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影戏
0.00     定价 ¥ 25.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08719405
  • 作      者:
    李跃忠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  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展开
作者简介
    李跃忠,民俗学博士,法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民俗学会、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湘潭市民俗学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戏曲与民俗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灯影戏里舞动的精灵——中国皮影》、《西风吹梦——纳兰性德、项鸿祚、蒋春霖词选评》(合著)两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影戏》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运用科学的方法论,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描述,把一个个晦涩难懂的理论融入在浅显易懂的语言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影戏风俗。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影戏的起源与历史
    中国影戏自形成以来,一直得到了上至王公贵族、文人士大夫,下至市民百姓的喜爱。然而,与这种盛况不相称的是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并没有对它予以足够的重视,历史上关于影戏的纪录非常少。这给了解影戏的起源、形成、历史发展带来了许多遗憾,现在只能通过那些片言只语的文献以及少数幸存的文物,竭力勾勒出中国影戏发展的大致轮廓。
    影戏的起源
    探讨中国影戏的起源、形成是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在民间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传说。
    陕西、河北、北京、东北大部分地区,都传说影戏的形成与观音菩萨有关;而有的地方则传说影戏起源于宫廷。其中有人说起源于《史记》所载汉武帝思念亡妃事,也有的说源于汉文帝时期。相传西汉文帝刘恒时期(公元前179—前157),宫妃抱太子在窗前玩耍,巧剪桐叶作人形,映在窗纱表演,以博太子的欢笑,自此而引起影戏的出现。还有的说影戏产生于唐朝后宫。此外,有的地方传言影戏起源于孔子、子夏的“隔帘说书”;或说起源于楚汉相争之时,张良在城楼设影退楚兵之事;或说是道教人物周代黄代真人创建的。
    对于以上各种传说,我们应该要用科学的态度予以分析。首先要指出的是它们只是一些传说,不能当做信史来看,基中不排除有些是后人根据影戏的本质特征——光影艺术,杜撰的故事以增加影戏的历史和祕性。^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影戏的起源与历史
影戏的起源
影戏的形成时间
影戏发展简史

第二章  影戏的故事与传说
影戏起源、形成的故事与传说
影戏中的禁忌故事
影戏艺人逸事
其他内容的故事与传说
影戏故事与传说中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影戏的文化与民俗
影戏的请戏习俗
影戏的写戏习俗
影戏的行规
影戏艺人的行话
影戏的民俗文化功能

第四章  影戏的题材与特点
影戏的剧本形态
影戏的题材与特点
历史剧与神怪怪事
影戏的例戏
经五章  影戏的艺术与审美
影戏的表演场所
影戏的演唱艺术
影戏的操纵艺术和特技表演
影戏的插科打诨艺术

第六章  影戏影人的制作
皮影的制作
纸影的雕制工艺

第七章  影戏的流派与风格
第八章  影戏的传承与传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