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维度,国外“后发型”世界大学的法人制度具有“法人性质”定位清晰、法人权力较强、政府管控与法人自治权责清晰等特点。在内部治理制度方面,国外“后发型”世界大学的董事会制度具有成员构成多元、职责权限清晰和运行机制完善的特点;学术委员会制度则体现了成员代表分配均衡、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及职责权限清晰的共性特征。从“后发型”世界大学权力机构的互动关系来看,董事会作为“指导核心”位于顶部行使行政决策权,同时将有关学术事务管理与决策的权力委托给评议会/学术委员会,把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权和执行权交给由校长领导的行政管理团队,上述三者间存在着互动、协调关系。国外“后发型”世界大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较强的“学术取向”,其中,教师岗位聘用制度充分体现了合法性、有效性和民主性的特点;教师薪酬管理制度设计秉持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原则;学术评价制度具有制度设计注重人性化、学术评价内容与标准遵循教学和科研规律以及学术评价方式灵活等特征。
在“行动”维度,国外“后发型”世界大学通过广泛吸纳普通教师参与决策促进了决策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广泛吸纳学生参与决策提升了决策执行的有效性,积极吸纳校外人士参与决策有效缓解了冲突与矛盾。对“后发型”世界大学广泛参与及利益兼顾的决策模式成因分析发现,成熟的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科学的“关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以及松散联合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影响这一决策模式形成的重要因素。为保障决策的有效执行,“后发型”世界大学通过精简学校职能机构数量,建立“上窄下宽”式院系结构以及建立矩阵式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等举措对决策执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建立起了符合大学治理理念的“大部制”治理框架。“后发型”世界大学保障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另一个有效方式,是通过建立包括决策制定过程监督、决策执行过程监督和决策执行效果监督在内的一整套决策监督机制,使多元利益相关者都能在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起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展开