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四川省革命遗址通览》(第2 册·成都市)为基础,主要由《天府文化》杂志社骨干记者重访这些“红色遗址”,穿插介绍遗址相关的革命先烈人物及其故事,突出现场感、历史感和庄严感;全书精选近50 处革命遗址,由摄影记者多角度、全方位重新拍摄,并结合历史照片,图文配合,既有参考性、服务性,又有很好的现场感,相信对当下成都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史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站在努力餐门前,透过那些老派的装饰,努力餐所承载
的那些革命往事在我眼前一幕一幕地闪现。
努力餐店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取自孙
中山先生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第二种说
法是取自《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弃捐勿复道,努力
加餐饭”;第三种说法是取自西汉蜀中才女卓文君的《白头
吟》。但无论如何,车耀先创办努力餐的经营宗旨,是要给劳
苦大众谋福利。他曾在餐馆墙壁上留下一副对联:“要解决吃
饭问题,努力,努力!论实行民生主义,庶几,庶几!”
车耀先经常提醒厨师:“庶民百姓到我们这里来进餐,
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吃好,做到物美价廉。”然而,在战乱
年代,让百姓吃上物美价廉的饭菜并非易事。为此,“努力
餐”天天按时出售“大肉蒸饺”和“大众蒸碗饭”。每天一
开门,赶来吃饭的市民络绎不绝。从某种程度上讲,当时的
努力餐开了成都平民快餐店的先河。
“老板,有没有拿手的好菜?”
“有的是,本店最有名的菜是板栗烧鸡。请问你是要红
烧还是要清炖?”
“要红烧,外加小米辣。”
几句对话后,几位来客就急急忙忙地到后厅去找座位了。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桩生意接待,那就大错特错了。这
是革命同志用暗语在交流。
1927年,四川军阀刘湘与蒋介石勾结,制造了“三三一
惨案”,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遭到残杀。此时的共产党和
一些倾向革命的团体还处在地下时期,如果公开身份就会被反
动政府抓进监狱或被扣上反政府的帽子,因此,他们秘密制定
了一套联络暗号,如“红烧”“小米辣”代表赤色、红色,象
征共产主义,凡能说出联络暗号“红烧加小米辣”的,就是进
步人士或革命青年。对上暗号后,他们会直接进入餐厅后厅的
雅间,共同探讨中国革命的有关问题,或是阅读《共产党宣
言》《新青年》《民声》等进步书籍或刊物,充分吸收革命的
养分。
借饭馆做掩护,当年的努力餐其实是车耀先及其他同志
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地下工作的秘
密联络点。车耀先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
指示,为不暴露身份,他先后以老板的身份在成都牌坊巷开了
“新的面店”,在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大门西侧开了“庶
几饭店”,而后又有了“努力餐”。这里除了为劳苦大众提供
餐食,还经常为有困难的革命者解决吃饭问题:只要来人说出
“来一菜一汤”的暗号,餐馆就免费供应饭菜。
在红色打卡地,追忆光辉岁月
重访努力餐/ 002
实业街,王右木烈士的旧居/ 009
树德协进中学的青春之歌/ 013
藏在街巷里的革命据点/ 021
焦家巷/ 021
祠堂街/ 027
刘愿庵烈士纪念地/ 033
36 名烈士永刻丰碑/ 037
陈毅在成都/ 044
从锦官驿到大田坎/ 046
“甲工校”的陈毅纪念园/ 050
川大的革命先烈们/ 055
封进雕塑里的历史/ 062
磨盘山“独臂上将”贺炳炎墓/ 067
追寻籍田红岩先烈丁地平的足迹/ 072
码头里的革命据点/ 080
成都的“小延安”/ 085
龙藏寺/ 086
旃檀小学/ 088
桂湖湖心楼/ 090
灵岩山上的竹林寺/ 093
灌县的“红色学校”:金马小学/ 097
彭州法藏寺的红色记忆/ 103
何秉彝烈士纪念地/ 107
露萍广场/ 110
红军在成都邛崃的峥嵘岁月/ 114
红军长征纪念馆/ 114
成佳红军墓/ 119
苏维埃旧址/ 121
解放成都/ 127
成都战役纪念馆/ 128
邛崃钟鼓楼/ 132
张志和故居/ 137
蒲江第一个中共组织诞生地——冯其昌客栈/ 141
大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肖汝霖烈士墓/ 146
横山岗上祭英雄/ 153
外篇:在作家故居,重温时代记忆
李劼人故居纪念馆/ 162
崇德里/ 170
鹤鸣茶社/ 175
艾芜故居/ 179
贺麟故居纪念馆/ 186
附录
成都市革命遗址一览表/ 196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