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高校教学与治理的探索实践
0.00     定价 ¥ 5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63742394
  • 作      者:
    周烈
  • 出 版 社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烈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校长。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家委员会召集人。现任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编委、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世界研究》编委、上海外国语大学《新丝路学刊》编委、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阿拉伯语语言学》《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语篇章语言学》;译著《一千零一夜》(第三、四卷);参与编写教材《阿拉伯语阅读》《基础阿拉伯语》;审校《汉阿政治外交词典》;发表《比喻的文化特色》《从外来词看文化的接触》《中阿谚语的文化共性》《埃及短篇小说的发展与现状》《求生的哀歌——“阳光下的人们”评析》《苏阿黛·贾瓦德短篇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荆棘载途的巴以和谈》《全球化浪潮对阿拉伯世界的冲击》《叙利亚危机中的大国博弈》等论文5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高校教学与治理的探索实践》包括高校的教学和治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故分为教学篇和治理篇两部分。其中选录了作者在不同的时间段拟就的三十余篇拙文,大多曾在不同的媒体发表。鉴于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近期对其中有些内容做了删改、补充和调整。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校教学与治理的探索实践》:
  二、外语院校在中国学术“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兴国”战略前提下,中国正不可逆转地走向世界,走向富强,走向前沿。以国家政策层面支持学术创新,并将其最终指向中国整体国际影响力,是中国学术着眼长远发展的必然考虑。在中国学术体系朝着前瞻、动态、开放的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外语院校要充分发挥其窗口作用、人才培养作用、学术使者作用以及交流平台作用,努力使我国学术传播在范围、深度和层次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1)外语院校作为多国语言和文化的集散地,成为中国学术传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外语院校具有其他高校无法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教育科研工作者可以即时了解和掌握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和研究前沿,全面把握社会科学学术研究脉络,从丰富的学术资源中获取学术创新的支撑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催生出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提高我国学术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外语院校凭借独特的语言优势和优秀的创新团队,应该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涌现出来的高质量创新成果推向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学术的声音。外语院校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以直接与国外科研人员联合开展重大课题攻关,在资源共享中创造出更多优秀的创新成果,外语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探讨建立稳定的交流与合作机制,努力推出一批具有较大价值的学术成果,在合作中扩展中国学术的影响力,并逐步使我国学术成为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而完成中国学术发展由吸收引进到扩散创新的转型。
  (2)外语院校为中国学术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批懂外语的创新型人才,有效发挥了外语人才在我国学术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效应。外语院校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之一就是它能够把国际化知识创新与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它既能把国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同时培养的学生也有更多机会到国外从事学习和研究,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化学习实践平台,有利于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拥有最新人文社科知识、有一定语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每年从外语院校毕业一批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后在高校及科研院所工作。同时,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人数大幅度攀升,一部分人员充实到中国学术队伍之中,他们既有一种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同时还兼顾本土情怀和民族学术独立立场,有利于提升我国学术队伍的国际视野和创新力,为我国学术发展保持生机活力、促进学术传播奠定了发展后劲。
  (3)外语院校浓厚的校园国际文化为中国学术文化培育提供了丰裕的土壤,有利于促进中国学术文化的茁壮成长。外语院校在建校伊始就致力于培养高级外语人才,外语文化积淀深厚,国际化氛围浓厚。外语院校与国外众多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向更广层面延伸。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积极创造校园国际化文化环境,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教育与服务,努力推进教师、学生、课程、管理的国际化,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水平以及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国际化。这种致力于追求国际化文化的精神一直都应该是保持中国学术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元素。外语院校的校园文化承载着新的国际创新内涵,将中华的优秀文化与现代创新意识有机融合起来,逐步营造出一个开放、共享、动态的创新机制和学术创新体系。
  (4)外语院校的国际交流为中国学术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契机,有利于提升中国学术队伍的国际视野。外语院校作为培养外语人才和进行外语教学的主要基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建设国际化大学的重要内容。外语院校与国外开展交流合作,能够引进较好的创新项目、创新理念和科研方法,同时也为我国优秀的学术成果走向世界提供了桥梁,使我国学术体系的创新机制、创新模式以及创新成果尽快与世界接轨与融合,实现协同演进和发展,提升了我国学术队伍的学术视野,创造了创新发展的契机和平台。例如,全国外语院校每年都主办或承办了一系列高层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行业峰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学术界与世界学术界的广泛交流,提高了我国学术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
  ……
展开
目录
教学篇
中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教学改革与国际化战略
中国学术“走出去”与当下外语院校发展战略
关于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人
外语教学与言语交际的得体性
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启迪
课堂教学的关注重点
青年教师如何做科研
立德树人责任为先
国际化人才培养对大学生的要求
如何不虚度大学时光

治理篇
高校必须践行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改革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促进内涵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外语院校的国际化发展
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大学教师的专业性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抓师德师能建设促高校健康发展
芝加哥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澳大利亚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以悉尼大学为例
管与育的理念之差
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办学理念
创新与坚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国际化
大学治理中的创新与艺术
论高校领导干部素质与高校的发展
关于高校处级干部聘用培养的思考
高校干部应该增强的几种意识
传承人文精神营造幸福校园
以创新精神加强高校党建工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