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山之南,海之北 : 徜佯西南欧
0.00     定价 ¥ 49.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313167491
  • 作      者:
    叶永烈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亡》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的真实记录;《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华丽转身》、《出没风波里》:《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走进历史深处》以及《他影响了中国——陈云》、《中国改革第1将——万里》、《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
  作者也致力于“行走文学”的创作,著有“叶永烈看世界”20册,包括《美国!美国!》、《我在美国的生活》、《三探俄罗斯》、《米字旗下的国度》、《如画北欧》、《樱花下的日本》、《大陆脚游台湾》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叶永烈看世界”系列 山之南,海之北:徜徉西南欧》是叶永烈先生游历西南欧洲,接连走访葡萄牙、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和法国南部5国的20多座城市后所作。不论是曾经的殖民帝国西班牙和葡萄牙,袖珍小国安道尔、摩纳哥,还是浪漫法国南部,风情各异的西南欧洲;不论是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以及海港城市巴塞罗那,还是法国南部的马赛、戛纳,作者都以充满细节、花絮的笔触,从历史与文化的双重角度,记述走访这些世界名城的见闻。对于喜欢旅行以及窗外世界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叶永烈看世界”丛书中的又一本好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叶永烈看世界”系列 山之南,海之北:徜徉西南欧》:
  最初的印象
  初来乍到的我,对葡萄牙的一切都感到新鲜。
  起床之后,感觉里斯本的气温跟上海差不多,早晚略微低一点,但是这里天亮时间比上海晚,通常7:30才亮,傍晚18:00天变黑。位于欧洲西南端的里斯本,冬日几乎无雪,据称仅在2006年1月28日和1月29日因受北极的冷锋影响下了一场小雪,但在此以前整整40年没有降雪的记录。由于地处大西洋之滨,夏日无酷暑,所以就气温而言,里斯本是人类宜居城市。里斯本是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6.9℃,最高气温在7月份约37℃;最低在1月份约2℃左右。
  也正因为里斯本傍海,所以一年365天之中约有100天下雨,尤其是冬日雨多。所幸我在里斯本的日子里,天宇清明,蓝天白云。蓝得那么透明,白得那样纯净。这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我把在里斯本拍摄的一部分照片用微信发给儿子、儿媳,他们惊叹:“葡萄牙的天真蓝!”人们开玩笑地说,在葡萄牙旅行,要么带好太阳眼镜,要么带好雨伞。在这里,一出太阳就万里无云,阳光强烈;下起雨来倒也爽快,哗啦啦一阵而已,不大有上海黄梅天那种下个没完没了的牛毛细雨。
  天凉好个秋。我很快就发现,在这秋日,里斯本街头的人们乱穿衣:有人穿短袖T恤,着短裙、露香肩,有人穿长袖衬衫,也有人穿夹克衫,离谱的是还有人穿羽绒服。不过,经过细细观察,穿短袖T恤、长袖衬衫的大都是本地人,而穿得多、穿得厚的大都是外国游客。
  我在里斯本所住的AldeiadosCapuchosGolf&SPA是一家四星级酒店。那里的酒店很强调星级,不仅把那几颗星醒目地标在招牌之下,标在大堂里,甚至印在餐巾纸上。AldeiadosCapuchosGolf&SPA倒是名副其实的四星级酒店,不仅装修精美,规模相当大,而且在后花园里有颇大的露天游泳池。
  最令我惊讶的是,我订的是普通标准间,打开416房门之后,却发现是一个套间。外间设有厨房、餐桌,还有可供孩子睡觉的折叠式长沙发,内间则是双人大床。厨房设备一应俱全,有冰箱、电炉、微波炉,还有不锈钢锅以及盆碗刀叉。如果带着孩子到里斯本旅行,还可以在这里开伙呢。这使我记起在美国佛罗里达住过的“STAYAMERICA”,也就是“美国长住宾馆”,跟这家酒店相似。
  在葡萄牙的宾馆乘坐电梯,发觉跟中国不一样。
  要去葡萄牙宾馆大堂所在的底层,在电梯上要摁“0”字键。那么摁了“1”字键,到达2层;摁了“2”字键,到达3层……来到里斯本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成了“文盲”。
  这里到处写着我看不懂的葡萄牙文。当然,葡萄牙语也听不懂。只有在重要的公共场所,在路标上的葡萄牙文下面写着英文。这里的“涉外部门”工作人员会讲英语,普通百姓会讲英语的不多。比如,问洗手间Restroom,听不懂;问厕所Toilet,也听不懂;问WC,偶尔有人会听懂。
  葡萄牙与西班牙同处伊比利亚半岛,紧紧挨在一起,可是葡萄牙人讲葡萄牙语,写葡萄牙文,而西班牙人讲西班牙语,写西班牙文。葡萄牙语跟西班牙语属不同的语种。我问一个当地朋友葡萄牙语、葡萄牙文跟西班牙语、西班牙文到底有多大的区别,他经常往来于葡萄牙与西班牙,很熟悉两者的异同。他说,打个比方,葡萄牙语跟西班牙语的差别就像北京话跟四川话的差别。在他看来,葡萄牙语柔软,更加好听些。葡萄牙语中有5个鼻化元音,在西班牙语里是没有的。如果把话讲得慢一点,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葡萄牙人大都能够听懂西班牙语,而西班牙人也能听懂葡萄牙语。由于西班牙比葡萄牙大得多,人口也多好几倍,平常去葡萄牙的西班牙人多,而在西班牙接触葡萄牙人的机会相对要少,所以大多数葡萄牙人都能听懂西班牙语,而西班牙人听懂葡萄牙语的则要少一些。至于葡萄牙文与西班牙文,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大,所以彼此都能看懂对方的文字。
  到了葡萄牙(包括西班牙),仿佛作息时间也随着当地人改变:下午二时才午餐,而晚上八九点钟才晚餐。
  这里在周末,绝大部分商店关门,不像中国,周末是商店营业的黄金时间。
  平常,在街头、树下,这里一摊,那里一拨,可以看到葡萄牙人坐在那儿慢条斯理地喝着啤酒、葡萄酒,聊天。这叫“露天吧”。在西班牙,我也同样见到众多的露天吧。
  葡萄牙和西班牙许多“上了年纪”的城市,往往被分为旧城和新城。这样,完整地保存了旧城的历史面貌。
  组成这些旧城的“元素”,大体上包括雕像、教堂、城堡、石子路。不光是葡萄牙、西班牙如此,几乎整个欧洲都如此。
  在广场、通衢、公园,尤其是宏伟的建筑诸如王宫前,必定有“高大上”的铜雕。雕像往往横刀立马,做高瞻远瞩状,纪念的是帝王将相。也有无刀无枪,也不“气壮山河”者,作沉思状,则往往是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以及各种文化名人。
  教堂是“上帝的家”,是最考究、最艺术的建筑。大凡哥特式教堂,高高的尖顶刺破苍穹,成为城市天际线最醒目的三角形符号。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的教堂,都经过精雕细刻,反复打磨。步入教堂,高高的穹顶,无数的浮雕,华丽之中透着庄严。尤其是一座城市的主教堂,总是成为地标式的建筑。即便是社区里的小教堂,也从不马虎,相比一般建筑要精致典雅。
  城堡或者建于山巅,或者建于扼守海滨或者河流的战略要冲,依仗又高又厚又坚固的城墙御敌。山顶上的城堡,则往往内为王宫。粗石砌成的城墙如同坚硬的甲胄,紧裹围着无比精美、富丽堂皇的王宫。国王和王妃们在那里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
  ……
展开
目录
序章:欧洲的西南角
万里关山飞渡
山之南,海之北

曾经的海上霸主
最初的印象
长方形国家
欧盟·欧元·申根
葡萄牙的“一代天骄”
发现好望角与巴西
海上霸主的兴衰
葡萄牙的三次危机

葡萄牙之旅
登临圣乔治城堡
雪白的凯旋门
漫步里斯本新城
美味的名片——蛋挞
欧洲的“天涯海角”——罗卡角
“007”故乡——卡斯卡伊斯
埃维拉的人骨教堂
在葡萄牙亲历急诊
“软木王国”
“葡萄之国”

西班牙往日的辉煌
“毫无感觉”进入西班牙
站在山巅的黑色公牛
“钻”进马德里地下
东方广场的故事
步入马德里王宫
第一英雄哥伦布
女王慧眼识英才
历尽艰辛发现“印度”
终于查明新大陆
瓜分世界的“教皇子午线”
“日不落帝国”的旭日与夕阳

巴塞罗那风光
“地中海明珠”
三度华丽转身
怪才高迪的“奇葩”建筑
万国博览会留下的足迹
巴塞罗那奥运会享誉世界

西班牙各地
古都托莱多
西部要塞卡塞雷斯
古色古香塞维利亚
东南之城格拉纳达
小城龙达与海明威
海明威——斗牛“粉丝”
地中海美丽小镇米哈斯
塞万提斯·风车小镇
西班牙“国饭”——海鲜饭
“橄榄油王国”

两个袖珍国
翻越比利牛斯山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安道尔
小而精致的国家
悬崖上的小国摩纳哥
全世界最富有的小国

漫游法国南部
空客的家乡图卢兹
泉水精灵·罗马遗风——尼姆
法国第二大城马赛
影都戛纳静悄悄
教皇之都阿维尼翁
香水之都——格拉斯
度假胜地尼斯

尾声
归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