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变迁之神 : 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
0.00     定价 ¥ 35.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7510315
  • 作      者:
    (美)韩森著
  • 出 版 社 :
    中西书局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变迁之神》一书致力于从一般民众的视角来探索民间信仰的变迁,以民众信仰的出发点入手对南宋一代中国民间信仰进行了精炼的勾勒,进而探究唐宋间社会的变革,是西方世界系统研究宋代民间信仰的开拓性著作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芮乐伟·韩森(Valerie Hansen),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汉学家。除本书外,另著有《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开放的帝国——1600年前的中国历史》、《丝绸之路新史》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含绪论、结语共分为七章。第二章“民众的选择”,韩森认为至少在神祇世界中,民众往往同时向源于不同宗教传统的众多神祇寻求保护,他们的选择与表面的宗教倾向无关,神祇的灵验才是引起这一神灵体系变动的根源。第三章“理解神祇”,韩森通过对鬼怪故事的分析,对人神关系进行探讨。在第四章“赐封”中,韩森对官方通过赐封神祇作用于民间宗教进行了论述,提出官方以赐封制度控制民间神祇,更多地介入了民间宗教事务。而不同的社会阶层则为自己所信奉的神祇争取官府的赐封,官方由此把住了地方社会的脉搏。在第五章“湖州个案”中,韩森借助方志和碑铭资料,对湖州祠庙中所供奉的神祇进行整理,揭示了不同类型神祇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的变更。第六章“区域性祠祀的兴起”,则对五显、梓童、天妃、张王这四个神祇走出其起源地,为更广大地域的民众所信仰的现象进行研究,强调唐宋转折时期商业革命对神祇崇拜的巨大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包伟民“译者前言”
  韩森在书中这样对民间宗教(popular religion)下定义:相对于知书达理的士人们所信奉的经文宗教(textual religion,即儒释道),它主要是为不识字的民众所信奉、所参与的一种宗教。民间宗教存在于社会的基层,其教义大多由民众口头相传,并无付诸文字的经文,因此传世史籍中有关民间宗教的记载十分有限。
  从某种角度说,相比于经文宗教,“惟灵是信”的民间宗教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精神,更贴近中国民众生活的实际。但我们自身作为这一社会的成员,耳濡目染,习以为常,有时并不十分在意民间宗教的文化寓意。只是当域外学者从异质文化背景出发,对“惟灵是信”惊讶不已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借域外学者的目光,以认识民间宗教的文化特征,这就是我们决定翻译韩氏此书的主要出发点。
  将民间宗教这一主题放到12、13世纪的时代背景中去,还引发出一个中国历史在那个特定时期所经历的演变与发展的问题,即所谓“唐宋转折”,这就是韩氏此书所研究的历史主题。
  唐宋之际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中外史学家对这一转折的性质存在着意见分歧,不过对从唐至宋中国社会所发生的诸多变化,却颇多共识。在西方,“唐宋转折”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课题,对它的研究已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其中关于宗教史的论著也颇为可观,不过几乎全都集中于释、道二教,以及介乎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儒教。全面论述村氓市夫的信仰,并以此来探究唐宋间社会变革,《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一书可谓首创。此书问世已近十年,至今仍属这一领域代表性的学术成果。
  ……
展开
目录
再版说明
译者前言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谢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民众的选择
第二章  理解神祇
第四章  赐封
第五章  湖州个案
第六章  区域性祠祀的兴起
第七章  结论

附表
引书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