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成语故事 : 分级阅读版
0.00     定价 ¥ 15.80
青岛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4908818
  • 作      者:
    [环宇宏基编写]
  • 出 版 社 :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分级阅读·紧扣课标,融入最先进最实用的阅读理念
  无障碍阅读·名家导读,精心批注,扫除阅读障碍
  读名著学语文·名师精讲,配合语文考试要点编排内容,重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答好名著考题
  读名著练英语·结合各学段英语学习要求,根据名著内容配备“英语学习馆”栏目,通过重点词汇、例句、趣味英语,提升英语水平
  分级阅读是起源于发达国家的一项成功的少年儿童的阅读模式,是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少年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发展在整个少年儿童成长期有很多的变化,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级阅读,主要是按少年儿童的心智成长规律,提供大体适合某个成长阶段孩子特性的作品。
  本套名著分级阅读版根据青少年心智和知识发展需要,精选符合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需求的中外名著,设置针对性强的相关栏目,让阅读有趣、有益、有用。
  学生不读课外读物,已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大问题。除了应试教育把学生压得无时间读书以外,阅读指导不得法,也是一个原因。许多朋友为此作了各种努力。“分级阅读”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应读本的编写,也是一个尝试,希望能够在课外阅读和学生的生命成长之间找到一个连接点,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它的真正效果,还需要读者阅读实践的检验。
展开
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简介:
  钱理群,著名教育家、人文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学生评出的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中,他名列首位。他关注语文教育,其主编的《新语文读本》被认为是:“意味着一种新的语文观——一种有利于开发心智、丰富思想、培养性情、操练想像并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语文观的产生。”
展开
精彩书摘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合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合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展开
目录
爱屋及乌
安居乐业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按图索骥
拔苗助长
百步穿杨
百折不挠
班门弄斧
半途而废
杯弓蛇影
背水一战
别开生面
不耻下问
不寒而栗
不合时宜
不屈不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学无术
草木皆兵
重蹈覆辙
唇亡齿寒
出奇制胜
打草惊蛇
大材小用
大公无私
呆若木鸡
东施效颦
对牛弹琴
防微杜渐
废寝忘食
分道扬镳
负荆请罪
高枕无忧
各得其所
过河拆桥
刮目相看
邯郸学步
汗流浃背
后来居上
后生可畏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华而不实
画饼充饥
江郎才尽
精卫填海
井底之蛙
惊弓之鸟
居安思危
开卷有益
开诚布公
口蜜腹剑
口若悬河
脍炙人口
老马识途
老生常谈
滥竽充数
洛阳纸贵
门可罗雀
名落孙山
南柯一梦
南辕北辙
弄巧成拙
披荆斩棘
平步青云
破釜沉舟
杞人忧天
千钧一发
千载难逢
人言可畏
如鱼得水
入木三分
塞翁失马
三令五申
事半功倍
势如破竹
水落石出
守株待兔
水滴石穿
四面楚歌
天经地义
天衣无缝
同甘共苦
推心置腹
退避三舍
完壁归赵
亡羊补牢
望梅止渴
望洋兴叹
畏首畏尾
闻鸡起舞
卧薪尝胆
为虎作伥
胸有成竹
洗耳恭听
小心翼翼
休戚相关
掩耳盗铃
偃旗息鼓
一箭双雕
一毛不拔
一鸣惊人
一诺千金
一窍不通
一事无成
一丝不苟
以卵击石
以身试法
引狼入室
饮水思源
有备无患
有名无实
有恃无恐
运筹帷幄
凿壁偷光
指鹿为马
自惭形秽
自相矛盾
置之度外
专横跋扈
专心致志
《成语故事》读后感
必考知识点自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