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当我们谈论三十六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0.00     定价 ¥ 29.8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9003128
  • 作      者:
    郭文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你还以为《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的结晶吗?

错了,千万别让这些花样百出的诡秘计谋把你玩坏了!


一套在战争时期总结出来的你死我活的计谋,

若用在和平年代的日常生活,只可能害人害己!


展开
作者简介

郭文静,女,80后,定居重庆的贵州人,毕业于西南大学历史系,钟爱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现从事图书编辑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三十六计》,一本来自古代战争时期的计谋实用指南,相传源自南北朝时期刘裕手下一名戎马半生的大将檀道济。明清之际成书,流传于天下。时至今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浑水摸鱼”“上屋抽梯”“美人计”等等,已经为人们所耳熟能详。

但是,面对这本祖宗留下的战时计谋实用指南,我们真该运用到和平时期的日常生活中吗?官场、商场、职场、情场……真的如同战场吗?

对三十六计,我们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否又曲解误会了什么?

这是一本《三十六计》21世纪升级版,书中将对所有计谋进行全面细致的解剖,让你看到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精华到底是什么,更让你识破借计谋名号行坑蒙拐骗之实的坏蛋的可恶伎俩。不仅能丰富你的生存知识,更能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不卑不亢,不流俗,不作恶,仍能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胜战计:处于上风别得意


第1计 瞒天过海

这也是个技术活儿


计谋指数:★★★★☆

常用指数:★★★★★

江湖指数:★★★★☆


开篇第一计“瞒天过海”相当高端洋气,简单来说,就是告诉广大学徒,骗人是一项技术活儿,高级骗术可以给对方营造一个真实的假象,让人在迷醉中傻傻分不清楚。具体怎么操作呢?先来瞅瞅瞒天过海的来源。

大唐贞观年间,中国在国际上很有话语权,堪比今天的美国,李世民看谁不惯就揍谁,从不需要给“联合国”打招呼。当时,东北边上有一个国家叫高句丽,他们的老大招惹了李世民,就是现在号召解放全人类的那谁谁的祖先。李世民亲自带兵三十万开赴东北。大军浩浩荡荡到了辽河边上,与高句丽隔河相望,李世民一看那横无际涯的河水就犯难了,将士大多是北方人,不谙水性,还晕船,一上船就跟喝了半斤八两似的,强行渡河实在是自取灭亡。

正在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李世民的一个手下张士贵报告说有一此地富豪求见,想要捐赠行军粮草,跟谁过不去也不能跟钱过不去,所以李世民很高兴地接见了富豪,富豪邀请太宗带领全军将士到家里宴饮,再看看粮草。实际上,这富豪是小士兵薛仁贵伪装的,他想到一个过河的好点子,告诉了张士贵,跟张士贵暗中演了这场好戏。

这富豪的“豪宅”坐落在辽河边,上千间房屋用上好的锦缎遮盖着,好不气派!房中到处是绣幔彩锦,茵褥铺地,好不奢华!桌子上摆满了各类山珍海味,富豪邀请太宗入座,太宗带着侍从官员不客气地坐下,一时激动就喝高了。过了会儿,太宗发现隐隐不妥,好像整个房屋都在摇晃,屋外也传来阴风怒号的声音……他命人打开帷幔,发现大家都糊里糊涂地坐着大船,喝着小酒荡漾在辽河上。找来张士贵一问,才知道大军即将度过辽河,这便是他们想出的渡河妙计。

瞒天过海的本质就是欺骗,成功的要诀就是高超的演技。薛仁贵是贫农出生,穷得饭都吃不饱,在老婆的怂恿下参了军,机缘巧合之下出演了一个土豪,游刃有余的演技直接秒杀奥斯卡影帝。薛仁贵靠这出戏声名鹊起,一骄傲,就忘记告诫后来人: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瞒骗这种手段用在战争这种特殊场合,无可厚非,但普及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假象,未免也太“伤不起”了。大家有没有在大街上遇到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楚楚可怜地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遇到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询问或是“下班”后,这些“残疾人”瞬间满血复活拔腿就跑;有没有遭遇过聋哑人举着各种证件希望你给残疾人协会捐款,不捐不让走……

人生如戏,那叫一个不露痕迹,那些欺上瞒下的人民公仆,下面明明怨声载道,却厚着脸皮向上汇报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幸福美满,如果上级领导要求亲临现场体察民情,他们马上摇身一变成为大导演,组织各群众演员将平时杂乱不堪的街区打扫的整齐无比。还有某北半岛,相当霸气,一家三代造大神,全国上下打鸡血,在官网发布“解放全人类”的胜利战况,三天拿下南半岛,半月解放全人类,那演技精湛堪称一绝,粉丝几千万,影帝称号都不足以表达一家N口的艺术人生。看着他们神吹的胜利战况,外围人员直呼:兄弟,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

假象就像肥皂泡,只能美丽一时,幻影破灭时,残酷的现实只会让人欲哭无泪。如来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曾是一位尊贵的王子,还是家里的独苗。他的出生让父亲净饭王乐不可支,幻想了无数个美好的未来,可偏偏来了个智者,预言王子将来要离开王宫,盾入空门。净饭王不干了,独苗修行去了,王位传给谁啊?为了阻止厄运的到来,国王想尽办法。简单来说,遁入佛门的人有两种,第一种是博爱型,看到有人在受苦,就想着拯救天下苍生。第二种是无奈型,人间太复杂,他们的小心脏受不了千奇百怪的刺激,只好遁入空门,远离红尘。国王想到这点,顿然开悟,他决定让儿子生活在幸福的人间天堂,不给他任何遁入佛门的契机。就这样,悉达多住豪宅、坐豪车,生活无比幸福,就连旅游的路线都是被精心安排好的,不让一点点不好的东西出现在王子眼前。可是悉达多最终还是发现了繁华背后的贫瘠,看到了“生老病死”,原来自己19年来一直活在父亲精心编织的乐园中,醒悟的悉达多毅然决然地离开王宫,开始修行苦旅。无论净饭王的理由多么充分、感情多么真挚,甚至匍匐在地上泪流满面,他也不曾回头。

曹雪芹说过“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话要用在袁世凯身上,那是极为真切。袁世凯算是坑蒙拐骗当仁不让的集大成者,为了一己之私,先坑维新派,再坑清帝,最后坑国民革命军,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最终被言传身教的子孙给坑了。

大官僚家族出生的一介武夫袁世凯成功篡夺革命果实当时临时大总统,把国会、《临时约法》、国民党全“搞定”了,顺利当上终身大总统。1913年春,袁世凯将中南海、北海及团城划入总统府范围,号称三海。举家入住三海后,袁世凯过上了深居简出的小日子,“纵帝王之豪奢,极人间之奉养”。据记载,直到死翘翘,他只正式出入总统府四次:第一次是1913年10月10日,赴太和殿宣誓就任正式大总统,第二次是1914年9月28日赴孔庙祀孔,第三次是1914年10月10日赴天安门阅兵,第四次是1914年12月23日至天坛祭天。

对于漫天飞舞的称帝传言,冯国璋听说后,马不停蹄地进京见袁世凯,慷慨激扬地表示:大帅,你一声令下,小的就带着手下那帮兄弟力顶你。袁世凯很委屈:“你我都是自家人,我的心事不妨向你说明,我现在地位与皇帝有何区别?还要去弄神马皇帝的名号,那不是吃饱了撑得。要是你们再说什么当皇帝的话,我就离家出走。”

可见,一开始,袁世凯并没有当皇帝的打算,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袁世凯在诸多利益的关口,注定要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前浪,推动袁世凯的后浪就是袁氏子孙和西方列强。袁世凯已经五十好几了,他的子孙想要如保住现在这种幸福小日子,唯一的出路就是登上帝位。于是乎,一天,袁家项城祖茔坟丁绘声绘色地给袁世凯描述了一番他爹袁保中的坟头生出一条紫藤,蜿蜒盘绕着很像一条龙。袁世凯本来就迷风水之说,认为这是祥瑞,再加上他的妻儿亲信添油加醋:“这是天降异象,大帅应该顺天应时,登上帝位才是正确的。”“满蒙王公都有承袭,为什么咱汉人不行。”他不当皇帝的心开始动摇。1913年9月底,长子袁克定以“就医”为名赴德国,抵达柏林后,谒见了德皇威廉二世,威廉二世跟英法美一样,都是老谋深算。他跟袁克定仔细一分析,说中国非帝制不能图强,德国很支持袁大帅当皇帝。袁克定把这话添油加醋地跟袁世凯一说,袁世凯的小心脏彻底受不了了,当皇帝的心就此坚定。

为了让袁世凯全身心地支持“君主制”,袁氏子孙还专门拜访了袁世凯很尊重的大知识分子梁启超,希望他写一篇文章支持帝制。还好,梁启超不是一个没有节操的公知,他不但没有支持,反而发表了一篇题为《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千古奇文,极力批判帝制复辟。不知袁世凯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任由这一场闹剧上演,最后,于1916年,在全国人民的咒骂声中一命呜呼。

看到历史上各类算计高手的下场,不禁感慨,再美的泡沫也有消散的时候,刻意营造的美梦醒来之后只会让人无法面对残酷的现实。从实用角度来说,这类计谋的运用,都是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遇到问题,与其造假,让一个虚幻的泡泡带来一段虚幻而短暂的美好,不如面对现实,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携手前进,走出踏实稳健的步履。


第2计  围魏救赵

柿子要选软的捏


计谋指数:★★★☆☆

常用指数:★★★★☆

江湖指数:★★★☆☆


话说很久以前,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战火纷飞,各国拉帮结派以对抗劲敌。赵国仗着自己有强大的齐国做靠山四处得意显摆,公然欺负魏国的小弟卫国,魏国一看这架势,不干了,你赵国屁大点,敢在老子头上拉屎,庞涓,揍他。庞涓跟孙膑一样师承鬼谷子,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可惜他心胸狭隘,知道自己的才华赶不上孙膑,就把孙膑骗到魏国,一个劲儿地迫害,让孙膑由一个大好青年落魄成脸上带字的残疾,孙膑装疯卖傻,在魏国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幸好齐国使节爱才,偷偷将他装入马车带回齐国,推举他做了大臣田忌的谋士。庞涓虽然人品不行,但是脑子却忒灵光,赵国哪是他的对手,节节败退,最终被庞涓围住国都邯郸,眼看就要灭国了,赵国赶紧派人去大哥齐国那里求救。

条件谈妥后,齐威王让田忌任总指挥,孙膑任参谋长,迅速发兵救赵。齐国大军整装待发,斗志昂然,带着孙膑的残疾人专用小马车,正准备直奔邯郸,跟魏国血战一场。孙膑看田忌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直接给田忌一盆冷水:“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田忌不解,孙膑又道:“一般要劝架,不能上去参与战斗,那样的话,三方都会打得头破血流。我们得抓住魏国的要害,攻他软肋,让他陷入困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现在魏国跟赵国的精锐部队都调拨前线了,大后方只剩一些老弱残兵,我们何不带领大军赶到魏国的都城大梁。”田忌一听,此计可行,带着齐军直接杀到了魏国的国都大梁,魏惠王急了,赶紧呼唤庞涓。庞涓没得选,和国都相比,赵国就是一个屁,他火速传令让大部队撤退。回撤途中必经一个叫桂陵的地方,孙膑暗中让主力部队埋伏在桂陵,等庞涓的大军一到,杀他个措手不及,庞涓始料未及,最终损失惨重。

孙膑这招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从一开始就被冠上了救人解围的高帽子,给人一种正能量的感觉,然而里层却充斥着满满的邪恶,但凡目光长远的人都可以看到它骨子里的邪恶气息。人家孙膑用这个损招的时候是春秋战国,那是一个为了生存不惜一切手段的世界。在那样的世界里,抓住眼前的利益活下去才是唯一,这是战争年代特有的残忍。

说起杜月笙,大家头脑里就会自动浮现出一个老帅老帅的流氓形象,这也难怪,人家自己都形容自己是“强盗扮书生”的斯文流氓,擅长的就是耍手段、玩计谋。民国政府还是很重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海等大城市先后出现了不少电影、戏剧公司,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明星影片公司。著名作家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在报纸上登载完后,明星公司就率先拿到电影《啼笑因缘》的版权以及拍摄许可证,人们都满心期待着这部轰动的电影横空出世。但是,此地乃山寨大国,搭顺风车赚钱的人数不胜数,其中就有后台很硬的顾无为,他在南京的大戏院天天上演话剧《啼笑因缘》,赚得盆满钵满。对于这些打顺风车的家伙,明星公司有意见了,公开谴责警告,希望他们尊重知识产权,停止一切侵权行为。不少人见到明星公司的警告,乖乖收手了,但是顾无为不吃这一套,他上过战场扛过枪,后头还有大哥黄金荣,怕你是软蛋。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找关系弄了一个电影《啼笑因缘》的许可证,直接跟明星公司杠上了,随后昭告天下:本人从中央政府拿到了《啼笑姻缘》的许可证,拥有独家代理权。

明星公司哭笑不得,只能把顾无为告上了法庭,一场轰轰烈烈的“双包案”弥漫在神州大地。这么一闹,中央政府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政府迫于舆论压力,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前面发的许可证通通不作数,从今天开始,半个月后,你们谁先将影片送审,许可证就是谁的。”明星公司心里暗爽,自己开拍很久了,半个月送审绝对没有问题。

顾无为也真是闲得发慌,偏要争个输赢,为此动用了所有的关系,找来演员、编剧、导演,一天24小时恨不得掰成48小时用,昼夜不休地赶制,用十天就拍出了一部《啼笑因缘》送审,名正言顺地拿到了许可证。明星公司急了,自己的良心制作输给一部烂片,天理何在。明星公司不服气,花重金请了上海滩的名牌大律师江一平,江一平就给支了一招——围魏救赵。

“顾无为不就是仗着自己参加过革命军,还有黄金荣当靠山,咱们就把这座靠山给他弄没了,看他怎么办。”在江一平的极力推荐下,明星公司一致同意,请黄金荣的三弟杜月笙当他们公司的名誉董事,让杜月笙私下找黄金荣私了。杜月笙也不负重望,他请了黄金荣、虞洽卿等齐坐一堂,开门见山:“《啼笑因缘》这官司再打下去,非两败俱伤不可,顾无为听金荣哥你的,我现在又是明星公司的董事,要不这样,为大局着想,卖我个人情,给顾无为10万元,请他把片子收回。行不?”杜月笙是上海滩知名的流氓大亨,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黄金荣爽快地收下杜月笙递过来的10万元支票往兜里一揣,豪迈地答应搞定顾无为。这事算是完结了,据说,最后顾无为也并没有拿到什么10万元的赔偿。

表面上大家都会感慨江一平的计谋高超,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好好的一家公司,光明正大地过日子,为了赢一场官司,要靠一个黑社会头目保护才能生活,从此过上了年年月月上交保护费的日子。这是社会日趋滑落黑暗的表现!倘若是现在,你像明星公司一样遭遇了腐败的伤害,最后,却只能放下节操寻求另一个腐败阵营的“曲线救国”,那么,腐败赢了,你们都输了。输一次,死不了人,但是社会的日趋黑暗,是开向集体死亡的列车,为什么不把那思考计谋的脑细胞用来思考一下如何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生困境的一次简单选择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却给你的周遭带来了不起眼的影响。别以为腐败跟你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纵容“曲线救国”会为你人生的悲剧埋下了意想不到的伏笔。赫鲁晓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一人私利成为葬送苏联的“大功臣”。

赫鲁晓夫在中央站稳脚跟之后,对斯大林的某些做法很有意见,决定改革。改革难免侵害某些高层领导的切身利益,为了保住幸福无限的小日子,马林科夫等苏共中央主席团成员决定召开会议,把赫鲁晓夫拉下第一书记的宝座。1957年6月的一天,中央主席团会议召开了,马林科夫等七人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地数落赫鲁晓夫的不是,要求他主动辞去第一书记的职务。整个主席团成员中,只有米高扬站在他这边,赫鲁晓夫一看这阵势,不行,不能让他们得逞了。他死皮赖脸地拖延时间,好不容易将会议拖延了一天,赫鲁晓夫赶紧联系上了手握重兵的将军朱可夫。

“哥呀,你得救救我呀,我一心为了党,为了国家,我容易吗我,他们这些家伙,就是怕我们清查斯大林的大清洗,查出他们背后的猫腻,所以先杀手为强。”朱可夫想想,国家的确需要改革,大清洗中的那些冤假错案也该翻一翻,而且,救了赫鲁晓夫一条命,自己还不扶摇直上?!一阵思索之后,朱可夫认为这买卖值得做。问赫鲁晓夫:“我怎么帮你?带领大军杀进去,不太好吧?”

赫鲁晓夫说,不用那么复杂,这些家伙就是担心大清洗中自己背后那点猫腻,想办法把所有的中央委员弄到莫斯科,我们明天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这会议不仅要讨论讨论我赫鲁晓夫的去留问题,还要说说大清洗的问题,兄弟,你懂的。

朱可夫暗中命令国防部偷偷用军用飞机将所有的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随后,又让人清查马林科夫等人在大清洗期间的所有文件。第二天,300多名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检查委员齐集一堂,召开全会,大多数委员表示支持赫鲁晓夫。朱可夫用军用飞机送来的人,能不支持赫鲁晓夫?但是,事情还没完,应该说,才刚开始。

朱可夫在大会上声嘶力竭地批评马林科夫等,而且再三强调:“你们要为30年代参与血腥清洗红军指挥人员承担罪责。”回忆起那个疯狂的年代,马林科夫等人只能伤感地说:“当时谁都不得不在逮捕文件上签名表示同意,你朱可夫本人也很清楚,如果翻一翻当时的文件,大概也可以找到由你朱可夫签字的文件。”

“呵呵,”朱可夫突然转过身,自信地回答,“没有,您找不到,您去翻吧!由我签字的这类文件您是绝对找不到的!”

朱可夫这么一倒腾,马林科夫等人被指责为“反党集团”,从此离开了权力的中心——莫斯科。此后,朱可夫变得飞扬跋扈,围魏救赵这些计谋都是哥玩剩下的,手握重兵的朱可夫越来越高调,成了赫鲁晓夫的下一个打击目标,没得意几个月,就让赫鲁晓夫K.O.了。反党集团事件的发生,让苏联的法律、政治秩序等被践踏得支离破碎,民主、公平在赫鲁晓夫和朱可夫的无形刀里空留下一堆碎渣。曾经与美国相匹敌的大国,任由后面雄心壮志的领导人如何挽救,都拦不住它往黑暗滑去的决绝。

围魏救赵,看上去充满正能量,实际上骨子里弥漫着满满的小邪恶。别以为你很厉害,可以利用它做好事,少来,耍计谋的英雄都活在法律全无道德败坏的时代,现在的世界,需要的是秩序以及对秩序的维护。用围魏救赵“曲线救国”,那是打着雷锋的旗帜践踏社会运转的秩序。我们不能被狗咬一口,自己再去咬狗一口吧,我们是否得想想如何建立一个秩序让下一个人不再被狗咬或者咬了能够取得合理的赔偿?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胜战计:处于上风别得意

第1计 瞒天过海

           这也是个技术活儿

第2计 围魏救赵

           柿子要选软的捏

第3计 借刀杀人

           杀鸡偏用宰牛刀

第4计 以逸待劳

           吃饱才能干大事

第5计 趁火打劫

           决不让“机会”从指缝间溜走       

第6计 声东击西

           趁其不备,就不告诉你到底打哪儿

第二章  敌战计:棋逢敌手,输赢看人品

第7计 无中生有

           颠倒黑白大忽悠

第8计 暗度陈仓

           当面一套背面一套

第9计 隔岸观火

           坐山观虎斗,两败俱伤再一起收拾

第10计 笑里藏刀

            无事对你笑,非奸即盗

第11计 李代桃僵

            顶包大作战

第12计 顺手牵羊

            强盗小偷不解释

第三章  攻战计:煮熟的鸭子可不能让它飞了

第13计 打草惊蛇

            委婉提醒大boss:你够了

第14计 借尸还魂

            恐龙到女神,中间隔着一道天堑

第15计 调虎离山

            打不赢大的总可以揍小的

第16计 欲擒故纵

            看我如何360°无死角蹂躏你

第17计 抛砖引玉

            想不劳而获只有去做梦

第18计 擒贼擒王

            枪打出头鸟,说的就是你

第四章 混战计:乱世更容易出“英雄”

第19计 釜底抽薪

            斩草不除根,野火吹又生

第20计 浑水摸鱼

            月黑风高夜,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21计 金蝉脱壳

            跑路也要诸多花样

第22计 关门捉贼

            诱敌深入一举歼灭

第23计 远交近攻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挑事的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第24计 假道伐虢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第五章 并战计:攻守兼备下更要主动出击

第25计 偷梁换柱

            山寨A货批上再华丽的外衣都不是正牌

第26计 指桑骂槐

            桑树是无辜的

第27计 假痴不癫

            装疯卖傻肯定没安好心

第28计 上屋抽梯

            断人后路逼人上绝路未免太丧心病狂

第29计 树上开花

            论包装的重要性

第30计 反客为主

            做一个安静的好客人,很重要

第六章 败战计:丑小鸭也能变黑天鹅

第31计 美人计

            长得好看不是罪

第32计 空城计

            高大上的好戏,只此一家

第33计 反间计

            没有绝对忠诚,只是诱惑的砝码没放够

第34计 苦肉计

            苦情戏摧毁了人类最后的良心

第35计 连环计

            脚下到处都是坑

第36计 走为上

            年度最佳人气获得者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