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
0.00     定价 ¥ 25.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63925971
  • 作      者:
    《南方周末》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亚洲第一共和,是我们民族群体的光荣与财富。在乱象中演练共和,是一个生命体在学习成长,是一个古老民族迎接新生的阵痛。
    这里汇集了《南方周末》二十五年的精华代表作杨兴峰  范以锦  江艺平  白岩松  易中天杨锦麟  贾樟柯  陈丹青  童兵  展江郑重推荐。
展开
内容介绍
    《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精选《南方周末》“往事版”作品,关注晚清及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多角度解读中国传统集权社会瓦解及“亚洲第一共和国”创立的艰难历程。对于晚清变局和民国乱象,我们的认知正日日廓清。而《晚清变局与民国乱象》,就可能提供一个标本和范例。
展开
精彩书摘
    难为李鸿章
    光绪十九年(1893年)正月,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事务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70寿辰,慈禧太后赐他“调鼎凝厘”匾额,亲书寿联“栋梁华夏资良辅,带砺河山锡大年”,有清一代,他得到了人臣的最高礼遇。次年(甲午,1894年)四月,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南洋之南琛等6舰、广东之广甲等3舰亦前来会操,30多艘军舰经大沽、旅顺、大连湾、威海卫,呈威海上,历时半月,二十一日回到天津。二十八日,朝鲜东学党举事,清军应朝鲜国王乞援入朝平乱,日本趁机入侵朝鲜,不久,两国开战,清军水陆皆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十七日,李鸿章赴日签订《中日讲和条约》(又名《中日马关条约》),半生功业,毁于一旦,从此,蒙羞忍辱,留下千载骂名。
    初办交涉,条约甫订,日本即侵台湾
    同治九年(1870年),47岁的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是年(日本明治三年),日本遣柳原前光使华,商请通商立约之事,朝廷命李鸿章与日使谈判,从此涉入对日外交。
    翌年,日本又遣大藏卿伊达宗城前来议约,柳原前光为副使,朝廷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之在天津谈判。柳原去年所呈约稿以两国互利、平等通商为辞,伊达却欲废前稿,参照清朝与英、法等国签订的通商条约,择其有利于日本的条款另立新约,李鸿章严词拒绝,迫使伊达让步,七月,签订了“中日修好条约”18条,“通商章程”33款,附以两国海关税则。这是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与中国签订的头一项条约,因未达到日本的期望,伊达宗城回国后即被免职。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柳原前光奉使来天津要求改约,李鸿章不允,讽其朝三暮四,背盟毁约,柳原惭愧而去。日本不肯甘休,非要得到与英、法等国对华通商的同等权利不可,十一月,再以外务卿副岛种臣出使,力求改约,朝廷竟许之。同治十二年(1873年)四月,李鸿章在天津与日本换约。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日本终于达到了目的,自此轻视清廷,蓄意寻衅。
    同治十二年五月,因琉球渔民遭台风漂至台湾被原住民杀害一事,日本派专使柳原前光来京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交涉。
    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答道:“‘番民’之杀琉民,既闻其事,害贵国人,则我未之闻。夫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相杀,裁决在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过问?”柳原前光拿出被害者中有四位小山县渔民的证据,并力争琉球属日本版图,且问:“贵国已知恤琉人,而不惩台‘番’者何?”毛昶熙答:“杀人者皆‘生番’,故且置之化外。日本之虾夷,美国之红番,皆不服王化,此亦万国之所时有。”柳原前光威胁道:“‘生番’害人,贵国舍而不治,我却将问罪岛人,为盟好故,使某先告。”毛昶熙答:“‘生番’固我化外民,伐与不伐,亦惟贵国所命,贵国自裁之。”柳原前光归国后,日本抓住中方答问中的失误,借机兴师。
    同治十三年(1874年)五月二日,日军1600人乘军舰3艘兵发长崎,三日后在台湾登陆,屠杀台民,尽毁村落,后又派舰一艘,增兵至3000人,因遇台民抵抗,战事不利,又值夏季,士兵不服水土,伤员渐增,日军开始修军营、建医院、造桥梁、开荒地,作长期驻守的准备。李鸿章电告总理衙门,清廷急命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督福建水师赴台湾观察敌情,抵台后,沈命福建藩司潘蔚、台湾道夏献纶与日军交涉。日将气焰嚣张,反复争辩:“我国暴师海外,糜财劳师,为贵国开草莱,锄顽梗,费用耗损,岂可胜计?”潘蔚当即表示:“若然,则将为日本偿军费。”
    当日即拟约三条:一、中国偿日本军费;二、中国严驭“台番”,令日本渔民因风漂台时不受伤害;三、立约后,日军撤出台湾。
展开
目录
总序:不死的理想随书页飞扬

第壹辑 晚清变局
拳民不是秘密的秘密
120名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前前后后钱
难为李鸿章
“北洋系”是怎样兴起的
郭嵩焘的“反腐”悲剧
曹汝霖给西太后讲立宪
预备立宪是怎样搞起来的
改良与革命的龟兔赛跑——“预备立宪”为什么救不了清政府
谘议局不愧为代议机关
资政院弹劾军机大臣
清末三个大学堂章程
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
晚清西医在中国
康有为的经济生活
晚清儒者的“引西救儒”
末代状元刘春霖如何当国民代表

第贰辑 民国乱象
回望百年共和路——袁伟时教授访谈录
《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民国产婆”赵凤昌
陶成章案与光复会的灭亡
有计划的死:梁济对民初共和体制的失望
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
当皇帝,还是当终身总统
宋教仁之死: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
辛亥革命时期的蒋介石
蒋介石对l948年行宪的“反省”
国家与世界:五四时代读书人的徘徊
“书生论政”的悲喜剧
导致“西安事变”的个性冲撞——蒋介石日记解读
豪杰—圣贤—真命天子——评《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飞机洋狗”事件与打倒孔祥熙运动——一份不实报道引起的学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