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孟宪实读史漫记(增订版)
0.00     定价 ¥ 78.00
太仓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太仓市范围内
  • ISBN:
    9787550634053
  • 作      者:
    孟宪实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在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领域学有专长,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史。他强调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以专业史学家的眼光,用最通俗的方式讲述历史,把传达“历史的意识”作为首要目标。是在通俗性和专业性两个领域都备受推崇的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在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领域学有专长,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史。他强调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统一,以专业史学家的眼光,用最通俗的方式讲述历史,把传达“历史的意识”作为首要目标。是在通俗性和专业性两个领域都备受推崇的作者。《孟宪实读史漫记(增订版)》一书是孟宪实先生读书所作历史随笔,讲述生动有趣,兼具通俗性与专业性。全书包含了“生猛春秋”“大唐风采”“鲜活敦煌”等几个重要章节。

展开
精彩书摘


故国之思

国破家亡之后才想起故国的种种好处,梦牵魂绕,这样的文学主题经常会举证南唐后主李煜。亡国之君,必有可恨之处。没有荒政害民,怎么会有如此下场?但是,李煜用自己的文学创作,特别是故国之思的主题创作,赢来了赎罪的效果,以至于王国维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作中,充满了佛祖的慈悲。人间已经没有欢乐,纵然是春花、春水,触目皆是哀愁。人生已经如此这般,后来又因此而死,后人如何还能不原谅?

但是故国主题的开创人,却不是李后主。我以为,这个主题的创始人应该是箕子。箕子是殷末三大忠臣之一,此外两位是微子开(通常都说微子启,

《史记》记为微子开,就从司马迁吧)和比干。微子开是商纣王同父异母的兄弟,见纣王暴政害民,多次进谏不听,微子开只好逃亡。箕子是纣王的亲戚,也是多次进谏,纣王依然不听,箕子披发装疯,成为别人的奴隶,以躲避可能遭遇的危险。比干也是纣王亲戚,性格最强悍,他认为逃亡和扮奴都于事无补,只有以死相争才能影响纣王,才能拯救百姓。没有想到,纣王更凶猛,说你这样的圣人应该有一颗不同寻常的心,让我们领略一下吧,结果比干被剖心而死。

│第一章.生猛春秋│故国之思│

周武王灭商,给殷商旧部划了一块地方居住,让纣王儿子武庚统领。没有想到,武王逝世成王即位,周朝的管叔、蔡叔联合武庚造反,被周公击败。武庚和管叔被诛杀,蔡叔也被流放,周公请出微子开继续统领殷商旧部,这就是宋国。

武王灭商完成,曾经面见箕子,而箕子给武王狠狠地上了一堂政治课,例如如何治国安民等等。武王好像很受用,决定不让箕子成为自己的臣下,特别分封他到了朝鲜。这就是后来史书一提朝鲜,就说是箕子之后的缘故。

箕子被分封,也要朝见周朝。一次箕子来中原朝见周天子,路过殷墟(《史记》写作“殷虚”),看到原来的宫殿荒废毁坏,连禾苗都长了出来,故国之思,油然而生。《史记》说,箕子触景心伤,不能自已,想大哭却不符合身份;想偷偷流泪,又太像女人,于是作诗一首抒怀。

箕子的诗题目是《麦秀之诗》:“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狡童,意思是美少年。《史记》解释道,所谓狡童,意指商纣王。麦苗茁壮,谷苗悠悠,那位美少年,却与我分道扬镳。纣王已经死了,商朝不复存在,往日宫殿旧址,长满绿油油的庄稼。过去的主人呢?更是无影无踪。

比起李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诗句来,箕子所面对的场景更加凄惨。李后主的“朱颜改”表达物是人非的感受,而箕子这里是物非人亡。对于已经死去的故人,即使生前有千种恩怨,死亡都会对此打上绝然句号。所以在箕子的眼中,仿佛又看到风度翩翩的美少年——那是早年的商纣王。商纣王的亡故使得所有的知情人不再有怨恨,因为始作俑者为此已经付出了最大的代价。箕子再次想起了纣王曾经有过的好处,比如美少年的形象,不再提起他的过错。而历史的事实,正是纣王的独断专横、一意孤行才导致了商朝的灭亡,才导致了箕子面对的景象:旧日宫殿,残垣断壁。对于自己与商纣王的分歧——商朝灭亡的原因,箕子不愿多说,甚至刻意回避,他用少年友谊的断裂来描写这个问题,两个要好的少年不再保持友谊,对于饱经风霜的过来人,谁还会去认真追究?哪里还有追究的价值呢?

箕子的轻描淡写,进一步折射出内心的巨大痛苦。太多的往事,太多的情感,都压缩在故国的意念之中,无法多说,没有必要深说,然而又不能不说。箕子的这首诗歌,流传很广,殷商的遗民听了,无不泪流满面。

历史不可更改,故国已然不再,这仅仅是一种怀旧情绪,并不代表复辟行动。周天子对于箕子没有采取行动,宋太宗却对李煜下了杀手。时间流逝如故,政治家的胸怀并没有因此变得宽广。

春秋系列讲起箕子来,有点跑题。看《左传》,宋国的故事不少,对照《史记》就看到了箕子的故事。故国之思,是最有历史感的,与其是故国,不如说是往事,对于故国的无奈,不就是对往事的无奈吗?我们虽不是箕子,却能够同情和理解他。


展开
目录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生猛春秋  

历史的天空是自由的1 

生猛春秋3春秋笔法6故国之思9晋国的兄弟之争12亲情与政治15大义灭亲18宋督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吗?21齐襄公私通事件24父亲和丈夫谁亲?27如此父子30为了女人的战争33看谁脾气大36妖由人兴39庆父之乱42可爱又愚蠢的宋襄公45宋襄公与《司马法》48人为食亡?51晋灵公该不该死54

第二章 风云人物

 

第三章 大唐风采  

陈灵公之死57崔杼弑君60父亲抢了儿子的大位63小人挖坑66

政治与商人

——范蠡的故事 71苏格拉底与商鞅的生死异同80廉颇、李牧的悲剧87白起与王翦的悲喜剧93政治商人吕不韦的成与败106李斯:上蔡小吏还是帝国丞相?114赵高:最后的疯狂与辉煌119范增的悲剧及其背景126张良的抉择及其历史意义136公孙弘:从猪倌到丞相143

暴动是怎样开始的?149晋阳:梦开始的地方152文质彬彬说唐代172玄武门之变惊心动魄的一幕177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180玄武门之变被掩盖的最重要的情节187玄武门之变1383年纪念191大唐贞观时代小人物的幸运193

 

 

第四章 鲜活敦煌  

唐太宗的“别宅妇”196太宗托孤的真相199秀外慧中的长孙皇后209长孙皇后的不幸童年212长孙皇后:唐太宗的政治顾问216长孙皇后:唐太宗的亲密战友220长孙皇后:一个让唐太宗痛哭的人225长孙皇后的心病227贞观之治的历史启示230魏征进谏的制度性缘由251唐太宗平定高昌之战255玄奘和他的恩人麹文泰259李治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67殿下的早年生活272李治的太子之位是天上掉下来的吗?280太子殿下真的很孝吗?287

武则天的危险时刻:皇后武则天与

外甥女争风吃醋 291 “武则天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有无其事?296李义府真的是武则天的人吗?307 

与敦煌命运相关的人物们313费心费力的罗振玉334最初敦煌学:中日之比较339唐宋时期的敦煌生活344

 

 

第五章 激扬论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太仓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