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祸国宰相严嵩
0.00     定价 ¥ 14.00
青岛市图书馆
  • ISBN:
    9787500466543
  • 作      者:
    张显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以史为骨,以实为肌,以事为络。
  名家著作,还历史原貌。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显清,1937年生,原籍河北省兴隆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65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研究生毕业,导师吴晗,毕业后主要从事明史研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主要学术著作有:《严嵩传》、《孙奇逢传》、《明代政治史》(主编之一)、《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副主编之一)、《张显清文集》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四月,在江西袁州府分宜县介桥村外一处墓地的草舍里,寄栖着一位八十七岁的老人。他在饥饿、病痛、哀怨的沉重袭击下,悄然离开人世。既没有人前来吊唁,也没有棺木殡葬。这死者便是曾做过二十年宰相、削官归乡的严嵩。
  昔日的严嵩“贵极人臣,富甲天下”,但结局却这样悲惨凄凉。原因何在?答案是贪婪害了他。贪图权位,使他由诗坛一秀逐渐蜕变为谄媚取宠、阴险狡诈、残害忠良的奸佞;贪图钱财,使他由一名寒士逐渐蜕变为吸民膏血、疯狂敛财、“自古权奸所未有”的贪官。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嗜权如命,贪财无厌,败坏朝政,涂炭百姓,结果落得个身败名裂、人亡财空的可耻下场。
  严嵩蜕变人生历程所显示的历史警示,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展开
精彩书摘
  我国隋唐以前盛行世族门阀制,门第高低是选官的依据,血统贵贱决定人的政治地位的高下。此后随着世族门阀制度的衰落,科举考试成为进入仕途、升为官户的主要途径,原来的血统、门第已不起决定作用,即使是平民寒士也可通过科考发迹为达官显贵。
  现实生活告诉严嵩祖父、父亲,依靠做过布政使的先祖的血统是改变不了他们的社会地位的,只有让严嵩“读书而求科第”,才能“居官而求尊显”。因此尽管家境贫寒,还是节衣缩食为其延师授教。
  江西人文荟萃,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亦给予青少年严嵩以强烈的感染。这里有发达的儒学,哲人辈出。崇仁吴与弼是明初理学的代表。这里还涌现了许多政治家,明初致有“朝士半江西”之称。传统的文化习俗和前辈的显赫地位不能不对严家与严嵩本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迷人的诱惑力。于是他在猎取功名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辛的跋涉。
  严嵩咿呀学语,父亲便把他抱置膝上“日授之书”,“督课寒暑不辍”。到了换牙的时候,已经书史“皆成诵,亦能为文”,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惟教此子,他不足计也!”乃立家塾,聘良师教之。他聪慧异常,于书过目不忘,作对联每有奇语,而且“早有大人之志”,乡人皆“视为神童”。
  知县莫立之闻知管内有此神童,欲召之进入县学。严嵩父亲一方面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为无力交送拜见老师的贽礼而愁闷。莫知县慷慨地承诺,贽礼由他承担。在他的帮助下,严嵩补为分宜县学博士弟子,这年他才八岁。两年以后,江西提学使敖山巡视分宜,测试严嵩,对其所作对联大加赞赏,决定增加他的学费补助。后来又递补为廪膳生员,由官府免费供给膳食。
  继任知县曹忠也很赏识严嵩文思敏捷,特允许他与自己的儿子一起学习。一日,曹忠见严嵩的扇面上画有游鱼戏水之景,便出联语,要其对答。曹忠的上联是:“画扇画鱼鱼跃浪,扇动鱼游不移刻。”严嵩立即对出下联:“绣鞋绣凤凤穿花,鞋行凤舞又一夕。”又有一次,曹忠出上联:“关山千里,乡心一夜,雨丝丝。”严嵩对日:“帝阙九重,圣寿万年,天荡荡。”似乎幼稚的心灵已经飞向紫禁宫阙,叩拜皇上万寿无疆。严嵩在县学治《诗经》。经过八九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结业。县学学生称“生员”或“诸生”,即通常所说的“秀才”,免其本人及家内二丁徭役。生员虽属官绅等级的底层,但在身份上已区别于庶民百姓。
  弘治八年(1495),严嵩十六岁,正值乡试之期。试前,父亲忽然病逝。父亲弥留之际,抚摸着严嵩说:期望你科考中第,“以成吾志”,果能如此,“吾目瞑矣”。按封建礼制,丁忧期间不得参加科考,严嵩遂徒步二百余里,远赴清江,投钱慎门下,继续学业。弘治十一年,严嵩十九岁。这年秋天,他满怀信心地来到省城南昌参加乡试。果然一举中式,名列第十六名,考中举人。在鹿鸣宴(科举考试之后举行的宴会)上,因为他“貌赢(瘦弱)鹑衣(衣服破烂)”,监考官李遂对之不屑一顾。但是消息传到分宜,整个乡里,都为之轰动。
  弘治十八年,二十六岁的严嵩赴京参加会试。此科礼部会试选中进士三百零三名,严嵩名列第三十八名。在接着的殿试中,严嵩考中二甲进士第二名。一甲进士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若干名;三甲进士若干名。严嵩殿试序列排在第五名。然后他又被考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深造,“储才馆阁”。正德二年(1507),庶吉士结业,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他终于跃过了龙门,步人了官宦行列。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考取功名
一 起家寒素
二 二甲进士

第二章 钤山养望
一 归隐钤山
二 诗坛一秀
三 “北望几回仍赴阙”
四 再隐钤山

第三章 议礼得宠
一 何谓“大礼议”
二 国子监祭酒
三 得君之始
四 升任礼部尚书
五 决定性的一步
六 扈驾南巡
七 贪迹初现

第四章 赞玄固宠
一 皇帝修仙
二 青词宰相
三 烧炼“秋石”
四 试服仙丹
五 旷世殊荣

第五章 争夺首辅
一 明代的内阁
二 夏言三起三落
三 初任首辅
四 夏言还朝

第六章 谋杀曾铣、夏言
一 誓复河套
二 风云突变
三 曾铣之死
四 夏言之死

第七章 庚戌之变
第八章 将相争斗
第九章 诸贤罹难
第十章 东南倭患
第十一章 “小丞相”严世蕃
第十二章 败落
第十三章 巨额家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