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只有一件事比陪孩子写作业更难,那就是陪孩子练琴了。几乎百分之百的琴童都会有放弃学琴的念头。金鼎奖作者叶安德因为自己家孩子也有这个问题,创作了《钢琴陪伴我》这本书。
书中描写了小琪从喜欢钢琴到感到枯燥、挫败,再到爱上钢琴的故事。
如果您的孩子因为忍受不了日复一日枯燥的练习而想放弃,或是因为钢琴演出失败而一蹶不振,看看《钢琴陪伴我》吧。相信每一个学琴的孩子,都能从《钢琴陪伴我》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都能从中汲取温暖和力量;都会明白那些学琴路上的欢笑与泪水,终将化作美妙的音符,演奏出多彩人生的喜怒哀乐。
孩子,愿钢琴成为你一生的挚友和永远的寄托,愿音乐的力量带领你穿越迷茫,向着温暖明亮的方向!
看到小琪很喜欢钢琴音乐盒,妈妈送了一架真正的钢琴给小琪,还为小琪请了钢琴老师。老师表扬小琪特别有天分,鼓励小琪参加演奏会。为了参加演奏会,小琪练琴的时间越来越长。演奏会开始了,小琪很紧张,结果弹错了,还没弹完,就冲下了台。
受到演奏失败的影响,小琪不想再练琴了。
最终,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小琪再次开始弹钢琴,并感受到钢琴带来的力量和温暖呢……
导读:孩子,愿你一生有钢琴为伴
很多孩子和钢琴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始的:听到邻家哥哥或姐姐用钢琴弹奏出美妙的音符,或是看到电视上的钢琴演出,或是路过琴行,或是听了一场音乐会之后,孩子突然说:“我也想弹钢琴!”书中主人公小琪的故事则是这样开始的——妈妈看到小琪那么喜欢钢琴八音盒,就送了一架真正的钢琴给她。
也许不少家长曾想象过,孩子在美轮美奂的舞台上,激情澎湃地演奏出美妙绝伦的旋律,然后优雅地起立、鞠躬,台下掌声雷动。
可是在现实中,孩子在练琴的过程中也许会因为家长或老师的批评而产生逆反心理;也许会因为学不会高难度的曲子而有挫败感;也许会因为忍受不了日复一日枯燥的练习而想放弃;也许就像书中的小琪那样,会因钢琴演出失败而一蹶不振……结果,就像书中描写的那样,“珍贵的钢琴变成了没有音乐的桌子”,很多孩子从“喜欢弹钢琴”变成“不想再碰钢琴”。
著名钢琴教育家茅为蕙在《孩子学钢琴,父母先上课》一书中说过,如果孩子的逆反情绪比较严重,用什么办法都不能让孩子继续练琴,那么“在这个阶段,可以停一下练琴,但千万不要停下对孩子音乐上的教育,比如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听CD,哪怕是吃饭、开车的时候,放CD让他感受一下音乐也好。绝大多数情况下,停一段时间,孩子的情绪会缓和,毕竟他练了这么多年钢琴,自己已经培养出深厚的感情和自觉性”。
就像书中的小琪那样,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个契机,她会坐到钢琴前,弹奏一首她曾经觉得枯燥无味的曲子,体味到“美妙的琴声,就像杉树林里的鸟儿在歌唱、彩蝶在飞舞;是花香、是果实……”,感受音乐流淌过指尖,让音乐抚慰心灵。
这一本《钢琴陪伴我》,献给所有在学琴路上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摔倒了又爬起来的孩子和家长。相信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会真的“爱上钢琴”,在黑白琴键上弹奏出多彩人生的喜怒哀乐。钢琴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挚友和永远的寄托。
孩子,愿你一生有钢琴为伴。
精彩内文:
果然没有令人失望,小琪很快就越弹越好了。
小琪玩耍的时间,越来越短;练琴的时间,越来越长。
舞台上灯光很亮,小琪很紧张,脚又不听使唤,像是在沙漠里行走,快要走不动了。
美妙的琴声,就像杉树林里的鸟儿在歌唱、彩蝶在飞舞;是花香、是果实……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