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公司的资产,还是负债
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公司不赚钱, 就是犯罪。”作为员工就必须为公司创造利润,让自己成为公司的资产,否则就会成为公司的负债。每个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这也是公司立身与发展之根本。
从老板的角度来说,他为了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利润,会努力增加公司资产,清除负债。一旦员工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就会被列入“清除”的名单。而那些能够持续不断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员工,则会受到老板的器重。
员工应该时刻想着为公司赚钱,并把这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创造性地工作。很多人就是因为缺乏这种态度,一遇到困难就放弃,结果不但不能创造价值,反而浪费了资源。
在抱怨自己得不到重用、无法拿到高薪、无法晋升之前,我们首先应该衡量一下自身的价值。我们的价值决定了在公司里的地位。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资产,不能创造价值的人就是负债。如果我们属于负债行列,那么我们是没有任何资格向公司要求什么的;如果我们是公司的资产,那么我们就会有很好的前景。
霍建宁是李嘉诚麾下薪金最高的一位。据《香港文汇报》报道,2007年度,霍建宁将148亿港元装入了自己的腰包。按照一年240个工作日计算,霍建宁平均每个工作日挣62万港元。霍建宁的名字还不断出现在世界著名财经杂志上,他还一度成为《福布斯》评选的非美国企业全球最高薪行政总裁的第一人。
霍建宁每年为什么能够从李嘉诚那里获得那么高年薪呢?答案就是,霍建宁为李嘉诚的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霍家宁1979年加入长江实业。1993年登上和记黄埔总经理之位。当时的和记黄埔是一个烫手山芋,在80年代后期,受海外业务亏损的拖累,和记黄埔的股价长期走低。霍建宁上任之后,公司不断进行重组,很快转亏为盈。其后,他又趁赫斯基有好表现,在加拿大借壳上市,为集团盈利65亿港元。此外,他又接手处理亏损多年的欧洲电讯业务,运用高超的资本运作技巧,再次扭亏为盈,为集团盈利超过 1600亿港元,创造了全球商业界的一个神话。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企业之间最大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才积累得越多,它就越强。因此,企业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他们宁愿高薪聘请一个人才,也不愿用同样的薪水去聘请一群庸才。人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个真正的人才所创造的价值远比一群庸才创造的价值要多得多。事实上,一个人才所创造的价值是远远超过他的薪水的,公司可以从中获得高额的回报。而一群庸才所创造的利润还不及他们的薪水多,长期下去,只会将企业拖垮。
如此一来,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我们只有做公司需要的“资产”,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任何一家公司想要良性运转下去,就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产,清除负债。我们如果不能被公司作为“资产”来保存,被“清除”也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增加自己的筹码,提升自身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公司持久发展下去。
员工与公司的关系很简单,员工利用自身的能力为公司创造利润,公司则从员工所创造的利润中取出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报酬回馈给员工。真正决定我们在公司的地位和享有的福利待遇的是我们自身的价值。我们利用公司这个平台,把自身的能力转化为财富。如果我们不能创造足够的利润,公司自然也不会留下我们。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自己成为有价值的人,把自己打造成公司不可或缺的“资产”。
被利用说明你有价值
职场中经常会有人抱怨说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公司利用自己,剥削自己,压榨自己的剩余价值。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抱怨,而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有价值所以才会被公司利用。
古人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我们多年来辛辛苦苦学习,为的就是有一天能够找到赏识我们的人,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出来。而那些人之所以赏识我们就是因为我们有价值。如果我们身上没有价值,他们又何必赏识我们呢?既然如此,我们就没有必要抱怨。如果我们不想像被咀嚼过的甘蔗一样被抛弃,那么我们就努力提高自己可被利用的价值,只要我们始终有被利用的价值,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被遗弃。
职场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春风得意,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工作了一辈子的人,到头来始终在基层工作,甚至换来公司的解聘书的人。他们对职场心灰意懒。但是他们却从没有考虑过其中的原因。职场本来就是充满竞争的,大家都在奋勇争先,如果我们始终原地踏步,没有进步,那么相对来说,我们就是退步了。即使我们本本分分、任劳任怨,为公司勤勤恳恳地工作,也只能在基层徘徊,始终扮演着那个不起眼的角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