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当代诗歌的精神分析
0.00     定价 ¥ 38.0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8730684
  • 作      者:
    敬文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向下看一就是把头伸向时代在阳光中留下的阴影里阴影是任何一件事物都无法掩藏的根本屠性,有如孙大圣那根仓皇之中竖在庙宇后边的尾巴,阴影也为诗人们提供了认识时代生活的另一个特殊角度。<br>    在一个忙碌、快速、高效、人情淡薄如纸和崇尚可以而且必须以金钱来标价成功的时代,当普遍的耳光不仅仅打向诗人,而是扇向几乎所有一深度一或者带有一深度一意味的东西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这个时代对诗人和诗歌另眼相看。
展开
精彩书摘
    诗歌中的叙述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诗歌犯不着去抢占小说的地盘。诗歌中的叙述归根到底只能是一种伪叙述或不可能的叙述。我们不妨说,叙述是为了带出不可能被叙述的东西。这不可陈述的部分就是那些“光斑”,那个“零”。这里边的真实含义毋宁是:零存在于除零之外的所有实数之中,抒情存在于所有的动作(叙述)之内。经过提炼、蒸馏、过滤的纯抒情(比如小孩子那简化式的哇哇大哭)是靠不住的;唯有在令人绝望的、无聊的动作系列中,被其稀释的“光斑”才有意义。因为它既不提纯光斑,也不抛弃光斑。从这个角度看,叙述的90年代并不是对抒情的80年代的彻底背离,而是有礼貌、有风度的继承。80年代那特有的反思在此也有了双重转换:首先是从反思社会转为反思个人生活;其次是把抒情性的愤怒、宣泄溶解到叙述的技巧之内。与80年代有明显区别的是,叙述的90年代把诗歌的目光投向了低矮的、轻声呼叫的,甚至是默默无闻的“现事”和“现时”的凡俗生活本身;宏大、广阔不再作为叙述性的90年代汉语诗歌的背景①。<br>    叙述的20世纪90年代彻底打破了自有新诗以来(不单单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在人们脑海中那种诗歌纯洁性的神话。由于叙述因素的加入,诗歌显得芜杂多了。在一个有着长期意境追求的诗歌国度,20世纪90年代的汉语诗歌写作会让许多人难以接受。本乎于此,许多人抱怨诗歌、远离诗歌就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展开
目录
开篇 认识诗歌<br>1.对诗歌的傲慢与偏见<br>2.诗歌中的80年代和90年代<br>3.生活:重提一个“破旧”的提法<br>4.诗歌的外围迷雾<br><br>上篇 在火锅与茶馆的指引下<br>1.火锅与茶馆:四川“方言”<br>2.诗歌中的声音:朗诵和默读<br>3.诗歌中的思维:谓语的和状语的<br>4.诗歌中的描述与解释:是怎样和该怎样<br>5.诗歌中的时间:内在的、外在的和虚构的<br>6.“现在而今眼目下”与“生活在别处”<br>7.诗歌中的文本愉悦与“实用主义”:文与质<br>8.冲锋的青春与对自由的追求<br>9.诗歌中的词汇:大词与小词<br>10.诗歌中的空间:在乌托邦的上下文中和在生活的上下文中<br>11.从“吃干马尽”说起:四川“方言”举隅<br>12.对四川“方言”的妙用:一个个案分析<br><br>下篇 在晚报与银行的注视下<br>1.强人时代(上)<br>2.强人时代(下)<br>3.分析性的兴起和局限:对四川“方言”的修改<br>4.椅子和树<br><br>结尾 走出技术的沼泽<br>1.方言的缺陷<br>2.行话<br>3.有限度的对话<br>4.祈祷者<br>5.词语的游牧特征<br>附录一 对一个小时代的记录<br>附录二 丰益桥的夏天<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