听,没想到正是宋喜成的亲人。他是宋喜成的侄儿,宋喜成是他的二叔。
2013年3月7日中午,志愿者团队与姚李霖一起前往宋丙辰家。宋丙辰已经70多岁了,头发花白,但身体还不错。他居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院子里堆放着很多破烂。宋丙辰是个农民,以种地为生,微薄的收入常常不够生活开销,所以也去捡一些破烂卖钱,贴补家用。
志愿者团队一开始并没有直接道明来意,而是先询问了宋丙辰的父亲和三叔的名字,得知他父亲叫宋玉翠,三叔叫宋玉川。志愿者们感到疑惑,难道宋喜成并未按家谱取名吗?继续了解下来才知道,他父亲的堂兄弟们,小名都有一个“成”字。老人讲述了他父亲兄弟3人先后参军,之后父亲南下,三叔去了广州,唯独二叔宋喜成没有音信,爷爷常常念叨他,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确认身份后,志愿者们拿出宋喜成的死亡证书影印件,告诉宋丙辰,宋喜成因为太过思念家庭,致病身亡,诊断书上写道:“自来院就是思想家庭,因为思想家庭就有六天不思饮食……此人牺牲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家庭的思想关(观)点太厚将身体脱(拖)坏。”赵光晋给宋丙辰读这段文字,还没读完,老人就开始抽泣,最终控制不住大哭起来,他跟志愿者说他爷爷非常想念这个二儿子,常常跟他念叨,30多年前,爷爷去世,临死前对二儿子还念念不忘。宋丙辰跟志愿者说,自宋喜成参军后,他的爷爷,也就是宋喜成的父亲,也在家时时思念着他。
悲恸的同时,老人也感谢志愿者团队帮助他们家重获亲人的消息,感谢《北京晚报》发起的“让英雄回家”这一活动。老人来到了挂在墙上的全家福前,跪在爷爷的遗像前,告诉爷爷:“爷爷,二叔终于找到了。”70多年过后,失散的家人终于回来了,尽管回来的只是一张死亡证明,但仍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英雄已经牺牲,但我们迎回了英雄的灵魂。
临走时赵光晋拿出2000元钱给宋丙辰,他需要这份帮助。他们家的情况很不好,欠别人16,000元,10年都没有还清。宋丙辰几乎一辈子没有见过1000元以上的大额款项,看到赵光晋接济他的2000元钱,老人很激动、很感谢,拿着钱,质朴地说:“这是人家接济我的,我可以自己花的。”
从宋丙辰家出来后,村主任李亚国说到了一个情况,以前有个山东昌乐县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了上庄村,名字叫贾伟栋,当时年仅23岁。牺牲之后,村里人感念他,在村后为他立了块碑。志愿者们来到村后,赵光晋随即跪在了墓碑前,大家一同悼念了这位英雄:“贾伟栋烈士,希望您的在天之灵能够安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各位烈士给我们打天下。”
从贾伟栋烈士的墓碑前起身后,志愿者们准备离开,路上,一位名叫李香凤的大妈把大家拦下,要他们务必到自己家去看看。原来她家同样有类似情况,一家8个孩子参军,3个失去了音信,分别是大伯李庆福,二叔李庆旺,六叔李小六。她哭诉着请求志愿者能帮她找找自己的亲人,她说她的婆婆总是跟她讲,千万要找到他们。提起这件事,李香凤的眼泪抑制不住地流下来。
序言一 / 1
序言二 / 1
序言三 / 1
自序 / 1
第一部分 不再沉寂 / 001
抗日战争时期的左权县 / 002
英雄重现世间缘起一位县委书记 / 004
吕吉山简介 / 006
吕吉山:我眼中的原左权县县委书记孙光堂 / 007
吕吉山:走近高乃文,感悟他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 009
18位英雄被追认为烈士 / 010
给等待70多年的人一个答案 / 020
第二部分 让英雄回家 / 029
体谅国家之不易 / 030
历尽艰辛的寻找之路 / 031
93岁裹脚老人长行远送 / 033
站在英雄曾经的住所里 / 036
跪在烈士的墓碑前 / 040
只想为英雄做点事 / 044
2位河北籍英雄回到亲人身边 / 050
第三部分 纪念英雄 / 073
寻找民族之魂 / 074
《人民日报》启动“民族记忆”系列追踪报道 / 075
书法家落泪写碑文 / 089
王炳尧自述:我为英雄写“魂”字 / 094
泰山图与竹子图 / 102
英雄的亲人会聚现场 / 104
吕吉山自述:《人民日报》采访报道前后 / 105
王炳尧自述:与英雄后人宋长青合作书画有感 / 109
无手书法家用嘴写书法祭奠英雄 / 113
英雄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 117
“00后”为英雄创作书画、剪纸 / 121
吕吉山:我眼中的李军 / 123
第四部分 我的参与 / 131
中国的衰落从500年前开始 / 132
病中继续动员社会力量 / 133
战争中的人性光辉 / 134
关注文化的力量 / 136
山西等各地志愿者的参与 / 137
尘封百年,光照千秋 / 145
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 146
我家在昆山 / 152
在心中祭奠英雄 / 154
六旬老人为英雄剪纸落泪 / 158
昆山台商——让军人不再落寞 / 159
把追思英雄的活动一直办下去 / 160
让英雄回家活动持续进行中 / 163
后记一 / 165
后记二 文化的力量 / 167
附 对话吕吉山:寻找失去的灵魂,撬动信仰的力量 / 170
附 83张死亡证书对应的英雄的完整名单 / 176
附录 更多英雄的死亡证书和悼念他们的书画作品 / 181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