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
0.00     定价 ¥ 22.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807531432
  • 作      者:
    卡尔·威特, 蒙台梭利, 铃木镇一著
  • 出 版 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家庭教育经典读本)》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教育范本,全球流传最广泛的三种教育方法。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教育得当,都能成为非凡之人,几百年来,这些教育方法改变了亿万人的命运,被奉为最有效的教子宝典。
  良好的教育方法是成就天才的唯一途径,即便是禀赋一般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能成为非凡的人。
展开
作者简介
  卡尔?威特,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牧师,对教育富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开发同时开始,并用自己的理论实践教育自己的儿子卡尔?威特,使之成为传奇的”天才”。  
  蒙台梭利,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为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和实现世界和平奋斗了一生,生前曾经获得许多荣誉和奖励。  
  铃木镇一,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小提琴教学法“的创始人。1933年起开始从事幼儿小提琴教育,1945年担任日本“才能教育研究会”会长。1946年开始才能教育运动,倡导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他创立的“铃木小提琴教学法”遍及欧、美、亚许多国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家庭教育经典读本)》收录了世界著名的三种教育方法,包括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以及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卡尔·威特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儿子,使之9岁考入大学,13岁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在各地建立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致力于“为孩子提供发展机会”的教育方法。她不仅是伟大的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为儿童和人类精神的复兴奉献了一生。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铃木镇一致力于对孩子的“天才”教育,培养出了大批的“天才”儿童。其《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一书是全球利用音乐教育儿童的权威经典之作。
展开
精彩书评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利用自己的理论实践于儿子,使之9岁考入大学,13岁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教育理念被 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展开
精彩书摘
  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遵循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对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实现的能力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的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长,有的动物的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则很短。但不论是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么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其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其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的4天里不放在母鸡的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其出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鸡的声音,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又如,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具备了。
  其实,人的能力也是这样的。儿童的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来发展或实现的,所以即使生下来有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对他的教育,他的能力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
  因此,教育孩子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极力地减少甚至杜绝这种递减。由于造成这种递减的原因是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致使其枯死,故而教育孩子的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和空间。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做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孩子的潜在能力的递减呢?
  卡尔·威特认为,应该尽早实施教育——从孩子出生那天就开始对其进行教育。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大不相同,他们对事物的记忆不是在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地观察与接触中,将对整个事物的印象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
  所以,对3岁以前婴儿的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模式的识别能力,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而且他们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是成人远不能及的。这时,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人们用笔在上面涂抹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换而言之,也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你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人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的能力的大脑的话,他也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个人的素质。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模式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接受了卡尔·威特的这一教育思想,坚持早期教育,使女儿的记忆能力明显的超过了普通的孩子。以“认生”——婴儿第一次表现出记忆能力——为例,刘亦婷3个月大时就开始认生,比普通的婴儿提前6个月;6个半月就出现了理解记忆(即明白词语与物体的关系),而50%的婴儿则是在10个月大时出现的。当长到13个月时,她的记忆力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飞跃。在记忆方式上,她已不再仅仅依靠人类3岁以前所特有的“模式记忆”,而是提前萌发了3岁之后才有的“分析记忆”能力。经过妈妈的不懈努力,她对女儿的教育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女儿满1岁半时,妈妈就试着教她背唐诗。刚开始是两个字为一段地教她,没过几天,女儿就可以流利地背诵“朝辞、白帝、彩云……”虽然她并不懂诗的意思,但唱歌一样的朗诵,却能使她感悟到诗歌韵律的美妙。自那以后,婷婷的学习热情一直很高,姥姥教她背了一首诗:“雄鸡一唱天下白,千家万户把门开……”在从工厂的路南区到路北区的路上,她看见一只公鸡就把这首诗背一遍。
  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婴儿期,每天重复输入相同的词语,不断地刺激孩子大脑里的词汇库,可以使孩子的记忆力迅速地发展。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应该给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的婴儿“硬灌”些什么呢?简单地说,这些内容大致是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的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这类东西;另一方面则是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展开
目录
前言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一本书造就的天才
卡尔·威特的誓言
神奇的天才
世界上最早的育儿亲历手记
天才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运用递减法则
让孩子及早掌握语言
不要使孩子的理性蒙上阴云
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孩子是否需要伙伴
愉快而幸福地玩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不要对孩子表扬过多
培养孩子的善行
培养爱好,陶冶情操

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教学法
创建“儿童之家”
0~3岁是教育的黄金时机
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以孩子为中心
编制适合孩子的教具
适应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本能
有准备的环境
感官训练
读写算的练习
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
在吸收心智驱动下学习
重视孩子的敏感期
自由必须以纪律为前提
奖惩对孩子没有效果
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

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音乐才能教育的奇迹
从艺术中认识到人生的价值
铃木发起的小提琴教育法革命
能力并非遗传
能力是生命机能的别称
重视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的作用
本国语教育的经验
能力的培养与前进的速度无关
我的孩子能成才吗
家庭是培养孩子能力的重要条件
从孤儿到世界一流的音乐家
环境影响能力
石器时代培养不出贝多芬
性格就是能力
从容易的事情开始
孩子失去兴趣的原因
“玩”学习
只要干则会
孩子喜欢重复做事
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
不要任意指责孩子
如何矫正缺点
“要用功学习”造就了不用功的孩子
与孩子交心
为什么“跟不上”
“自己无能”的苦恼
不是教,而是培养
培养毅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