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地新旅
中山东路:千米古道上处处唐宋遗物
中山东路从通波塘河到旧时的东城门口,现在的松东路为止,长约1500米,这里是旧松江府、县治中心区域。这条大街也是历次战争中损毁最严重的地方,抗日战争初期,日军飞机狂轰滥炸,中山东路大半成为废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建设。1981年至1983年,中山东路路段进行拓宽改建,筑成宽36米的沥青路面。在路中段府衙区域建起了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二中门口是一座建于元代的大楼,称“云间第一楼”,近年已修缮一新。宋代方塔周同区域建成了占地一百多亩的方塔公园,紧靠公园建了一座松江博物馆、科技馆等。1999年,方塔路以东至东门段又经过大修,路两侧建造房屋,开店设铺,商市逐渐繁荣,形成一个商业小区。路的东端南北两侧分别与茸城路、松东路相衔接。西端北侧是原来称作袜子弄现名北内路的马路,马路靠通波塘河,北接乐都路,中段过水闸桥通菜花泾。该路2001年夏开始大修至年底完工。沿途植有粗壮的行道树,枝叶繁茂,浓阴蔽日。
松江有一句俗话说:“穷管穷还有三担铜。”历次战火虽然炸毁了松江古城的很多古迹遗物,但还是未能抹去中山东路上的古老痕迹。记得是30年前,我就是从中山东路的考古开始见识了松江古时的辉煌。首先我来到中山东路东首的唐代陀罗尼经幢前。这座建于设置华亭县后108年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的建筑,是目前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据考证,经幢一般设置在较大的佛教寺院前,也有立于通衢大道左旁或墓道前面。对照文献资料,这一位置正好在华亭县通衢大道的一侧。处于华亭县城的中心位置。20世纪60年代在修复唐经幢时,上海考古工作者在对旧时经幢基础及堆积层进行清理时发现,在经幢西面数米处,离地表深半米处发现有宽约两米的元代以前的石板路面,有规整的下水道,很明显这是唐宋时期道路遗迹。在经幢东面与其遥相呼应的是北宋兴圣教寺塔,俗称方塔,被称为江南地区最秀美的佛塔。唐经幢向西行不到百米,是古城的一条主河道通波塘。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从河中发现唐代石羊和唐代鎏金铜佛像和一批越窑瓷器,其中有瓷杯、瓷盆、瓷碗、瓷罐、执壶等。这批出自著名越窑的器物质量上等,不少还完整无损、光亮如新。这些发现使上海考古工作者极为兴奋,其中几件文物都成了上海博物馆的馆藏珍宝。另外,在今通波塘西侧,区自来水厂位置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唐代开元通宝钱币等,据考证此处在唐代应是一个较大的银库或钱庄。
有了这些考古见识后,我时常会在中山东路上寻觅。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沿现在的中山东路近千米道路中,因建设需要挖开路面时,我几乎天天在那里巡察,一时采集到很多古文物标本,这一次次的发现让我大开了眼界。从现在通波塘到方塔路近1000米的道路上,在1米以下位置经常发现大量的唐宋越窑瓷器为主的遗物。而且大多是越窑烧制出的精品,由此可见唐宋时期这里是重要的生活区域,从大量精品遗物的出土,可见当时这座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水平是相当高的。
另外,1981年,松江方塔园南边挖土造湖时,也是在2米左右深处,先后在方圆数干平方米的区域内发现唐宋时期的遗物。我及时赶到那里,见到了出土的数以百件精致的越窑、德化窑等瓷器,如此集中,如此丰富,是极为少见的。同时我又在现场发现了古河道驳岸痕迹,经参照文献予以考证,这里应是宽度约50米,东西间贯通的松江唐代时一条市河。从唐经幢前的通衢大道,到方塔园附近的唐代市河,以及周围方圆数里极其丰富的唐代古遗址、古文物的发现,充分证明唐代松江华亭县城内街巷交织、市河横贯、房屋栉比、商肆喧嚣,城市已具相当规模,经济文化已很发达。当时城市居民除分居于通衢大道两侧以外,较多店舍傍水而建,形成了商市。
中山中路:繁华街市处处古韵
中山中路,东边从现在的通波塘桥起,西边至人民路,长约1000米。这是中山路上改造变化最大的地段,也是松江现在繁华的中心。1993年10月,中山中路道路拓宽工程启动,车行道、人行道拓宽至50米,两侧建造新的商业服务设施。由于道路拓宽,马路南侧拆除220户民居。改造后的中山中路车行道宽20米,为白色混凝土路面。马路两侧一大批现代化商场拔地而起,市百一店松江店、松汀商城、新纪元商厦、杏花楼、金叶食品总汇等八大商场以及农业银行松江支行、中国银行松江支行纷纷入驻中山中路。有大型综合商场、书店、洒楼、快餐中心、鞋帽专卖、金银珠宝专卖店、钟表、照相、食品总汇、理发美容等55个网点,行业俱全,各显特色。白天,市容漂亮,人流如潮;夜晚,灯光亮丽,五彩缤纷。
漫步在历史悠久的中山中路上,在欣赏丰富的文物古建筑的同时,还可听到不少有趣的历史故事。在莫家弄口会听到明代两位大画家的故事。谁会相信大书画家董其昌参加郡试时还因为书法见绌而置第二,后发奋习书。莫家弄位于西门外岳庙西侧。南起中山路,北至荷叶埭东段。宽约2米,长约180米,为届民区通道。弄底东边有莫园,为明代浙江布政使莫如忠别宅园林。董其昌曾拜莫如忠为师,在该同学习书法。莫园为董其昌成名前的重要读书处。今莫家弄还有一事值得留念,1981年松汀开始修新县志,办公室就设于莫园之中,后获得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最高奖项一等奖的《松江县志》就是成稿于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