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总序<br>前言<br>第一章 19世纪末的美国文学(1895—1900)<br>第一节 南北战争后的发财热<br>第二节 “镀金时代”“新英雄”与严肃文学的定位<br>第三节 来自欧洲文坛的两股新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br>第四节 本国风采的追求<br>第五节 跨越世纪门槛的三大小说家:马克·吐温、豪威尔斯和詹姆斯<br>第六节 其他有影响的小说家<br>第七节 作家对文论的初探<br>第八节 三大诗人留下的宝贵遗产<br>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文学(1900--1914)<br>第一节 揭丑派文学运动与现实主义的深化<br>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出现与斯坦因的作品<br>第三节 德莱塞和开一代新风的《嘉莉妹妹》<br>第四节 长篇小说的繁荣:诺里斯、辛克莱、杰克·伦敦与卡汉等社会主义小说家<br>第五节 地域文学中心的转移:伊迪丝·华顿、欧尼斯特·普耳、威拉·凯瑟和艾伦·格拉斯哥<br>第六节 民间采风与黑人文学的产生<br>第七节 短篇小说的崛起与欧·亨利<br>第八节 世纪初的美国文论<br>第九节 小杂志《诗刊》和风雅派诗歌的论争<br>第十节 意象派诗歌——美国现代派诗歌的起点<br>第十一节 发展缓慢的美国戏剧<br>第三章 两次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1914—1945)<br>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精神荒原与美国的“第二次文艺复兴”<br>第二节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作家的接受<br>第三节 辛克莱·路易斯获诺贝尔文学奖<br>第四节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海明威、菲兹杰拉德和托马斯·沃尔夫<br>第五节 现代系列小说的鼻祖:安德森和他的《小城畸人》<br>第六节 现代派小说技巧的新发展: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和韦斯特的《蝗灾之日》及其他<br>第七节 大萧条时期的左翼作家:约翰·里德、高尔德、享利·罗思、考德威尔、法雷尔和斯坦贝克<br>第八节 赛珍珠与她的中国恋情<br>第九节 南方小说名家辈出:福克纳、波特、麦卡勒斯和韦尔蒂<br>第十节 左翼文学批评与文化历史批评:伊斯特曼、卡尔弗顿、希克斯和帕灵顿、威尔逊<br>第十一节 新批评派的登台:艾略特、兰色姆、塔特和布鲁克斯<br>第十二节 从意象主义到漩涡主义的诗人庞德和他的《诗章》<br>第十三节 诗坛四大巨匠:弗罗斯特、艾略特、威廉斯和史蒂文斯<br>第十四节 哈莱姆文艺复兴的黑人诗歌与理查德·赖特的小说<br>第十五节 美国戏剧与它的大师奥尼尔<br>第十六节 通俗小说和民间文艺的热点与电影的诞生;米切尔和她的小说《飘》<br>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学(1945—1964)<br>第一节 从边缘到中心:二战后“冷战”时期的美国文学<br>第二节 四大犹太作家的崛起;马拉默德、索尔·贝娄、辛格和罗思<br>第三节 黑人小说的新繁荣:艾立森的《看不见的人》和鲍德温的《向苍天呼吁》<br>……<br>第五章 越南战争以业的美国文学(1964--1995)<br>后记<br>主要参考书目内容摘要
《20世纪:美国文学史》是一部美国名作家和名作品的历史。按照惯例,它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论四个方面,时间跨度从1890年至1995年100多年。它展示着美国百年来文学的发展和变化。作家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他们的作品与时代的思潮、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兴衰息息相关。温馨提示:请使用青岛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